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發掘、傳承、發展研究與實踐

2016-05-30 16:47:26李皞
藝術評鑒 2016年3期
關鍵詞:傳承發展

摘要:本文先提出了“福州閩派古琴”的理解、界定,進而對“福州閩派古琴”傳承、藝術特點、文化意義深入研究,最后對“福州閩派古琴”的傳承采用的主要措施、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總結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福州閩派古琴 浦城派古琴 浦城閩派古琴 傳承發展

一、關于“福州閩派古琴”

古琴,又稱“七弦琴”“瑤琴”“絲桐”。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

關于“閩派古琴”的發掘和研究,目前查閱相關研究報告和相關文獻,主要出現在文化主管單位的文化數據庫和地方政府主導編寫的地方文化教材。據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的“國家數字文化網古琴資源庫”中關于“閩派古琴”的介紹:“從明末清初至近代,琴史上出現的著名琴派,……閩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紹興派、梅庵派等,古琴藝術呈現流派紛呈的局面?!备=ü徘俚陌l達是從宋代開始,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 他的學生蔡元定也是一位著名的古琴家、律呂學家。到了清代,福建古琴頗為發達,閩北一帶一時間成為全國古琴的一個中心。清代涌現了一大批閩派古琴家,如祝桐君、張鶴、許海樵等。

福州有著悠久燦爛的古琴歷史文化,2011年,林山主編的《閩都文化概論》一書中提到:“宋朝閩都古琴演奏有很高的水平,演奏家林摶,福清人,著有《琴譜》三卷,他的學生陳杰演奏技藝亦十分高超。”從民國開始福建古琴中心轉移至福州。據1937年出版的《今虞琴刊》所載《琴人題名錄》錄有全國琴人224名,福建籍貫的9人,其中福州籍的2人(即黃濂、何振岱)。福州先后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古琴家,如陳琴趣、吳子美、“福州八才女”(張蘇錚、葉可羲、陳人哲、劉蘅、王真、王德愔、薛念娟、王閑)等等。當代的有閩派古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人物陳長林先生(1932-),古琴、吟誦家陳炳錚先生(1928-)。

二、福州閩派古琴傳承譜系與傳承人關系

據陳長林先生《短清孤館憶學琴》記載:“我……在父親(陳琴趣)彈琴時,仔細從旁邊觀察,并和琴譜對照……父親不但同意我可以用他的琴,教我提高《陽關三疊》,而且請表姨吳子美教我彈琴。吳子美是父親的表姐,在她9歲的時候,她的父親特地從福建浦城請到閩派(浦城派)著名琴師吳基西(肇周)先生來福州,專門教她彈古琴。吳基西先生繼承了以著名琴家祝桐君為代表的閩派的琴學,又與海內各派琴家有所交流。例如1923年參加‘北京琴會嶽云別業第四集。1920年在上海召開的著名的‘晨風廬琴會,在‘琴會記錄所列海內琴家中也有吳基西的名字(福建浦城有李寶珊、吳基西、祝鶴笙)。吳子美盡得吳基西先生真傳,是吳先生最得意的學生。吳先生去世前,贈給吳子美表姨名琴‘紫瑯玕,這是吳先生所藏最好的琴……我跟表姨又學了《平沙落雁》《漁樵問答》《秋江夜泊》《易水慨古》《圯橋進履》等曲?!?/p>

陳長林先生的兩位琴學啟蒙老師是父親陳琴趣和表姨吳子美,而陳琴趣的古琴老師為何振岱(1867~1952)先生,這在《何振岱集》有文字記載。據陳長林先生回憶,何振岱最喜歡的古琴曲是《秋江夜泊》。陳琴趣、“福州八才女”(張蘇錚、葉可羲、陳人哲、劉蘅、王真、王德愔、薛念娟、王閑)皆擅作詩彈琴,他們古琴均師從何振岱。陳炳錚先生是薛念娟的愛子,據陳炳錚先生(1928-)回憶:“母親大概經常彈十多首古琴曲,她最喜歡、擅長的曲是《秋江夜泊》《平沙落雁》,母親傳給我一張古琴,后來這張古琴我送給了我的學生?!?/p>

