王文娟
摘 要 合作學習的歷史十分悠久,并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受到我國教育界的關注,以其新穎、活潑、有效等優(yōu)勢成為我國中小課堂當前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尤其在新課程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程序比較復雜,合作學習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對合作學習的了解不深,在實際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使用產生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基于思想品課的特點,合作學習更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合作小組組建管理不合理、合作學習的效率低、學生收獲少、合作方式單一等。本文通過論述合作學習的概念意義、現實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和與之相對應的策略等,對合作學習進行了淺析,希望能夠對改進合作學習,提高合作效率起到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 合作學習 思想品德教學 合作小組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61
On the Teaching of "Going to Cooper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Character Class
WANG Wen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nd by our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sector in 1990s, with the novel, lively and effective has become China's curr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classroom most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ethod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owever,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plex,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deep 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has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course materials based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more prone to problems, such as cooperation group the formation of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s not reasonable,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low, students gain less, the ways of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significanc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 brief analysis, hoping to improve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operation play a certain effect.
Key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cooperative group
1 合作學習的概念界定
合作學習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教育觀念,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倡“教學相長”,即在講課時大家先引而不發(fā),先思考再交流,師生共同討論,互相啟發(fā)。此外,《學記》中也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的說法。①如今關于合作學習的概念層出不窮,但是基本含義是相同的。它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②真正的合作學習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小組為基本組成形式,以教學各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資源,以團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囊环N教學活動和策略體系。③
2 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首先,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其次,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最后,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是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和集體、我與國家和社會,思想品德課的課程性質和教學內容說明了它的知識性較弱,主要為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合作學習是值得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
3 當前小組合作學習在思想品德課中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尤其是思想品德課,新課程改革后思想品德課的知識性弱化,情感性和教育性加強,所以更需要新的學習方式。但是由于許多學校和教師對這個理念理解不深,或者片面地看待這個形式,從而他們認為合作學習不過是課程改革要求創(chuàng)新的一種形式,搞出一點“新樣”來裝飾課堂,而沒有深入地了解、設計它,導致了許多問題,筆者認為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合作小組的組建與管理不合理,主要表現在:(1)合作環(huán)節(jié)不完善,缺乏具體規(guī)則。許多學校和教師不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導致合作環(huán)節(jié)不完善,例如缺乏課前預習、思考、檢查、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尤其是評價環(huán)節(jié);在實施小組合作的時候也沒有具體的規(guī)則,學生按自己的方式進行討論,使小組合作看起來比較“熱鬧”,實際上雜亂無章,沒有規(guī)則紀律可言。(2)成員劃分不適當、座位安排不合理。首先劃分成員的時候在數量上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有多有少,也沒有考慮到各個小組成員的性格、氣質、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等因素,隨意性較強;其次,在安排座位的時候大多按成績和個頭大小來安排,很少考慮學生的情感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需要。(3)角色分配不清晰、成員任務不明確。有的老師根本沒有對小組成員的角色進行安排和劃分,有得甚至根本就沒有明確的責任分工,而且分派任務時沒有具體的說明、解釋,以致學生理解不了或者對任務理解得十分模糊,喪失學習討論的興趣,最后導致合作學習效率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合作學習的效率低,學生收獲少,主要表現在:(1)教師的組織監(jiān)控能力不足。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組織與監(jiān)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合作學習的初級階段顯得更為重要。但是受教師教學觀念、教學經驗、學校不夠重視等方面的影響,教師在組織與監(jiān)控方面的能力還有些欠缺,例如給學生的時間空間不夠、選擇討論的內容沒有價值、難易程度把握不準、沒有注意學生的討論過程等。(2)教師容易忽視情感目標。許多教師都很注重知識能力,而容易忽視語文的情感目標,所以在設計課程目標時做不到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fā),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自然也容易忽略情感目標。(3)在合作學習中出現“事不關己”的情況。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積極開動腦筋,發(fā)表觀點。但是在頂崗實習支教期間,筆者曾做過調查,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和收獲,大多數學生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很多學生告訴我在小組合作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學習好的同學在發(fā)言思考,成績差的同學很少參與進來,就算說幾句也不會被采納,久而久之這些同學就會懶于思考、動口,出現“事不關己”的心理狀態(tài)。
