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烏云
【摘 要】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要用熱情去工作,用真誠來溝通,用知識教學生,用人品育棟梁,用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用文體活動團結學生,用公平、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用理想鼓勵學生,用學習節奏引導學生。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主任要怎樣去愛我們的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的氛圍中茁壯成長,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思考的事。現在的孩子多是家里的獨苗,他們物質生活豐富,但在精神上卻很貧乏。他們在家庭中雖然被高度關注,但家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滿足孩子物質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上。他們以愛的名譽,讓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怕他們出危險,從不敢放手讓他們外出或者做一些事。家長們從來不會問孩子們需要什么,都是想當然地做一些自認為是為孩子好的事情,而往往孩子不領情,家長還很委曲。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班主任老師的我們,如何給予孩子豐富的精神食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用個人魅力吸引學生
事實證明,學生只有喜歡教師,才愿意聽該教師的課,并接受其意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自身的氣質培養,以贏得學生的喜愛。
(1)講好課。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追求內容連貫,邏輯性強。遇到不會的題,筆者也主動承認,然后和學生一起探討,以實現問題的最終解決。
(2)自信、樂觀、向上。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不單純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他們,而是確定多重標準,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優點,從而樹立信心,以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取得較大的進步。
(3)以教書為樂,以學習為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的,筆者自己也一定會做到。比如,要求學生主動學習,以學習為樂,筆者就自然以教書為樂,以學習為趣。這樣,在學習之余,筆者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某些觀點、看法,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4)每天都有創新。每天上課,筆者都利用環境,使說話或講課有所創新,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比如,在九年級開學之初,筆者就給學生說過,“我當班主任就是為你們服務的,你們有什么困難、想法、創意等盡管說,我會為你們提供幫助與服務?!睘榇?,在歌詠比賽中,筆者就秉承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幫助他們做好后援工作,最終,筆者所在班級因為創意而取得了勝利。
(5)多理解、多鼓勵,少批評。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都以平等身份對待學生,不對他們進行過多的說教,并理解他們的各種想法。
(6)講話精辟,不羅嗦。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盡量做到言簡意賅,清楚地告知學生相關要求。此外,筆者還嘗試將要求以詩歌的形式體現出來,結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們既容易記住,又樂意遵照要求去做。
二、關注心理,當好心理醫生
(1)關注每一名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每個學生也各有特點,千差萬別。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受到不同的影響,因此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癥下藥,把“心理醫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誘。班主任對于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不能急于求成,心理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要尊重學生的隱私,要愛護他們脆弱的心理。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有時候學生的煩惱只要有人愿意傾聽他們就會很高興,所以這個時候老師只需要借耳朵給孩子就行了,并且適當地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給予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就解決了。如我班的李春超同學,從小父母離異,他由母親撫養長大,所以他對父親就很怨恨。他的這種情緒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學習,為此我將他找到辦公室單獨談心。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說教,而是讓他將對父親的看法及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讓孩子把心里的話都說出來,我就是認真在聽,并不住地點頭對他所講內容給予回應。等他都說完了,我先是從他的角度對他的心里想法給予了充分的理解。然后又和他一起對父親的行為進行了分析,讓他從父親的角度去理解父親的做法。這期間沒有一句說教,都是共同的探討與分析。在這樣的分析過后,李春超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換個角度原來事情就不是那樣了。這樣他對父親的怨恨心結就解開了。當然,如果特別嚴重的心理問題,不是簡單的談心就能解決的,這個時候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建議他們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生。由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不自信,認為自己天生不是學習的料;表現在人際關系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不愿與人交往,沒有朋友;表現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就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社區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培養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通過互相幫助,共同合作,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用學習節奏引導學生
學習是有節奏的,因此,必須讓學生注重勞逸結合,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首先應熱愛班級。但要真正管理好班級,班主任就應做到以下兩點:
(1)熱愛班級,別把工作當工作,而是當事業。
(2)讓班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別把工作當工作,而是當事業。
此外,教師在工作中還應勇挑重擔。筆者深知一個學困生對班級的不良影響,更清楚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性,因此,往往是從最差的學生身上著手,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例如,班上有一個小浩,特別調皮,貪玩,厭學,打架,還經常泡網吧,逃學,夜不歸宿,在學校影響很壞,也給班集體的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通過家訪,筆者了解到他的父母早已離異,各自建立了新家,都在外地打工,他跟著80多歲的奶奶生活,生活非常艱難。他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思想上、行為上放縱,上學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經常留宿網吧、游戲機室,他父親給他寄的生活費也往往是一周就花光。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指定了專人幫助小浩學習,然后再和他的父母親溝通思想,要求他們經常打電話回家,使他在家中能感受到溫暖;再抓住其頭腦靈活的特點,給他制造表現自己的機會,使他有了自信心。此外,一有時間,筆者就和他談心,跟蹤他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進展,給他講父母生存的艱難,做子女的不應該再給父母增加負擔,只有好好學習,才讓家里人少操心。慢慢的,小浩在筆者的教育引導下,變得活潑向上,遵守紀律,努力學習,樂于助人,積極為班集體做好事,學習成績也不斷上升。
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思想工作永遠是最為重要的,因為教育首先要“立德樹人”,所以在引導孩子思想的道路上,探索更加切實有效的方法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趙小平.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03).
[2] 劉強.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探究[J]. 中華少年. 2016(01).
[3] 陳樹剛.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研究[J]. 初中生優秀作文. 2015(15).
[4] 陳婷麗.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淺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3).
[5]武娟,李淑玲.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愛”的教育[J]. 文教資料.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