筆者師從陳長林先生、陳炳錚先生,由陳長林先生指導筆者,發現、挖掘的《酉山琴譜》為清朝陰暠延撰,為閩派古琴重要的琴論、琴譜,目前已由陳長林先生指導,筆者整理、校注,于2016年1月,由中國博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肚偕献V》為民國何振岱(1867~1952)傳譜,由閩派古琴家陳長林先生指導筆者發現、挖掘,并由筆者點校,即將出版。筆者近年來在福州市區、閩江學院、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等大中專院校、福州市群藝館、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州琴谷書院弘揚福州閩派古琴藝術。從2012年起,筆者在閩江學院開設古琴課程,傳授福州閩派古琴演奏技法,每年培訓120名學生,面對社會人士,每年培訓60名,其中宋音樂、張敏、盛密、游春強、吳明輝、王炳煌、蔡瑩、楊平潔、林曉倩、董劭敏、張薇敏、李慧敏、羅盧馨、林海燕、薛振紅、吳元淇、胡永梅、劉昕舒、陳登艷、劉金菁、林穎、高建英、梁晨、梁曉、陳涓、肖毅、陳舜櫻、陳曉東、吳秋霖、翁麗穎、周志鴻、陳瑩瑩、陳焊、潘玉蘭、朱煌、陳閩東等等都很優秀。

綜上所述,福州閩派古琴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是一個親緣、師徒的傳教體系。傳承的廣泛體系不宜一一列舉家族或師徒譜系。這里僅以祝桐君、吳基西、吳子美、何振岱、陳琴趣、陳長林、薛念娟、陳炳錚、李皞等傳承譜系做圖1以簡略說明。

圖1:福州閩派古琴傳承譜系與傳承人圖

圖1中部分傳承人物,筆者簡要介紹如下:

祝鳳喈(1796~1850年),字桐君,浦城人,清代琴家。19歲從其胞兄祝鳳鳴學琴。以后致力于琴學30年,宦游江浙,以琴自隨,所至名噪一時。祝鳳喈著有《與古齋琴譜》,對琴學理論有深入探討。

吳基西,男,字肇周,浦城人。吳基西先生繼承了以著名琴家祝桐君為代表的閩派的琴學,又與海內各派琴家有所交流。

吳子美,女,福州人。吳子美的父親在她9歲的時候,特地從福建浦城請到閩派(浦城派)著名琴師吳基西(肇周)先生來福州,專門教她彈古琴,吳子美盡得閩派琴家吳基西先生真傳,是吳基西先生最得意的學生。

何振岱(1867~1952),男,字梅生,號心與、覺廬、悅明,晚年自號梅叟,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區)人。師從名儒謝章鋌,光緒二十三年舉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慶聘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何振岱擅畫能琴,書法融碑帖于一爐,功力深厚。詩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遠、疏宕幽逸的詩歌美學在閩派中獨樹一幟,是“同光體”閩派的殿軍人物。

薛念娟(1901-1972),女,福州人,長期當中學國文教員,擅長詩詞創作、詩詞吟誦和古琴彈奏,師從著名詩詞家、吟誦藝術家何振岱,與何氏的其他7位女弟子合出《壽香社詞鈔》,有新中國成立前“福州八才女”之譽。薛念娟用“平湖秋月”連珠式古琴。

陳琴趣(1905-2000),名澤锽,福州人,師從何振岱,善古琴、書畫,有《琴趣樓詩》。

陳長林,1932年出生,福州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閩派)代表性人物。1946年向閩派琴家父親陳琴趣和表姨吳子美學琴。1951、1956年先后加入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會,又向吳景略、張子謙、查阜西等名家學習,在閩派基礎上學各家之長?,F著有《陳長林琴學文集》《陳長林琴古琴譜集》《陳長林古琴專輯》。

陳炳錚,男,1928年6月出生福建福州市人。著名古琴、吟誦學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榮譽會長。古琴、詩詞啟蒙于其母薛念娟,研究吟誦藝術40多年,創建新藝術品種“吟誦曲”,著有《談福州傳統吟誦調與琴歌吟唱》等。

