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 本文以多元教學的概念簡介為切入點展開論述,接著從三個角度簡單闡述實施多元教學的重要性,最后從實施媒體教學改變認知狀態、實施課堂討論定位認知角色以及實施小組合作改善探究過程三個方面,詳細闡釋多元教學開啟英語課堂新天地。
關鍵詞 高職學生 英語 多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4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cept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teaching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launches the elaboration, then from three angles of simple,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multiple teaching,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media altered cognitive s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discussion 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implementation team improve exploratory process three aspects explains multiple teaching open new horizons in English classroo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multiple teaching
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影響下,高職學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渴望通過職業發展增強自身的工作能力,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英語教師是高職學生認知的領航員,需要在高職學生面臨學習困難和生活困境的時候伸出援手為高職學生排憂解難。因此,教師如何創設人性化教學氛圍、探究化認知方式、合作化教學過程激發高職學生在英語認知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教學工作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以參與化、趣味化、高效化為主特征的多元教學應運而生,成為職業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促進了高職學生的快樂認知、高效發展。
1 多元教學的概念簡介
多元教學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以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學定教,主動通過課堂教學的指向性、參與性、合作性和情感性為高職學生英語認知提供一個主動參與、探究發展、快樂成長的人性化學習平臺,全效激發高職學生固有的生命認知潛能和創新發展本能,讓高職學生在積極學習、快樂合作、喜悅成功中強化認知動機,還原高職學生輕松自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認知本體狀態,為科學高效的英語課堂奠定堅實的主體基礎。
2 實施多元教學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高職學生共同認知、合作探究、共同成長的重要基地,對于高職學生的科學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首先,多元教學能夠為高職學生提供一個參與性強、合作性廣、探究性強、趣味性濃的快樂課堂,能夠強化高職學生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給予高職學生非常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培養高職學生的英語認知興趣。其次,多元教學能夠充分展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教師施展個人教學才華提供了足夠多的機會和空間,既有助于教師實現個人職業理想,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更能夠為高職學生創設一個最優化的成長環境。最后,多元教學能夠按照新課程改革的主題思想高效完成素質教育賦予的教學任務,還能夠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大幅度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英語人才,助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3 多元教學開啟英語課堂新天地
高職學生的自主認知過程是在教師的關注和引領下,逐步學習和理解教材內容,通過知識內化實現個體成長的自我發展過程。①
3.1 實施媒體教學,改變認知狀態
人是大自然的產物,情緒也會因為外界因素的直接影響而發生相應變化,因此,高職學生在英語認知過程中需要一個開放化、互動化、情感化的愉悅氛圍,使高職學生能夠在無拘無束中自由自在地進行英語認知。教師通過創設人性化的課堂氣氛能夠為高職學生的英語認知提供一個愉悅開放的交流媒介,主動解放高職學生,有助于喚醒高職學生的參與意識、互動意識、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為高職學生的主體學習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改變高職學生認知狀態、喚醒高職學生主動意識方面,多媒體教學首屈一指。
“豐富多彩的網上信息、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給我們的課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有力地推動了惜時增效、輕負高效課堂的實現”。②多媒體教學擁有聲光電三維表現元素,能夠為高職學生創設出精彩紛呈的新奇環境,能夠極大地提升高職學生的關注度和認知興趣,進而形成較高的認知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促進高職學生的認知狀態由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認知、積極發展的良好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強大表現力為高職學生創設一個趣味化、直觀化、虛擬化的認知平臺,為高職學生的高效學習提供人性化教學氛圍。
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展示功能,能夠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助手。首先,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就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英語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以及《My heart will go on》等等,為高職學生營造出極好的英語氛圍,也能夠幫助高職學生放松身心、舒緩精神壓力、減輕心理壓力,從而有效改善高職學生的認知狀態,為高效認知做好準備。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展示重要知識點以及專題對點訓練,既簡潔高效,又節約紙張,實為瀏覽重要知識的利器。最后,當高職學生取得較好英語成績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英語電影作為獎勵,鼓勵高職學生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從而有效改善高職學生在英語認知過程中的學習狀態。
