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卉卉
摘 要:隨著電子通訊設備的普及,以及家長對孩子的牽掛,很多家長都給學生配備手機以便互相聯系。在當前的中職院校中,很多中職生都擁有手機。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斷增多,尤其是中職生沉迷手機這一現象,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焦點問題。基于此,本文圍繞著中職生沉迷手機這一話題,先淺析了中職生沉迷手機的危害,并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針對中職生沉迷手機現狀的心理調試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沉迷手機;危害;心理調適
近年來,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越來越普遍,手機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從以往的只能打電話發短信,到現在的支持通訊、上網、影音、拍照、導航、游戲等諸多功能,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中職生使用手機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手機對于中職生來說卻如同一把“雙刃劍”,既便利了學生的生活,又對學生的身心、學習產生很大不利影響。由于中職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沉迷手機的“低頭族”越來越多。
一、中職生沉迷手機的危害
(一)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
中職生沉迷手機,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很多學生對著手機屏幕刷微信、打游戲、看視頻,眼睛長時間近距離盯著屏幕,會產生眼疲勞,另外受屏幕強光刺激,會造成視力減退。再者,學生頻繁使用手機,休息無規律,睡眠時間不足,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擾亂新陳代謝,引發感應性疲勞和神經衰弱。同時,這些“低頭族”們在低頭玩手機時,脖子承受的壓力較平時更大,極其容易出現頸椎問題,還會引發一系列其他健康問題。
(二)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
中職生沉迷手機,還會危害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少沉迷手機的學生對手機有嚴重依賴感,一離開手機就會感到焦慮。學生在沉迷手機后,與周圍同學、朋友的接觸越來越少,生活圈子變窄,實際社交溝通能力變差,出現“社交病”,孤獨感增加。同時,還會導致學生缺乏同情心、喪失注意力、削減思考能力、懶惰性增加、沉迷虛擬世界等諸多問題。
(三)影響學校風氣和教學開展
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朝氣的地方,但是當校園中普遍出現學生沉迷手機的現象時,勢必會影響到學校風氣,很大程度上還會影響到教學開展。一些學生沉迷手機,在課堂上也一直低頭玩手機,不認真聽課學習,還會對周邊同學造成干擾,影響課堂教學,不僅是對課堂的不尊重,也是對同學和教師的不尊重。甚至有一些學生利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直接擾亂考試秩序。
二、針對中職生沉迷手機現狀的心理調適對策
(一)家校攜手配合,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
在對沉迷手機的學生進行心理調適時,首先應當明白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學校可以采取家校攜手配合的方式,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例如,學校可以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與班級教師一同協商制定《校園手機使用規范》,明確規定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場合和時間,教師也要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在課堂上不攜帶手機或者將手機靜音,教學過程中不接觸手機。如今在線教育越來越普遍,手機端的學習軟件也不在少數,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在線學習。同時,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新事物必然產生好奇心理。如果家長一味拒絕孩子使用手機,可能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對學生使用手機這件事,宜疏不宜堵,家長可以和學生約定,實行手機使用獎勵規定,比如學生想要使用手機,就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做出成績后再享有與之相對應的獎勵。另外,在不影響學生隱私的前提下,家長可以使用一些如安全鎖的軟件,防止不良信息進入手機,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強宣傳講解,端正學生對待手機的態度
讓學生合理手機,還需要加強宣傳講解,端正學生對待手機的態度,讓學生能夠客觀、全面地認識到使用手機的利弊以及使用手機的正確方式。比如學校可以在校園報刊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網站上宣傳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危害、如何在使用手機時文明上網等信息;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開展主題班會如“手機使用基本禮節”等,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學生容易忽視的基本禮節如公共場所要盡量壓低通話音量、到長輩或朋友家做客過程中盡量不要玩手機等,然后鼓勵學生站起來說一說還有那些不成文的手機使用禮節,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認識到手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方便聯系的工具,而不是日常生活的全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
中職生可自由支配的課余時間比較多,不少中職學生對日常學習和生活缺少規劃,在空閑時間漫無目的,將玩手機上網當做消遣,長此以往,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不少學生沉迷手機。因此,中職院校和中職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課余活動氛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多元化發展。比如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專業設置開設學校社團,鼓勵學生參與,讓志同道合的學生一起學習、實踐、拓展能力;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開展各項體育運動比賽和娛樂比賽,比如組織學生開展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歌唱比賽、書法比賽等,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校園和班級中形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
總之,中職生沉迷手機會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還會影響學校風氣和教學開展。學校、教師和家長都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家校攜手配合,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加強宣傳講解,端正學生對待手機的態度,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通過多種舉措,統籌兼顧、循序漸進地引導沉迷手機的學生“走出來”。
參考文獻:
[1] 陶銘強.中職生沉迷手機的危害及心理調適[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16:24.
[2] 黃惠玉.如何讓學生向沉迷手機行為說“不”[J].考試周刊,2015,29:178.
[3] 殷浩萍.中職生手機課堂失控的應對策略[J].生活教育,2015,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