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
摘要:本文從人文素養這一概念出發,探討了由于當代社會文化的不當引導以及專業教學計劃任務的不完善,導致現代大學生人文素養普遍的缺失,并著重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融入到專業課程中。
關鍵詞:人文素養;融合;專業課程教學
一、前言
“人文素養”是人類在不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通過學習、積累、提煉,在能力、創造力、意志力、人格魅力諸方面達到相當高度和層次的內在品質,是人類文明的凝聚和各種文化成果的有機統一,它不僅決定著人類現階段文明的發展方式、發展進程,也決定著人類未來文明的發展方向和力求達到的發展高度,也就是說,“人文素養”決定著人類現在和將來的文明程度。而在從事市場營銷活動中的職業工作人員,面對現代商業的環境及所服務的全體社會大眾,不僅應掌握市場營銷專業核心知識,具有較好的溝通、交際及公關的能力,更應該遵循相應的職業規范和行為準則,獨立自主,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所以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什么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就是文化知識和道德品質有機結合的文明素養,其中“人文”就是人文科學,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及近年來崛起的新興科學,也就是人類已掌握的、正在探索有待掌握的,對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有用的一切科學;而“素養”就是人的品質、品格等精神要素(由涵養、傳統精粹、公序良俗、能力等組成),屬于道德范疇,但是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內容。
“人文素養”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的概念和定義,但大多數學者、哲人都認可它是由文化知識(含專業技能)和內在品質有機構成的綜合素養,本質上體現出的就是人的素質和修養,二者缺一不可。
三、目前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狀況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資源日趨豐富,使愈來愈多的學子跨入高職院校的門檻、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現實。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狀況卻不容樂觀,甚至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極因素,形成文化知識發展、素質體系退化的反常現象,就我院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而言,其具體表現為:學習態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確,沒有理想、缺乏志向,紀律松弛、學風不正,在恍惚、迷茫中度過本應十分珍惜的人生積累知識的重要階段;任性、浮躁,缺乏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歷史知識貧乏,不了解西方的歷史和政治體系卻又崇拜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不了解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自損自貶,民族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固執、狹隘,不甘寂寞卻又妒忌重重,崇尚自由卻又缺乏包容,導致校園暴力甚至戕害生命的現象時有發生;剛愎自用、唯我獨尊、自私自利、實用主義頻現,人性之真、善、美少見,浪漫的青春風采黯然。
四、目前大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原因
首先,目前的大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是家庭成員中的驕子,生活中飽受優容和溺愛,缺乏中華優良傳統的灌輸和熏陶;寬恕、吹捧代替了要求和務實,以物質方面的滿足遮掩了精神方面的撫育,導致了“人文素養”的先天不足。
其次,當代大學生的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也形成了“人文素養”的蒼白和貧瘠。當代大學生父母多是經歷過“文革后期”和“改革開放初期”這兩個特定歷史階段,傳統優秀思想和道德精華受損嚴重,現代科學知識又因學習不夠而捉襟見肘。他們一方面受新觀念的沖擊和現代文明的洗禮,一方面又不能準確理解科學、民主的真諦和精髓,自身“人文素養”營養不良,難以營造培養、灌輸“人文素養”的先天環境,造成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發育不良。
而當前的教育模式也不利于“人文素養”的積淀和培養。在幼兒園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熱衷于贏在“起跑線上”,而這個“起跑線”的起點是文化知識,其延伸的也僅是文化知識和文藝特長,過于重視“智育”的起跑,重視外在性的粉飾,而忽視了對同樣屬于文化范疇的“德育”的培養,更忽略了對“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內涵豐富的精神食糧的輸入,不對稱的教育制約了“人文素養”基礎的奠定。
從小學到中學,基本上就進入了“應試教育”的軌道,教學的科目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德育”的內容,“重文輕德”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疏遠、背離了“德育”的熏陶,人生的價值取向產生了偏差,而“三好學生”、“優秀學生”主要是依據文化課的考試成績而定,弱化了“素養”成份,造成“智育”和“德育”發展不平衡的尷尬局面。
在“人文素養”范疇中,文化知識和素質層面的表現方式也完全不一樣,文化知識的高低是外在的、可視的、奔放的,一輪考試下來,優劣即見分曉,而且考試方式簡單,結果一目了然;而素質層面的高低往往是內在的、不易察覺的、含蓄的,它是人格的系統性的構成,不是一二次考驗、一小段時間的考察就能立桿反映的,更不是書面考試就可以涵蓋的,而且它的表現方式多樣、復雜、有著強烈的個人感性色彩,這是客觀的評判差異,但同時也是“人文素養”有著豐富內涵的魅力所在。
五、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
經過高校幾年的高等教育,每個學生在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領域都有了很大提高,文氣勃發,成了“小文人”。但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有作為、有抱負的,能夠擔承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應該是具有綜合素質的、也即應具備“人文素養”的顯著特征,如果缺少了與文化知識相適應的品質、人格,魅力就會大打折扣。因為沒有或缺乏“人文素養”中的“文”(人文氣質),“小文人”豈不成了“小人”,最多也只是“單面人”。