3.2 實施課堂討論,定位認知角色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擁有掌控一切的話語權,而學生只是“照單全收”的被動認知者,在機械模仿中囫圇吞棗,生命體固有的認知本能和創新潛能遭到漠視和浪費,導致學生認知效率非常低下。然而,教師是英語課堂的主導者,高職學生才是英語認知的主體,教師的教應該以學生的學為“指導”,以學定教,教師的教學行為才能夠具有較高的指向性和實效性。課堂討論源于傳統教學,但在傳統教學中“發育不良”,極大地限制了和減弱了課堂討論的教育價值,無法全效促進學生的課堂認知和科學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課堂討論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更加為人們所關注,逐漸成為評價一堂課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的重要維度之一”。③在課堂討論中,高職學生積極參與,能夠對教師預設問題展開主動溝通和深入探究,熱烈的交流氣氛和愉悅的情感體驗能夠激活高職學生的大腦,使之進入積極、興奮、快樂的良好狀態之中,生命體固有的認知潛能和發展本能得到全效發揮,使課堂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課堂討論能夠展現出教師主導作用與高職學生主體作用的完美結合,使高職學生真正成為課堂認知的主人,擁有話語權。
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以識讀、使用為主,而高職英語又要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定的語法教學,而語法教學略顯枯燥乏味,如果教師一味地大講特講,課堂效果反而過猶不及。教師可以改變教育理念,以退為進,將課堂認知的話語權歸還高職學生,讓高職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中交流認知,在交流中暴露問題,在解決中提升能力。以賓語補足語為例,漢語語法中沒有賓語補足語的相關論述,因而,高職學生在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高職學生模仿教師的例句后能夠說出“I find English class very funny”、“She found the question difficult”、“He found Mr. Smith an honest man”以及“We found Lucy a friendly girl”等等,然后,高職學生在課堂討論中交流個人對賓語補足語的認知體驗,在討論過程中高職學生就會發現所謂的賓語補足語其實就是在賓語后面加上一個形容詞或名詞對賓語起到補充說明作用,從而使認知任務圓滿完成。高職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能夠通過自主認知、合作探究進行高效學習,不但能夠完成教師的探究任務,還能夠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有助于認知動機的持續強化。
3.3 實施小組合作,改善探究過程
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高職學生主體參與的生命認知過程,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實現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升。④英語學習是高職學生的分內之事,高職學生自然就要“我的地盤我做主”,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師安排的課堂活動任務,表現出課堂主導權由教師向高職學生的轉移,高職學生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體探究。而高職學生“脫離”教師輔助真正獨立、成為認知主人的有效途徑就是小組合作,能夠集合高職學生的集體智慧和團隊合力,共同面對英語認知過程中的學習問題,因而能夠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教學效果。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小組合作學習,即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創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⑤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分組的合理性,要讓能力較強的高職學生平均安排到各組中,使各組都有“領頭羊”和精神領袖,有效發揮其引領作用。教師也要注意分配給高職學生探究任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夠有效啟迪高職學生的主動合作積極探究。教師還要先在小組內實施自主學習和小范圍合作探究,然后升級為班級合作。
高職英語課本中有很多故事性較強的閱讀短文,如《魯賓孫漂流記》,文章很長,句子也有一定的認知難度,很多高職學生不愿意多讀。教師可以安排高職學生進行分組表演,在小組內選擇一個英語朗讀能力強的高職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誦,再選擇一個或兩個高職學生進行動作表演,在課堂上創設出如同雙簧表演一樣的情景劇,讓高職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聽英語配音,從而將枯燥的閱讀識記過程轉變為趣味性較強的欣賞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快快樂樂地完成英語認知任務,而且高職學生的認知積極性能夠在欣賞同學課堂表演中得到有效強化和延續。每個小組表演一遍,高職學生就認真聽一遍,從而在欣賞中強化對課文內容的識記與理解,因此能夠取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教師立足高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積極反思課堂活動的參與性和探究性,不斷提高教學行為的指向性和實效性,主動利用多元化教學策略改善高職學生的英語認知環境,從而開啟英語課堂新天地,激發高職學生固有的生命發展能力,引導高職學生逐步成為英語認知的真正主人,持續強化高職學生的認知積極性,有效促進高職學生英語認知的科學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職業人才,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注釋
① 莫雷,張衛.學習心理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6.
② 席阿麗.多媒體教學輕松高效.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2):68.
③ 曹凌.淺談把握數學課堂討論的時機.教育革新,2013(5):45-46.
④ 黃鎮.充分把握思品課堂教學技能的變化.考試周刊,2013(50):123.
⑤ 吳洪成.現代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343.
參考文獻
[1] 陳英.高中英語多元課堂語法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華夏教師,2015(11).
[2] 胡蘭.建立在多元互動基礎上的高中英語教學.考試周刊,2013(67).
[3] 王瑋煒.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2(67).
[4] 顧衛紅.基于研究性學習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5(9).
[5] 張彥釵.如何實施高中英語的有效教學.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