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寧
摘要: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提高聲樂學習者的音樂文化修養顯得十分重要。聲樂學習者的音樂文化修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者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因此,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才能夠對聲樂作品進行最為深刻的理解,最終促進獨特演唱風格的形成。本文研究分析了聲樂學習與音樂文化積累的關系,提出并討論了提高聲樂學習者音樂文化修養的必要性,最后總結了在聲樂學習中提高音樂文化修養的有效手段,希望給有關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聲樂學習 音樂文化 關系 必要性 手段
一般而言,聲樂表演者音樂文化修養的深淺,直接影響著其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和演唱水平。鑒于此種情況,就要求聲樂表演者要重視自己的音樂文化修養,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增加藝術修養,以便更加準確的理解聲樂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真實、準確的表現人物情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聲樂學習者和聲樂表演者都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一味的練習演唱技巧,使得聲樂表演缺乏真情實感,變得十分的枯燥、乏味,喪失了聲樂藝術固有的魅力。由此觀之,音樂文化積累在聲樂學習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需要引起聲樂學習者、聲樂從業者等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一、聲樂學習與音樂文化積累的關系
聲樂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特征的藝術形式,是音樂、歌聲、文學語言的有機結合體,聲樂學習者的文化水平和音樂文化修養直接影響著聲樂作品的理解程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聲樂學習者過分重視演唱技巧,覺得音樂文化修養可有可無,沒有高度重視。但是,從聲樂學習的本質上來看,音樂文化修養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聲樂學習與音樂文化積累息息相關,二者緊密聯系,互相作用,無法分割。
從聲樂作品的構成來看,聲樂作品包括曲調和歌詞,只有歌詞和曲調有機結合,協調搭配,才能夠成為一部優秀的聲樂作品。如果聲樂表演者僅僅從音符和文字上來解讀聲樂作品,就過于片面狹隘;無法與創作者形成思想共鳴,在演唱的過程中過于僵化,缺乏了生動性和趣味性,也不會引起觀眾的興趣。因此,只有將聲樂學習與音樂文化積累緊密結合,意識到二者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才能夠體會作品深處的生命活力,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二、提高聲樂學習者音樂文化修養的必要性
(一)音樂文化的作用
歌曲是文學藝術與音樂藝術的有機結合,聲樂作品中的歌詞多以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文學性的詩詞為主。如果聲樂表演者沒有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就沒有辦法對聲樂作品進行細致、周到的分析,就無法運用自身的聲音表達聲樂作品的內涵,原因在于無法把握音樂作品的藝術境界。由此看出,在聲樂學習過程中,應該堅持音樂學習與文化學習并重,學習者的音樂文化積累對提高聲樂學習者的表演水平至關重要。如果聲樂學習者不具備扎實的文化功底和音樂修養,對聲樂作品的總體理解就會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聲樂學習者的音樂文化修養能夠幫助聲樂學習者更好的理解作品感情,還能夠不斷的豐富個人的知識儲備。本文建議,聲樂學習者應該不斷學習文化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才能夠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從而展現出良好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
(二)時代發展的需求
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也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它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深入了解,也是對社會發展的探尋、研究、延續的進程。近年來,學界涌現出一大批學者,他們開始高度重視史學理論研究,并專注研其對歷史研究、史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音樂文化素質在不斷提高,對音樂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對于聲樂藝術而言,會隨著歷史的更替和社會的變遷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聲樂藝術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表現出不同的藝術特點,并不斷豐富自身,永無止境。聲樂藝術從起源到至今,不斷保持了傳統特色,也在不斷更新,才能夠讓自己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些都要求聲樂學習者要不斷豐富自身的音樂文化積累,不斷豐富藝術素養,才能夠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聲樂學習中提高音樂文化修養的有效手段
(一)本專業相關文化的學習
聲樂學習者在提高聲樂演唱水平的同時,也應該加強對本專業相關文化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本著深入研究的態度,養成積極查閱、收集資料的習慣。收集資料的范圍應該涉及聲樂發展歷史、古代著作中對聲樂演唱的描述、古今中外聲樂文化的比較、各個時期的代表聲樂作品和杰出歌唱家等。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要逐漸養成善于動腦的思維習慣,這樣不但能夠提高聲樂學習者的專業技巧和理論知識水平,還能夠借助古今中外大量聲樂作品和歌唱家知識的了解,提高聲樂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此外,聲樂學習者能夠在此過程中深入了解一些聲樂理論,開闊思維,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音樂文化積累,例如演唱心理學的研究、如何激發情感共鳴等。通過分析演唱者與觀眾的心理因素,提高聲樂學習者對自身心理因素的控制水平,在實際演出過程中做到協調處理,不斷豐富舞臺經驗。
(二)相關藝術門類文化的學習
在音樂文化的積累過程中,也應該高度重視其他藝術門類文化的學習,如詩歌、戲曲、舞蹈、表演等。從本質上講,戲曲、舞蹈、表演等藝術門類與聲樂是相互促進、融為一體的關系。通過這些藝術門類的學習,能夠使歌者對音樂的獨特藝術表現力和審美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體驗,對聲樂作品把握的更加準確、貼合。例如,聲樂學習者可以學習戲曲藝術,戲劇與聲樂演唱從起源上看同屬一宗,都屬于表演藝術。學習者可以通過大量的戲曲欣賞來增強角色感,提高審美能力,也能夠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在戲劇藝術的學習和了解中,學習者會逐漸產生藝術魅力的共鳴,并將這種體驗運用到自己的演唱藝術中。
(三)其他學科相關文化的學習
作為聲樂學習者來說,有效理解音樂與文學、歷史等人文學科的生發關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現代音樂的研究發展中,越來越重視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現已出現了音樂社會學、音樂文化學等新興研究領域,展示了音樂與社會學科相互融合的特點。如果聲樂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廣泛涉獵這些學科,就會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思考聲樂問題。以音樂社會學為例,音樂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因素在聲樂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社會發展過程中聲樂發展趨勢等相關問題。如果聲樂學習者能夠了解一些音樂社會學的知識,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就會突破聲樂技巧如何運用的限定模式,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對聲樂作品進行更為深層的研究和思考。
四、結語
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應該把音樂文化的積累擺在突出位置。關注和學習與音樂有關的其他學科,以此為手段,提高聲樂學習者的藝術修養、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只有具備豐富的音樂文化積累,聲樂學習者才能夠具備對作品的領悟與理解能力,更好的演繹聲樂作品。
參考文獻:
[1]晁然.論文化素養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5,(14).
[2]蘇鴻元.音樂文化在聲樂學習中作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2,(03).
[3]朱琳.論高師民族聲樂教學中對原生民歌學習的重要性[J].通俗歌曲,2014,(05).
[4]郭慧東.淺談如何培養聲樂專業學生的音樂修養[J].金田,2014,(02).
[5]陳樂陽.試分析青少年聲樂教學中情感激發與引導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樂,2014,(17).
[6]喬麗紅.“聲樂語言學”在聲樂學習中的意義[J].北方音樂,2015,(04).
[7]劉秀秀.學習民族聲樂——以共性發展為導向,以個性發展為追求[J].音樂大觀,2014,(01).
[8]羅曼.音樂是生活的另一種語言——大學聲樂學習心得[J].考試周刊,20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