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寧
【摘要】近年來我國文化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文化的精髓,做好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是當前文化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文中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途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得到肯定,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法律法規也相繼出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工作中檔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工作中,可以及時將所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的檔案材料及時進行歸檔,并通過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來有效的促進非遺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對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發揮政府的領導作用,同時還要聯系文化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建立起統一協調的非遺檔案信息化工作機制,對全國范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和管理,明確分工,確保責任到位,從而更好更好的推進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 在統一對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領導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的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做好分級管理工作。在具體工作中,可以依托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非遺檔案的不同價值來對管理級別進行劃分,明確各級檔案管理部門在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重要責任和義務。
二、強調原始性,優先檔案信息化建設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強調其本真性,有效的實現對非遺檔案原生的、真實的歷史面貌的維護。特雖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可以將一些非遺檔案轉化為數字化格式完整的保存下來,對于一些非語言類、某種技能、手藝及曲藝的技巧等,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記錄,真實、完整的對其文化結構進行還原,充分的體現出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原有的文化特質。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可以遵循優先性原則,根據相關的標準和要求來對那些最富特色及價值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進行信息化處理。特別是從當前我國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多彩,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與實際情況有效的結合,做好鑒選,區分出主次,依次進行建檔,對于一些具有重要保存價值的非遺檔案,則需要對其優先信息化,避免其消失。而且優先性也是非遺檔案”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方針的重要體現。
三、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采用的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和通用性
技術作為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所在,在具體建設工作中,強調技術的可性和通用性。由于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高新技術,而且任何一項技術的運用和實踐都會對檔案信息服務的效果帶來直接的影響,同時還要會關系到未來持續開發及其他信息系統的共享和兼容問題。這就需要在具體選擇技術時,需要做好比較分析工作,根據多方面調研的結果及國家的相關標準來選擇成熟性具有較好可擴展性、開放性和適用性的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選擇的先進技術要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即能夠在大部分類型的非遺檔案中進行適用。在技術應用過程中不會時代和區域的限制,這對技術的共享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旦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選擇的信息技術通用性較差,則會給文化交流和對話之間帶來較大的阻礙,制約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在具體工作中,需要采用國際和國內通用的網絡傳輸協議和格式、數字加工標準和分類標引等標準,有效的提高信息產品的通用性和標準化,使其能夠更好的與網上傳輸和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相符合,確保所建成的數據庫能夠更好的與各種通用軟硬件要求相適應,有利于遠程實現對各種信息的存取和利用。
四、重視效益,保障安全
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還應重視效益和保障安全。最大限度提高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效益,力爭以少的支出謀求大的好的建設效果的管理原則,以期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設的經濟效益。信息技術的特性決定了其成本投入相對較高,追求持續性較長,因此,有必要進行成本效益預算和核算,確保經濟上的可行性。檔案信息作為一種公共物品,為社會提供免費利用或成本利用,經濟效益不應該成為目標,但檔案信息利用效益仍需要進行相對清晰的估算和評價,才能衡量投入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以及持續投入的必要性。非遺檔案信息化服務的水平和層次、特色和重點各有千秋,需要考慮自身條件和能力,現階段可投入成本和預計收益進行可行性分析,有計劃分階段地開展項目實施,并不是所有非遺檔案信息都需要實現網絡檢索,也不是所有的都需要一次性全部數字化,必須遵守效益原則,在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指導下,選擇最優的檔案信息數字化方案,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檔案原件的安全性、信息化檔案內容與檔案原件相吻合以及非遺檔案信息內容的安全。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主要通過接收電子文件和館藏傳統介質檔案信息數字化兩種方式。數字化檔案信息與傳統檔案信息相比,具有明確的不穩定性,信息的易逝性、易變性和可操作性極大地威脅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此外,病毒、黑客和載體、物理形態的安全都成為困擾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安全性的難題。因此,在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中,要加強技術研究,積極采用新技術來保障非遺檔案的信息安全,同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據不同密級來確定利用者的訪問,利用權限,控制訪問的許可范圍。
五、結束語
為了能夠有效的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加快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通過信息化建設的健康有序開展有效的提高非遺檔案管理水平。非遺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化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完備的非遺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使珍貴、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妥善地保護和利用。
參考文獻
[1]李罡.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信息化問題[J].知識經濟,2012-09-23.
[2]羅宗奎,王芳.知識產權法體系下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優勢和基本原則[J].檔案學通訊,2012-03-18.
[3]楊莉.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基于對昆曲信息化建設的調研[J].圖書情報工作,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