從圖1顯示,我們還可以看出福州閩派古琴傳承特點,福州與浦城派古琴在民國期間的融合,說明清朝之前,福建古琴中心在閩北,民國期間,福建古琴中心轉移至福州。

三、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特點與文化意義

(一)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特點

1.福州閩派古琴藝術演奏技法傳承了浦城派古琴研究技法,據陳長林先生《陳長林口述、熊英潔整理.七弦連文理琴韻通古今——陳長林先生訪談》記載:“我從表姨和父親那學到閩派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習琴方法:一是‘依永和聲,即唱(哼) 出帶指法的琴曲‘腔韻,這非常有益于記憶琴曲和理解節奏,對我以后的打譜也極其有用。二是‘發音連貫,即一個指頭連按數弦而令曲調靈活連貫的指法?!?/p>

2.福州的傳統詩詞吟誦(吟唱)藝術,保留著唐代詩詞吟誦的古調,據陳炳錚先生(1928- )《談福州傳統吟誦調與琴歌吟唱》中認為:“福州傳統吟誦調與我國古代的古琴琴歌曲調,有著‘嫡傳的血緣關系(有些曲調甚至完全相同)?!边@說明福州“吟唱”延續著漢唐以來中國音樂的血脈。陳長林先生在《短清孤館憶學琴》記載:“我小學階段基本上私塾,讀四書、古文、詩詞都是‘吟唱,從而產生對音樂的興趣……福州的‘吟唱的‘腔調分為……我的十一歲左右就能靈活掌握其規律。這對以后學琴時掌握‘依永和聲和掌握琴曲‘散板規律來說(以至對后來的‘打譜),都起很有益的作用?!?/p>

(二)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文化意義

1.福州閩派古琴藝術沒有失傳,有著重要的音樂學術研究價值。閩派古琴主要曲目有《陽關三疊》《秋江夜泊》《風云際會》《平沙落雁》《漁樵問答》等等。當代陳長林先生1958年開始將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典故古琴譜進行打譜,現已打譜100多首琴曲,比如《楚歌》《華胥引》《離騷》《列子御風》《莊周夢蝶》《文君操》《胡笳十八拍》《孔圣經》《華胥引》《孔子讀易》《文王操》等等。

2.閩派的代表性著作《與古齋琴譜》(套裝共5冊,祝桐君撰)、《琴學入門》(作者張鶴)、《酉山琴譜》(作者:【清】陰暠延撰、李皞校注)、《琴瑟合譜》(何振岱傳譜、李皞點校)等等,這里包含了閩派古琴大量的曲目、古老的樂器和自成體系的記譜方法,不僅具有很高的音樂學學術研究價值,它在人類學、語言學、民俗學、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學術研究方面同樣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3.福州閩派古琴藝術既是福州傳統文化生命形態的體現,也是閩都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福州閩派古琴藝術很大程度體現了福州文人文化,是福建傳統文人的文化史,具有很高的社會文化傳承價值。

4.福州閩派古琴斫琴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與古齋琴譜》記載了大量斫琴資料,當代斫琴師、福州臺江人張華東師傅(1947-)1972年開始制作古琴,并將福州脫胎漆器的髹漆技藝應用在古琴上,采用這樣古琴傳統制作技藝所制的古琴,不但古琴具有古樸深沉的音色、松透清澈的特點,還非常美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筆者多年來向張華東師傅學習斫琴技藝,總結經驗,于2015年出版了《斫琴與漆藝髹飾技藝》一書。

5.目前關于“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研究尚屬于空白,通過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研究能填補福州古琴研究的一項空白,特別對于推動福州市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福州閩派古琴藝術傳承主要措施與成果

(一)整理文獻、編寫教材

目前,《酉山琴譜》是陳長林先生指導筆者發掘的一本重要的閩派古琴琴論、琴譜,該譜為清代陰暠延撰,筆者整理、校注后于2016年1月份在中國博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琴瑟合譜》是何振岱傳譜(1867~1952),陳長林先生指導筆者發現的,也由筆者正在點校。

