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61-02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安徒生作品。(課件出示安徒生作品)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本童話故事書,想不想看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書的名字。(全班看屏幕答)
2.介紹安徒生。這幾本童話故事書你們看過嗎?這幾本書都是一個叫做安徒生的人寫的,通過課前的預習,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安徒生?(指名回答,課件同時顯示)很多人都很喜歡他的童話,李老師小時候也很喜歡看安徒生的童話。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一篇童話故事——《丑小鴨》。
3.出示課題。學習生字——“鴨”,請小朋友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寫課題:《丑小鴨》。“鴨”(貼生字卡片)是我們今天要學會的生字。誰能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鴨子在很早以前,像鳥一樣,可會飛了,所以它的部首是“鳥”字旁。后來我們人類把它養到家里來,就慢慢地沒有以前那么會飛了。鴨字左邊是一個甲字,我們一起再把課題讀一遍:《丑小鴨》。
4.師范寫,生描紅、書寫。強調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生描紅書寫)
設計意圖:導入時,以孩子熟知的故事書來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在揭示課題時就學習生字“鴨”,這樣將識字與閱讀結合在一起,賦予了識字教學雙重的目的。隨文識字更利于兒童記住字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二、初讀課文,生字正音
過渡:大家想聽老師把這個故事讀給大家聽嗎?好,現在請大家打開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1.師范讀。(生點評)
2.生初讀。你們也想自己試著讀讀這篇課文嗎?咱們就來試一試吧!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正確讀字詞句。
(1)你能借助拼音讀準這些字的字音嗎?(你想提醒同學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2)這些生字很調皮,他們藏到詞語中去了,孩子們,你們能借助拼音讀一讀這些詞語嗎?看著拼音能讀準了,去掉拼音還能讀準嗎?
(3)讀句:讀通長句。
設計意圖:字詞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它貫穿整個教學階段。在讀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生字新詞、難讀句段,并在難點處回讀、反復讀、示范讀等,這樣才能達到正確、通順的朗讀效果。而本環節由字到詞及句,由淺入深,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三、再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標注自然段)
2.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指導、正音。
設計意圖:“書不讀通不開講”,說的是語文教學首先要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而“讀通”是第一課時的重點,應放手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朗讀課文,讓他們更多地接觸語言材料,整體感知文本內容。本環節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有層次的朗讀,從而感知文本。
3.生字:“鵝”也是我們這節課要學會的生字,大家看“鵝”和“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鳥”字旁,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鳥字旁寫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鴨、鵝”不一樣在哪里?寫“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最后一筆橫要穿插到甲字的右下方,這樣兩個部分才會寫得緊湊,好看。寫“我”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寫“我”字的時候大家看這個“我”與我們平常單獨寫“我”的時候有什么不同?(斜鉤要收在豎中線上,把位置讓給右邊的鳥字旁,左右相讓才好看。)
4.孩子們,讀完課文,我們知道了:太陽暖烘烘的,丑小鴨出生了。從丑小鴨出生到他發現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經過了多長時間呢?請大家看屏幕,你能在( )里填上季節名稱的詞嗎?
(春天)到了,太陽暖烘烘的,丑小鴨出生了。
( )到了,丑小鴨來到湖邊的蘆葦里,悄悄地過日子。
( )到了,丑小鴨趴在湖面上凍僵了。
丁香花開了,( )又來了,丑小鴨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
大家說經過了多長時間?(一年)
總結:對了,這節課我們不但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了,還學會了聯系上下文來思考問題,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閱讀方法,我們今后學習中還會經常用到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學生進行有效讀書后,對話交流,述說感受,形成整體印象。并抓住課文的重點,找到能統領課文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去感悟,為下一課時的精讀教學做好鋪墊工作。
四、課后質疑
在這一年時間里,丑小鴨經歷了哪些事情呢?他的感受是怎樣的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強調從整體入手,教師在引領學生理清脈絡之后,再適時切入重點,設置疑問,拋下話題,引導學生讀悟。然后在高潮處,在疑難處,在矛盾處戛然而止,留下懸念,這樣既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又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一曲終了,余音繞梁”的目的。既符合從整體到部分的閱讀教學規律,又使第一課時更有味道。
教學點評:本課時教學課時特征明顯,教學過程中以整體感知文本內容為基礎,以閱讀為主線,以識字為暗線,閱讀中落實識字,識字促進閱讀。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了不同形式的“讀”,以讀代講,以讀促悟。教學末尾,老師拋出了幾個問題,使學生在學習到高潮之時又有回味和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為第二課時做了良好的鋪墊。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