合作方式單一,學生情感體驗不深,主要表現在:(1)形式化。很多時候當我們透過合作學習表面的繁華,加以認真的分析,我們會發(fā)現很多時候合作學習更像是一場“走秀”,教師高高在上,沒有領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缺乏對小組的指導和監(jiān)督;學生合作時間短,多數同學一言不發(fā),匯報的成果體現的是個人的想法而不是合作的結果,表面上十分熱鬧,實際上效果頗微。(2)泛濫化。在課堂中,也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一堂課中,小組合作貫穿于每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由合作討論來落實,每一個教學目標都是由合作交流來實現。在一堂課中,學生獨立思考與體驗的機會幾乎沒有,合作學習處于“泛濫化”的狀態(tài)。(3)自由化。在課堂中更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教師說開始討論,學生們就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討論一下,使課堂出現一種熙熙攘攘的場面??墒?,總有一些同學在其他同學積極討論的時候乘機打鬧、閑聊、開玩笑,完全把老師分配的學習任務拋之腦后。
4 小組合作學習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可行性策略
優(yōu)化合作小組,改進小組模式??梢砸韵氯矫孢M行:(1)完善合作環(huán)節(jié),明確合作學習的要求與原則。完善的合作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合作環(huán)節(jié),尤其是獨立思考后再交流、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同時制定具體的合作要求與原則,使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有據可循。筆者在頂崗實習學校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如下:小組合作學習八種要求:學會傾聽、學會記錄、學會互學、學會展示、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合作、學會探究。(2)實行異質分組,合理安排座位。合理分組和安排座位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前提。首先在分組方面,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配原則,按優(yōu)、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時兼顧性別、特長、性格等因素,保證各小組有各學科優(yōu)秀學生。(3)合理分配成員的角色與任務。明確的學習任務與責任分工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④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圖特之處,每位組員都能承擔一定的角色,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梢詮囊韵氯矫孢M行:(1)教師明確自己的角色、職責,精選問題與材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新理念,認識到自己的合作作用在于用自己的參與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來引導學生步入規(guī)范有效的討論之中。同時,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要注意精心設計合作討論時的內容和問題,既要針對教學目標,又要突出特點,難易程度適中,應該具有啟發(fā)性、思考性、開放性,能夠讓學生的合作討論活動具有價值和意義。(2)教師要關注參與、合理指導、積極調控。在合作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對學生的小組合作活動給予觀察,例如看他們是否所有的學生都參加了討論?討論的是否與學習任務有關?成員之間是否配合默契、相處融洽?發(fā)現問題后及時糾正并給出建議,積極調控,這樣才能不斷改善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給予必要的合作技巧,激發(fā)學生參與動機。合作學習的順利實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技能,教師要依據小組活動的方法和學生將學習哪些沒有掌握的東西來挑選比較合適的合作技能傳授給學生。
團結你我他,小組綻風采??梢詮囊韵氯矫孢M行:(1)小組大比拼?;顒邮切〗M存在的基礎,是增強小組凝聚力和活力的杠桿,比賽和競爭是小組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不論是課上和日常生活之中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還是小組之間的合作和比拼,都能增進每個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誼。(2)了解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璀璨的文化是我們繼往開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是思想品德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哲理、名人名言,寓言故事等等。(3)走進生活與自然。生活是多彩而復雜的,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所以思想品德課教學要面向生活,讓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教師要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可以從生活中選取合適的素材來供學生學習,密切聯系生活,盡力讓課堂教學與實際的生活狀態(tài)一致,使教學從單調的課本和教室與豐富的生活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另外,一個人如果能更好地接近自然,對其健康、腦力、學習的發(fā)展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而且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學校范圍內教學方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成分。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動態(tài)方面,強調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力求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在師生關系方面,它把原來的“權威灌輸——服從配合”的關系變?yōu)椤坝媱澲笇Аe極參與”的關系;在教學評價上,它追求的不是人人成功,而是大家共同進步。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在使用中有很多問題,但是可以相信的是,經過不斷地實踐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終會發(fā)揮它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注釋
① 陳德鵬.中學語文合作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J] .教育科研,2011(6).
② 羅瓊.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合作學習的思考[J] .現代語文,2005(2).
③④ 曾婉萍.實施合作學習,構建新型課堂[J].中學政治教學參與,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