筆者目前編寫的教材有《古琴傳習教程》(1-4冊:《古琴與中國文化》《古琴演奏與心法入門》《琴歌與詩詞吟誦》《斫琴與漆藝髹飾技藝》)(總字數70萬字),由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套系統教材適合古琴愛好者初、中級教學、參考資料之用,適合高校、中小學古琴課程、選修課程之用。教材結合視頻一起學習,通俗易懂,容易入門,特別適合古琴愛好者自學之用。其中《古琴與中國文化》于2013年正式出版,為福建省高校第一本古琴教材,該書的正式出版也得到了眾多國學大師、學界名人的關注和支持。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為該書題詞;古琴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鄭珉中先生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古琴與中國文化》的正式出版,填補了福建省高校在古琴教學和研究教材上的空白。

(二)開設古琴傳習班,傳授古琴演奏技法

2011年開始,筆者在閩江學院開設了《古琴與中國文化》《古琴演奏技法與鑒賞》等博雅選修課程,開設福州傳統古琴傳習班,通過古琴文化講解、福州傳統古琴曲的演奏技法的培訓,讓學生掌握福州傳統古琴藝術的演奏技法與風格。該課程為福建省高校開設首家古琴課。閩江學院古琴傳習班,每學期由筆者、閩江學院古琴社骨干向閩江學院學生培訓達800多人次(古琴演奏、琴歌吟唱等)。

以此同時,筆者通過與福州市社科聯、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州市群眾藝術館、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等單位合作,讓福州市社會大眾公益學習福州閩派古琴藝術,讓更多的市民了解閩派古琴藝術。2012年起,筆者在福州工藝美術學校開辦“琴谷書院”古琴傳習班,每年平均培訓60名學員。2015年8月起,筆者為福州市群眾藝術館開設福州閩派古琴藝術公益培訓班,每周六上午上課,每個月培訓24名名學員。

(三)成立社團推廣福州閩派古琴藝術

2011 年筆者發起成立閩江學院古琴社,通過學生社團,學生自主學習,古琴社骨干培訓、帶動社員學習福州傳統古琴藝術。每年社員100多名,累計社員600多名。2012年11月初,經過著名古琴家、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陳長林老師的推介,古琴家鄭珉中先生為閩江學院古琴社題詞。鄭老贈送墨寶“古琴與中國文化”“閩江琴社”等。

2015年6月,筆者發起并成立了福州市古琴研究會,主管單位為福州市社科聯,在成立大會上筆者當選為福州市古琴研究會首任會長。目前,福州市古琴研究會的會員有103名,包括: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教師、研究生、社會從事古琴事業的人士、古琴愛好者等,人員層次豐富。福州市社科聯主席林山在成立大會致辭時表示,“希望古琴研究會能在新時代發出新聲。更好地弘揚和發展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希望研究會成為我市高校及社會琴友的交流之家?!?/p>

2015年9月,筆者在閩江學院團委書記何偉博士的建議下,成立了閩江學院國藝團,目前擁有40名團員,筆者擔任指導老師,該團主管單位為閩江學院團委,是閩江學院校級的特色藝術團隊,是福建高校第一家古琴藝術專業表演團體,是對福州優秀的文化傳承。博采古琴、吟誦、古典舞、書法、國畫等優秀且高雅的傳統文藝于一體。演繹的節目不勝枚舉,例如屈原的《離騷》、《莊子·外篇》中的《秋水》、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湯顯祖的《牡丹亭》中《皂羅袍》等文學作品,此類節目集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為一體,其質量、效果、意義高于絕大多數的校園文藝節目。

(四)開展古琴琴器制作

2013年,筆者用了一年多時間,制作了20多張古琴(由斫琴師張華東先生指導),2014年制作25張古琴,均供閩江學院古琴課程和學生課外學習免費使用。

2013年07月25日,國家文化部《演藝科技》“樂器”刊登了古琴斫坊《福州古琴傳統特色技藝-閩越斫琴法》一文。2013年07月31日,貴州文聯《音樂時空》雜志刊登報道了我古琴斫坊傳統古琴制作技藝。

