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在西藏實行“雙語教學”模式,推動民族語言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本文通過對藏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問題、對策等在發展民族教育和提高民族整體素質的同時, 不能丟掉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化。
關鍵詞:藏漢雙語教學;現狀;對策
一、藏漢雙語教學的現狀
1951年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十七條協議”中的第9條提出,“根據西藏教育的實際情況,民族語言、文字和學校教育可以在西藏發展”。三年級開始上漢語課在公辦小學中由西藏自治區提出在1961年,但是在鄉村民辦的小學仍然以藏文教材,和藏語為主的教學方式。藏語班和漢語班分開上課在城鎮公辦小學中開始:以藏語講課為主的開設藏語班、同時開設自然和常識的課程,會漢語文要從三年級開始學習;以漢語文講課為主的開設漢語班、同時也開設自然常識的課程,藏語文也要從三年級開始學習。這段時期,使用以藏語教學為主同時學習漢語課程的方針在小學階段十分明確。20世紀90年代,隨著西藏自治區經濟的發展和語言環境的變化,藏漢雙語教學政策也發生重大的轉變,藏漢雙語教學模式也在轉變。從1994年開始,漢語課班級不用再學習藏語文的課程,主要漢語文為主的教學方式出現。在1999年,從漢語文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藏語文教學方式為主教學方式,其他地區和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實行藏漢雙語的教學模式。
二、藏漢雙語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藏漢雙語教學在城鄉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雙語教學的政策方面,城區教師對雙語教學政策的了解程度與地區及鄉村教師對雙語教學政策的了解程度存在著明顯的差別,由于藏區農牧學校地理位置偏遠,遠離城鎮地區,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導致了農牧區學校教師在了解和認同雙語教學政策方面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二)藏文課外讀物,教學資料的不足
隨著藏漢雙語教材建設穩步的發展,藏語文、漢語文教科書等完全能夠滿足師生教學的需求,但是教師教學的參考用書和學生學習的資料卻遠遠不能滿足。據了解,在西藏多數的學校教室圖書架上大多數為漢語文類的資料及報紙等沒有太多了藏文類的報紙讀物之類,而且在西藏公共設施不健全藏文圖書館也極少,很多藏文資料和文史類的資料更是甚少。
(三)教師隊伍中的民族構成有待改善
據調查得出,藏區學校中漢族教師比例僅為 7.5%而且大多數都來自援藏家庭,很少有新進藏的漢族教師。藏漢雙語教學的發展需要師資隊伍比例協調,這種師資隊伍構成狀況是不利與藏漢教學雙語的發展。
三、藏漢雙語教學過程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歷史的原因
西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字、語言及傳統文化。而且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在藏區99%都是藏族人,很少有其他民族同居,由于長期的居住模式對本民族的認同感很強,同時重視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等各方面。因此在實行雙語教學的時候,城鎮地方的人比較接收這種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是有利于民族教學的發展和促進本民族的進步,但在農村及偏遠地區人由于觀念的落后,對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誤解,導致在了在農村地方雙語教學模式很難發展和教學基礎設備的不足,阻礙了雙語教學在農村的發展。
(二)特殊的地理位原因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被世人稱為“世界屋脊”地形復雜在的西藏造就了重重的問題。各個地區之間及鄉鎮之間的位置遙遠,不便于交通的發展和城鎮的發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雙語教學在西藏困難重重,地理位置的原因城鎮發展不平衡,同時雙語教學在城鎮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
(三)缺乏相應的環境
目前出現在藏區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使子女具有更好發展空間,有意識偏重學習漢語文,千方百計將自己子女送入漢語授課班或者內地西藏班學習這種做法。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人們便慣性的理解為只要學好漢語文就可以,不用學習藏語文再加上實際生活中某些現實的隔閡和影響,使人們在認識和理解上發生的某些偏差,使民族雙語教學缺乏相應的支持環境,這樣的現象客觀上阻礙了藏語文教學推廣和本民族文化的淡化。
四、對策
(一)加強雙語教師隊伍的建設
首先,培養藏漢兼通的雙語師資,要加大學校內漢族教師的比例,其次、除了熱愛民族教育事業之外,“藏漢兩面通”是雙語教育師資質量的顯著標志之一。最后、有關政府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雙語師資隊伍的建設,優化教師隊伍的知識、職稱和年齡結構,強化學科的針對性,逐步提高師資整體的素養和業務水平,推動雙語教育的發展。
(二)統一藏語教學詞匯
在具體教學中,充分發揮雙語的優越性,使藏漢雙語優勢互補,克服有些術語不統一的問題,同時處理好藏區3大方言的共識和通用,加緊研制藏語標準語,統一藏語名詞術語,藏語分為安多語、衛藏語、康巴語3 種方言,在引進教學術語時,必須考慮3大方言共同點的問題,否則教學詞匯難以統一。這有利于藏族學生不會說半藏半漢的語言,加強藏語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使雙語教學不會落伍于教育的時代。
(三)雙語教學應該因地制宜
雙語教學教學發展過程中絕對不能出現“一刀切”這種的現象,這不利于雙語教育的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西藏實行雙語教學是正確的選擇,既能推動西藏教育的發展也能促進民族之間的融入。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可以通過因地制宜的模式來開發新型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珍珍.藏漢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方曉華.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3]張廷芳.西藏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概況與研究[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4]扎洛.藏區藏漢雙語學生類型及學校類型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6).
作者簡介:
赤來多吉(1993— ),男,西藏自治區阿里人,中央民族大學2013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