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
【摘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點,新時期的高校戰略任務就是培養出具有思想道德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占有核心的戰略地位。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道德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的表現代表的是學校、社會、國家,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核心。
【關鍵詞】思想政治;戰略地位;大學生;高校
高校應該引導學生抵制不良的思想觀念,多灌輸健康向上的道德觀念,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提升到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精神層面上,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戰略地位。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人才培養的核心,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高校教育方面的重中之重,也是整個人才培養系統的核心點與關鍵生命線。
1.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經濟發展的背景條件決定的
從人類的發展歷程來看,人類首先是解決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在進行精神層面的思考。學校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社會是息息相關的,什么樣的社會條件,學校就要培養出適合這個社會的人才。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經濟條件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關注的不再是吃得飽、穿的暖的問題,所以學校的人才培養的核心就要有所轉移。在教育領域呼吁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不斷弘揚人文合一精神,早在歐洲啟蒙時期,就有以人為本的思想,人本思想在歐洲延續了數千年。我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是從改革開放以后,在舊封建時期,封建主義思想嚴重,道德腐敗,但是自從進入21世紀,各大學就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培養,課程開設可謂層出不窮。教育界就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給予高度關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發展的渠道是加強社會主義社會思想的政治教育工作。
2.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人才素質結構決定的
大學生的人才素質分為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等幾個方面,在這些素質的構中,每一個領域的素質對應不同的作用。前總理江澤明就曾經說過:“要說人才素質,思想政治是最重要的。”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主義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正確的價值性,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素質教育,關系到大學生素質教育能力提升。因此,以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目標在整體素質構成中是首要任務,這同樣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點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包括學生、教師、分院干部等多個工作對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校的基礎決定的。
1.高校政治教育的重點是由高校的基本任務決定的
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是和學校的歷史使命與其在社會中所承擔的責任是相關的。高校必須全面貫徹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高校與社會生產勞動結合,使被教育者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繼承者和建設者。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培養素質人才就是國家的未來,學生是名族昌盛的希望,毛澤東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當代大學是青少年群體中的優秀代表群體,他們代表的是中國幾十萬的青少年,高等學校的教育任務是培養具有時代創新的全面型人才,以及實踐能力高的技術性人才,促進社會的現代主義建設。只有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才能完成黨的目標。
2.高校政治教育的重點是由大學生成長的特殊性決定的
高校教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中學時的有所不同,更趨近于成熟,對思想政治的自我評價和鑒別是非能里要比青少年強。大學生是即將進入社會的一個群體,在成長的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里,既是學生對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有利的時期,同時也極易受到不良的世界觀的影響。因此,大學生在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將學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也是高校人才素質培養的重點。只有在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真正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知識,才能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政治學界的帶頭人。
結語:
上述的觀點,都是教育界經過研究和討論得出的理論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給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高校的領導干部應從遵守學生自主接受、思想健康的角度上發表觀點,促使高校職工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教職工就要積極研討新時期下高校應該怎樣組織可行的活動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大學生們的思想層次,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提供一個全面型的繼承者,促進大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2.
[2]王建中.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戰略地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3:50-52.
[3]樊洪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4]歐陽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