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 要:在2015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已經成為了其中重點的內容。“互聯網+”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意味著我國將“互聯網+”推進到戰略高度,納入了國家經濟的頂層設計。“互聯網+”也由此引起高度關注。從互聯網到“互聯網+”應該算是一次歷史性的跨越,也將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關鍵詞:互聯網;發展;計劃;智慧城市
1 何為“互聯網+”
國內最早提出“互聯網+”理念源于2013年馬化騰在眾安保險開業儀式上的一次發言。馬化騰提出:“互聯網加一個傳統行業,意味著什么呢?其實是代表了一種能力,或者是一種外在資源和環境,對這個行業的一種提升。”如今,“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成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據國家發改委《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其準確定義為:“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本質就是充分地、有效地、積極地利用互聯網平臺,促進各行各業與互聯網通信技術的融合和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地深化,創造新的模式、新的業務和新的產品,構建可以鏈接一切、互通有無的新生態。
2 撫順“互聯網+”發展計劃
2015年8月13日,撫順市人民政府和騰訊公司在第五屆東北亞互聯網及電商大會上簽署了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撫順·互聯網+城市服務”項目。撫順成為繼大連、本溪之后,與騰訊簽署“智慧城市”戰略協議的第3座東北地區城市。
撫順市將充分借助“互聯網+”的發展契機,積極與包括騰訊在內的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開展深入合作,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助力經濟結構調整,發展互聯網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并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積極打造新的經濟產業增長點。同時,撫順還將全面接入微信、騰訊新聞客戶端民生頁卡、手機QQ三大騰訊“民生服務”平臺,涵蓋包括醫療、交通出行、教育、社保、交警、出入境、戶政、旅游等多項服務,市民通過騰訊多平臺產品可以輕松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生活。
2.1 撫順市政府高度重視“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發展 培育經濟新動力在現階段已經成為了撫順市委、市政府在“互聯網+”行動計劃指導下的重點工作內容。撫順市根據《撫順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組建電子商務發展小組,并且成立了電子商務的協會和辦公室,其中以撫順、沈陽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已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帶頭作用。相繼開設具有特色的電子商務網站,促進交易額的持續增長,大力推進商務平臺的建設步伐,不斷擴大網上商場的規模。2015年上半年,撫順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億。沈撫新城被評為遼寧省電子商務集聚示范區,清原滿族自治縣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遼寧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的桂冠就落在撫順東北網貿港產業園區有限公司的身上。
2.2 全面啟動“互聯網+”行動計劃 撫順市明確了開展11個重點行動,7個方面保障措施,全力推進“互聯網+”工作。11個重點行動實際上就是在各個領域范圍內,充分有效地利用和貫徹“互聯網+”行動計劃:在創業創新方面,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重要支撐作用;在協同制造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來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在現代農業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來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在智慧能源方面,使電網的新型業務和通信設施得以健康發展;在普惠金融方面,建設金融云服務平臺,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不斷地拓展金融服務;在移民服務方面,大力發展新興消費和新興服務;在高校物流方面,智能倉儲系統的建立健全,智能物流配送調配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電子商務方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行業電商和農村電商;在便捷交通方面,促進交通運輸服務向著便捷化的方向深入發展;在綠色生態方面,實現生態環境數據開放共享和互通互聯;在人工智能方面,不斷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終端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斷地提高。
3 “互聯網+”對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
3.1 推進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當下將要面臨諸多的問題,人口增多增加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內需拉動嚴重不足,急劇銳減的人口紅利,依賴傳統增長方式的制造業發展模式等,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提出和應用,不斷深化各個行業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讓新的業態模式包括眾包眾創、線上線下、電子商務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就是位置服務、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遠程教育、物聯網和數字醫療等產業的飛速發展。
3.2 推動新興產業地位升級 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實際上是突破了地域的技術、組織和地獄的限制,起到了整合資源優勢的作用,“互聯網+”為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沃土,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源泉。既然“互聯網+”可以孕育新興行業,那么“互聯網+”就必然要促進傳統行業的變革和創新、商務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這就是對互聯網平臺的充分有效地利用,不僅能夠滿足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而且還能夠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3.3 “互聯網+”為金融業發展注入活力 技術、資金和渠道是金融發展的基礎。“互聯網+”與金融業具有天然的聯系,把“互聯網+”的思維融入金融發展的全過程,有助于重塑金融結構,為金融創新和發展注入活力。在“互聯網+”的不斷影響下,傳統的金融模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尤其是P2P網貸、眾籌、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等金融模式的涌現,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也能夠滿足用戶的金融需求。
3.4 “互聯網+”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 2013年左右,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最底層,基礎設施完全互聯網化。這個重要的變化形成一個全新的社會基礎設施。互聯網以及它產生的數據、資源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成為我們的生活生產和創業的條件。隨著時代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以一種全新的資源條件、全新的生存環境和全新的基礎設施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學習當中,激發大眾的興趣和活力,培養大眾的創新意識,沒有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何談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呢?互聯網就像是一片沃土,使創新創業成為了可能。在網絡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中也有了合作伙伴、供應商的一席之地,通過“眾包”這種渠道,消費者也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可以真正的參與到創新創業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