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寅
摘 要:飛行的訓練階段是一種技能培養,注重實效和操作性,是和理論學習階段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在飛行訓練階段由于有著繁重的訓練任務,飛行學生在這一階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在這一階段能否對飛行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通及輔導,將直接決定學生能否從事飛行職業。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飛行訓練;飛行大學生
隨著中國民航事業的飛速發展,民航業對飛行員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每天有數萬架次的航班運載幾百萬名乘客交織往來于萬米高空,每架飛機上百名乘客的安全別無選擇地托付給了駕駛艙里的兩名飛行員。飛行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影響我國民航業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對飛行學生在飛行訓練階段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將問題關口前移,對更好的把握和解決飛行員心理問題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飛行學生的培養模式
飛行學生在入校后要進行18-24個日歷月的理論學習,在兩年的時間里除了完成必要的基礎學科的學習,還要完成很多飛行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通過所有課程學習后,還需要參加并通過飛行執照的理論考試后才能進入飛行訓練階段,入校后這兩年的理論學習階段,飛行大學生除了像普通大學生一樣面對課業壓力之外,還要面對飛行員的執照理論考試壓力,飛行執照考試是國家級的考試,只有通過這次考試才能進入飛行訓練階段,部分學生因為遲遲不能通過理論考試出現焦躁和不穩定的心理狀態,繁重的理論學習壓力使部分飛行學生對即將開始的飛行訓練心理準備不足,很多飛行學生在剛進入分院訓練學習時不能適應環境、人際關系的改變同時對于即將進行的飛行訓練也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和恐懼心理。
二、飛行學生在飛行訓練階段的心理問題現狀
飛行的訓練階段是一種技能培養,注重實效和操作性,是和理論學習階段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在飛行訓練階段由于有著繁重的訓練任務,飛行教員在對學生的心理關懷上就不會像在理論階段有著比較好的系統性和連續性,這就導致飛行大學生在進入飛行訓練后必然有一個適應過程,而由于飛行職業的特殊性,對學生適應環境的要求有比較高,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在進入飛行訓練階段后會出現一定的人際關系、和對周圍環境適應不良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導致學生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三、飛行學生在飛行訓練階段的心理教育措施
1.把對飛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飛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學校也花了很多精力對飛行大學生在思想政治上進行教育和輔導,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在側重點上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但是在最終目標上都是為了促進飛行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兩者在內容上有許多重疊之處,方法上也有許多相通之處。 幫助飛行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飛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充分發揮兩者的互補效應,有效開展教育活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化解矛盾,潤物無聲,積極引導飛行大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狀態和心理狀態。
2.持續性對飛行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飛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完成飛行訓練任務能否順利從事飛行職業,飛行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也注定了需要對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一個長期的規劃從而保持對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可持續性。首先在理論教學階段就要對飛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做夠重視,做到關口前移。在繁重的課業壓力面前,學生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是屬于正常的現象,在理論學習階段就應該成立專門針對飛行學生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機構。其次學生進入飛行訓練階段后,應該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在訓練間歇階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有比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是針對當天或者某一階段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疏通。再次,對飛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立體模式,除了有針對性的輔導和溝通之外,飛行教員和學生管理工作者也應該能隨時做到對飛行學生心理問題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也應該提倡學生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對出現心理問題苗頭的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幫助和心理疏導,使飛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持續性。
3.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開展心理咨詢或輔導,它能夠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解決辦法,盡快走出心理陰影,對于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也能夠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很多高校在心理咨詢或輔導方面探索了多種形式,包括個別咨詢、團體輔導、心理與行為訓練、書信咨詢、熱線電話咨詢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取得了很多經驗和成績。在對飛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這些都是很好的借鑒經驗,但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拓展對飛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例如開展飛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節、健康月等活動,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大力營造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良好氛圍,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利用網絡開展網絡預約、在線咨詢、開辦相關論壇、建立學生博客,引導學生正確解決身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此外,還要重視建立學生心理互助機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如幫助學生建立心理健康協會等學生社團,支持學生開設心理互助熱線等。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規律,科學用腦,勞逸結合,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對挫折、壓力時,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通過找人傾訴、聽音樂、適量運動等方法,使心理困擾及時化解,做到生活中隨時隨地身心健康。
4.加強飛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養
飛行學生在不同的培養階段主要有輔導員和飛行教員來進行管理,老師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航人,對輔導員和飛行教員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提高其在心理咨詢方面的技能,是有效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因此對飛行教師隊伍要經常采取進修、集中系統培訓等方式,使他們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備的理論水平、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飛行大學生處理好在飛行訓練階段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飛行訓練階段最好可以成立由專業的心理學教師及義務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在知識、技能、時間等方面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除了業務素質,還要加強飛行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飛行教師的心理狀況如何,不僅直接影響飛行教師本人的工作、生活與健康,也直接影響到飛行學生的心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飛行教師的良好人格因素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在和學生交往中能起到激勵、熏陶和榜樣示范的作用。
5.營造良好的飛行訓練氛圍
學校應該而且完全可以充分發揮校園文化這一載體的心理功能,來創造良好的飛行訓練環境,在飛行訓練之余,多組織并引導大學生參加形式多樣、健康活潑的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學習競賽、名家講壇、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陶冶大學生高尚情操,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加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識,并以活動為紐帶,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促進人格的自我完善,讓學生在一種健康、融洽的關系中生活、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車彤.試論飛行學生飛行訓練階段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1(3):22.
[2]倪亞紅等.民航飛行學員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7):14.
[3]蔣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J],2012,5.
(作者單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