“人文素養”是有志向、能成才,得以全面發展的新型知識分子的必要素質。因為“人文素養”里豐富的“養份”可以讓人有理想、有抱負、有才學、有人格,可以讓人明事理、知好歹,揚真善美、厭假丑惡,擅取人類文明之精華、會摒世間陰暗之糟粕。觀古今中外,大凡事業有成、成就卓然者,哪一個不是德才兼備、品格高雅的飽學之士。有才無德,“人文素養”欠缺或不健全者,因為方向不明,目的不純,在跨越自我、實現人生宏大愿景的征途上無法走的更遠、站的更高,更無法成為“大家”、“宗師”和“領袖”,縱然偶然機會擁有豐富金錢、物質,也不過是一“土豪”而已。
提升“人文素養”,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自然科學依靠的是邏輯思維,人文科學依靠的是形象思維,在學習過程中,這二種思維是交織進行的。提升了“人文素養”,人的思維、邏輯、哲理就會貫穿其中,使其有機互補、觸類旁通,構成全面、細致的知識結構,使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知識結構的多元化得到有力的促進。
當今社會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多元化的社會,只掌握泛泛的知識和平平的技能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和自身的發展,尤其是市場營銷這種服務型的行業,在接觸廣泛的社會大眾時,專業人員的人文素養往往要比專業知識更加重要。成就斐然的科學家、各類人才無不是專業知識過人、綜合素養超群者,因為他們身上有著超出常人的潛質,他們有經過潛心努力而凝聚的深厚的“人文素養”,這使得他們有機會登上社會歷史的舞臺,成為叱咤風云的時代人物。因而“人文素養”是當代大學生追求全面發展是必然階梯,更是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必備條件。
當今社會也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新科技、新技術層出不窮;當今的時代是歷史上最瑰麗多彩的時代,是社會不斷進步、日趨走向文明的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學生走向社會、步入經濟大潮,固然主要依靠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社會領域的寬廣使大學生擇業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了更多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和途徑。提升了“人文素養”,也就使得自己的文化、道德、教養、意志、品格突兀而起,得以成為全方面的發展型人才,就有了更多、更自由的發展空間,不拘泥于某一個領域、某一個方向,人生的價值必然會得到最大的發揮和升華;
六、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人文素養”是人類全部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一個龐雜浩大的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可塑就,它需要一代代人的艱苦努力和熱心傳承,需要全社會的傾力關注和不吝付出。
1、重視“人文素養”的科學含義,加強人文學科建設
“人文素養”是現代教育的崇高目標,是現代人才的核心要素,應首先在高校里適當開設與“人文素養”相關的人文科學課程,從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傳統中汲取“人文”營養,引導學生建立健康、完整的人格,鼓勵他們樹立自由但包容、開放但不盲從的獨立意識,調整唯分數的考核方式和按部就班的沖填式教學理念,開辟新穎、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既有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又有厚實的“人文素養”的專業人才;
2、注意宣傳引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教書育人是現代高校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校園里利用一切可用的媒介宣傳可提升“人文素養”的一切“基因”,集合教師在課堂理論及實踐課程上穿插人文教育,并在最終課程成績評定時設計加入學生人文素養相應得分,打造整體育人環境,凈化文風、學風,營造潛移默化的教育氛圍,不僅要彌補大學生人校前“人文素養”的不足,更要讓他們在大學生涯里“人文素養”得到質的提升,使“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優良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揮;
3、和社會多渠道接觸,把”人文素養“引進校園
“人文素養”是體現在大眾化的基礎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有人文情懷和人文追求的,各行各業都有這方面的典范,其中不僅有德高望重的科學工作者,也有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不僅有平凡無聞的市井百姓,也有以小事見精神給人以極大感染力的“道德模范”,可以請他們作報告、作講演,這些鮮活的“人文素養”的教材無疑會給高校“人文素養”的教育注入活力四射、熱情奔放的推進劑。
七、“人文素養”需要全覆蓋、需要教書育人者率先垂范
“人文素養”不是某一個部門、某一個階層或某一個人的事,它是全社會、全體公民的大事,它直接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它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和國際地位。接受了高等教育、代表著文明形象的學子門固然要體現“人文素養”的品質和風采,作為教書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更要修煉“人文素養”的人格和風骨,更要起到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為人之師,責任如山,為人師表,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趙明.市場營銷專業大學生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市場,2014,(43):150-152.
[2]周葉林.加強高職營銷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108.
[3]劉巧蘭.如何把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中[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3,(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