(五)古琴文化藝術普及與巡展宣傳

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在校園內、福州市區每年都舉辦文化科普與巡展宣傳福州閩派古琴藝術,自2011年,共舉辦了數十次展覽。 2012年12月4日至12月17日,在閩江學院教學大樓舉辦為期一周多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古琴文化藝術展》,該展覽通過古琴知識展板、古琴樂器、電腦視頻等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古琴文化藝術。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叢玉豪教授觀看了古琴文化藝術展。2013年6月18日,參加第11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6.18)。2015年6月6日,由福州市社科聯、福州市臺聯、民革福州市委主辦、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協辦的“海峽青年節”第三屆海峽漢服文化節暨兩岸非遺傳承人青年論壇在福州市三坊七巷隆重舉行,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參展文化節。在展區設了古琴傳習體驗、斫琴展示,吸引了不少參觀的兩岸游客紛紛體驗。在文化節開幕式、福建-琉球文化交流等環節,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會員表演了古琴節目,精彩的琴藝表演,博得了觀眾的陣陣的掌聲。筆者在兩岸非遺傳承人青年論壇上做了《福州市非遺數字化保護-以福州古琴傳承與保護為例》的講演報告。福州市社科聯林山主席,民革福州市委蔡恩典主委,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李君主任,福州市倉山區文聯鄭煒副主席等領導蒞臨展位指導。

(六)參加匯演、舉辦雅集、音樂會、賽事

通過文藝匯演、每年舉辦古琴雅集、音樂會、賽事推動福州傳統古琴藝術。筆者先后組織學生參加過閩江學院五四青年節社團巡禮節、閩江學院“閩南語歌手大賽”開幕式、閩江學院“絲桐初鳴”古琴音樂會、建農林大學畢業典禮,福大社會學系、閩侯縣鴻尾鄉橋頭村委國慶重陽節敬老文藝匯演、福建農林大學幼兒園節日、三訪七巷梅開春霽“同光體”閩派殿軍何振岱文獻展、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州市文聯主辦的“青春·夢想—為首屆全國青運會而歌”福州西湖宛在堂詩鐘雅集活動。

2015年6月14日,聯合國使節團訪問閩江學院文化創意園,筆者學生張敏為來訪的聯合國使節團嘉賓演奏了古琴曲《平沙落雁》,獲得了來訪嘉賓的一致好評。2015年6月,由民建福建省委文化委員會、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福州市古琴研究會主辦的“琴谷書院杯“首屆福州市古琴詩詞暨國藝大賽在閩江學院成功舉辦,大賽推動弘揚了福州閩派古琴藝術。

(七)古琴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琴谷書院網-基于O2O模式的古琴音樂文化互動網平臺” 該項目,將中國傳統文化、古琴,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采用了互聯網領域最新的模式-O2O模式,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將線下的活動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目前該項目已經立了古琴音樂文化數據庫,微博、微信等網絡互動平臺,線下琴館,古琴制作工作室等。該項目已成為閩江學院博雅選修古琴課程教學資源支撐平臺。

筆者主持搭建的閩江學院數字音視頻實驗室(錄音、錄像),為閩江學院數字媒體專業碩士培育項目,通過錄音棚開展了對古琴進行錄音,通過聲音采集,開展科研。筆者主持的“基于音樂要素自動分析識別的海量音樂檢索關鍵技術研究”、“數字音頻水印算法及識別技術的關鍵技術研究”等獲得福建省教育廳的科研立項。“數字音樂檢索技術”等領域研究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并獲得EI檢索,而“一種實現音樂檢索的方法與系統”“一種古琴調音器”等,獲得了國家專利3項。

筆者,目前在著名人工智能專家、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昌樂教授指導下,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在古琴人工智能打譜方面的科研,開展計算機輔助打譜軟件的前期理論工作。

(八)服務地方政府與文化部門

由筆者發起高校與地方政府開展的產學研項目落地。2015年6月13日,閩江學院海峽學院副院長蘇卉與浦城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甘躍華簽訂了古琴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海峽學院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臺灣實踐大學的專家、教授為浦城縣提供古琴相關的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調研、產業規劃、可行性分析、閩派古琴創意園的規劃與設計等;科研上,雙方將對浦城圖書館現存的閩派古琴相關書籍和文獻共同研究和挖掘,在可能情況下,合作編寫相關閩派古琴專業書籍、文獻,立項橫向科研課題。海峽學院、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會邀請全國古琴專家在浦城召開閩派古琴國際學術研討會,推動浦城閩派古琴的產業發展及閩派古琴文化的推廣等。

