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 要 教育教學信息化與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思政課教學亟待改革。基于高職學情特點和“基礎”課程特點,高職“基礎”課運用翻轉課堂不僅可行,且收效甚多,包括促進教師學習成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推動思政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實施翻轉課堂,需整合教學內容,預先制定詳細可行的實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學準備,羅列課前、課中和課后師生具體任務,科學進行考核評價。能否做到教學班額不大、硬件支持到位、形成教師合力、督促學生自學、有效調動學生、科學進行評價,是影響翻轉課堂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 翻轉課堂 高職 “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5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 Based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flip the classroom is not only feasible and convergence in abundance,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to grow u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fully adequate teaching preparation, list before class, class and after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cific tasks,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ether the amount of teaching classes, the hardware suppor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force of teachers, to ur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ic” course
反思傳統的思政課教學,課堂上師說生聽局面始終未能打破,教學效果令人唏噓。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改革創新時代背景下,思政課必須積極應對,改革創新。在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是改善教學效果、回應時代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1 翻轉課堂適合高職“基礎”課
1.1 翻轉課堂符合高職學情特點
高職生雖然大多在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但換個角度看,他們受應試教育毒害相對較淺,當中很多人性格活潑,思維活躍,富有創新精神,也樂于表現。翻轉課堂恰好給了他們創新思考和課堂上表現自己的機會。
1.2 翻轉課堂適合“基礎”課程特點
“基礎”課一般面向大一新生開設。由于剛剛邁上人生新階段,面對新的環境,新生通常會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普遍學習態度端正,積極性高,聽從教師安排和教導,好管理,易于教師實施翻轉課堂。
“基礎”課主要包括適應大學、理想信念、愛國主義、人生價值、道德公德和法律基礎等教學內容,實踐中教師比較容易將這些內容從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適合采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
2 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
如何在“基礎”課中實現“翻轉”,即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是問題的關鍵。
2.1 整合教學內容
2015年最新版國家指定“基礎”課教材包括了緒論和八章,內容較多。依據“05方案”,“基礎”課學分為3,學時為48~54。實踐中有些高職尤其民辦院校不執行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削減思政課時。若按教材體系一章一節進行翻轉,課時必然吃緊。須將“基礎”課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從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再來實施翻轉,效果更好(如表1所示)。
整合后,教學內容更加聚焦,教學指向更加明確,更有利于翻轉課堂的實施。
2.2 實施翻轉課堂
實施翻轉課堂,教師必須預先制定詳細可行的實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學準備。方案當中應當包括翻轉課堂的學習時空、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要求、檢驗評價等(如表2所示)。
3 實施翻轉課堂的收效
3.1 促進教師學習成長
全媒體時代網絡信息資源空前發展,尤其當前以慕課為代表的網絡課程興起,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沖擊和挑戰,對哲學等人文學科影響至深。教師不能再抱著已有的知識體系固步自封,不能再固守傳統思維按照既定套路照本宣科,必須居安思危、積極應對,對自己的課堂進行反思和改革,尋找出路、力求突破。實施翻轉課堂,可以倒逼教師順應歷史潮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廣泛涉獵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持續更新自身知識和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促進教師學習成長。
3.2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實踐中,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專業技術技能教學,忽視綜合素質培養,運用翻轉課堂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翻轉課堂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流程和師生角色。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展示和提問——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溝通表達、組織協調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整體綜合素質。
3.3 有效改善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尤其現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學生難以抵擋網絡游戲和其它手機樂趣的誘惑,課堂上任憑教師講得再生動有趣學生,也只顧低頭刷屏,教學狀況堪憂。實踐中很多高校都在堅持探索改革,但整體上教學效果仍有待提高。運用翻轉課堂,能使思政課呈現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言、熱烈討論、激烈辯駁的景象,產生師生思想碰撞、暢快交談、親切交流的局面,教學效果大大改善。
3.4 推動思政課程建設
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是培養學風和學生行為習慣的黃金期。“基礎”課一般在大一上學期開設,在該門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翻轉課堂,可以逐漸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內化知識的學習習慣,養成優良的學習風氣,為思政后續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及“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推動思政課整體建設和發展。
4 影響翻轉課堂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
4.1 教學班額不能過大
翻轉課堂相對適合小班教學。教學班額過大,會造成有的學生渾水摸魚;教師難以管理課堂和把控全局,難以給每位學生釋疑解惑和因材施教。如果大班授課,學生展示環節只能分小組進行。
4.2 硬件支持必須到位
翻轉課堂很大程度上依賴計算機和互聯網,以及館藏資源豐富的圖書館,對硬件設施要求較高。以筆者所在的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為例,學校位于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聯網機房計算機配備充足,學生普遍擁有個人電腦且宿舍網絡有保障,圖書館館藏豐富、設施一流,硬件條件足以支持翻轉課堂。
4.3 要形成教師團隊合力
僅上傳網絡學習資料一項工作就耗時耗力,因此僅憑一人之力難以實施翻轉課堂,必須形成團隊合力。備課環節需要大家集思廣益,確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搜集學習資源需要集體出動,廣泛涉獵和甄選網絡教學資源以及圖書館學習資源,為學生篩選和指定學習內容;若有條件自行拍攝和制作微課視頻作為學生自學內容,更需發揮集體力量。
4.4 要有效督促學生自主學習
如何有效督促學生在課前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是實施翻轉課堂最大的難題。首先應當想法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引導和教育。其次,可以搭建學校自己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網絡學習資源。再次,可以成立學生自學協會等社團組織,建立QQ、微信等學習交流平臺,為學生自學創造環境并提供技術支持。最后,還可以建立監控體系,充分發揮學生互相監督和家庭監督的作用。
4.5 課堂要有效調動學生
傳統教學造成學生不愿學害怕學、教師不愿教害怕教的惡性循環,翻轉課堂必須防止這種狀況出現,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竭力調動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愿意參與展示、討論和提問,學起來也樂起來。可以挑選優秀學生或優秀學習小組擔任課堂助教,輔助教師完成翻轉。
4.6 評價機制要健全科學
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備受詬病,亟待改革。實施翻轉課堂要建立課前、課中、課后過程性動態化的評價機制,以及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方評價機制,對完成自學任務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課后提升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努力做到健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