教學上,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海峽學院派相應專家到浦城調研、給地方古琴產業人才提供產業、管理、技術等多方位培訓、講座、輔導,同時將聘請浦城文化系統的單位領導、業務骨干為客座教授、導師,到學校開展產業經濟、行業、地方文化講座、交流等。

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上,海峽學院將派大學生到管轄的產業基地、企業等單位進行社會實踐,同時浦城縣將設立“閩江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閩江學院教學實踐基地”等。福州市古琴研究會、閩江學院與浦城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簽訂古琴產學研合作協議。福建省圖書館、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文產系、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等院校領導,浦城縣圖書館周冬梅館長等出席了簽訂儀式。

五、領導、專家肯定,媒體報道

目前福州閩派古琴藝術的傳承與弘揚得到部分專家、領導的關注,全國30多家媒體先后做了報道。人民網、網易新聞、東南網、中國日報網、福建省教育廳、新浪福建、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等等。

2014年12月9日下午,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靜彥、常務副部長楊凡一行到閩江學院文創產業園調研,并觀看了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古琴展區,筆者匯報了閩江學院古琴教學與科研工作情況,并介紹了福州閩派古琴傳承發展的歷史,領導們希望能在傳承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能深度挖掘古琴的文化內涵。楊凡常務副部長非常關心福州閩派古琴的傳承與保護,并告訴筆者:“你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重要的事情?!惫P者幾次向楊凡常務副部長匯報了福州閩派古琴的傳承與保護開展的工作情況,特別是2015年6月份,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成立大會,本來楊凡部長要親臨大會現場指導,可惜當天因福州開全國青運會,那邊剛好是總彩排,楊部長要陪同省領導檢查青運會彩排工作,不能出席成立大會現場,但他會持續關注市古琴研究會關于開展福州閩派古琴的的傳承與保護的工作,并給予大力的支持。

2013年3月10日, 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手筆、題詞。 2015年6月,教育部高校文化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楊叔子院士給筆者回信鼓勵更好地弘揚、傳播中國古琴文化。2015年7月18日,中國第一個民族學(人類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莊孔韶教授,福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甘滿堂教授到福州市古琴研究會、琴谷書院,肯定并贊許了我們目前在福州閩派古琴藝術傳承與弘揚所做的努力與貢獻。

基金項目:

本文為福建省人文社會科學專項重點課題項目,項目編號:JA11401S。

參考文獻:

[1]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國家數字文化網古琴資源庫.琴派溯源[EB/OL]. http://www.ndcnc.gov.cn/jingpinzy/guqin/htm/A06/98.htm,2007.

[2]林山.閩都文化概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3]查阜西等.琴人題名錄[J].今虞琴刊,1937,(05).

[4]陳長林.陳長林琴學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5][清]陰暠延撰、李皞校注.酉山琴譜[M].香港:中國博學出版社,2016.

[6]陳長林口述、熊英潔整理.兩耳是知音——七弦連文理琴韻通古今——陳長林先生訪談[J].紫禁城,2013,(10).

[7]陳炳錚.談福州傳統吟誦調與琴歌吟唱[J].北方音樂,2015,(12).

[8]陳長林.陳長林琴學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1]李皞:福州市古琴研究會會長。

猜你喜歡
傳承發展
養生角度下傳統武術傳承與發展探討
武術研究(2016年12期)2017-03-01 12:29:56
中國共產黨傳承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實踐述論
理論導刊(2016年12期)2016-12-27 10:34:38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苗族鼓舞的傳承及發展探討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
淺析甘肅清水縣軒轅鼓舞的風格特征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2:37
傳播學視閾下淮海戲傳承發展路徑探析
今傳媒(2016年5期)2016-06-01 23:45:24
少兒花鼓燈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新鄉市延津縣大平調歷史沿革與傳承發展
戲劇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0:33: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 1024国产在线|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91麻豆久久久| 亚洲黄网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成人夜夜嗨| 欧美不卡二区|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在线欧美a|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视频a| 久久五月视频| 伊人91视频| 欧美中文一区|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午夜免费小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www.91在线播放|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www.国产福利|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区|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在线毛片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素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在线啪|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欧美有码在线|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亚洲三级影院|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18|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亚洲最新网址|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色综合网址| 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狠狠亚洲五月天|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