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一
【摘要】 數學不僅僅是一門應用學科,更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工具. 小學數學的學習是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階段,可以幫助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然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多方面的阻礙,是任課老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遇到的“攔路虎”,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是本次探討的意義所在,同時希望能幫助其他學科教學清除障礙,有效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為學生學習和身心的健康協調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課堂教學
一、阻礙小學數學質量提高主要問題
(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學習效率差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體和心理還沒發育完全,自控能力差,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或小動作多等問題,而且年齡越小該問題表現得越明顯和越難控制. 美國一項心理實驗表明: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注意力會逐步提高,但是正常情況下7至10歲的兒童注意力僅能維持20分鐘左右. 與現在的小學上課時間對比可知,必定存在學生走神的時間段. 不同學生走神的時間段長短不一致,導致任課老師的教學質量受到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使得家長在家輔導學生作業難度大,以及老師對學生課堂知識的反饋了解不夠準確.
(二)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不高,存在抵觸情緒
雖然小學階段的教育科目較少,內容較簡單,但很多小學生卻存在像高中文理生一樣的偏科現象,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我們發現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是在小學生學習中較普遍存在的現象. 忽略男女生在天賦等其他先天條件的微小影響,造成他們學習數學興趣欠缺主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有些家長喜歡采用“定目標”的方式激勵孩子學習,但是有些人的虛榮心太強,不顧孩子學習實際,給他們定下的目標太難實現. 有的孩子努力克服周圍的干擾,約束自己,刻苦學習后仍然達不到或不能總是達到父母所定的超高的目標,在一次次不能滿足父母的期待的失落中,很多學生可能表現出輕微的自暴自棄的行為,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甚至開始厭倦、討厭數學,失去了好好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毫無疑問,有些老師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不足也是誘使學生學習興趣的匱乏,學習困難增大、效率降低的重要導火線. 這種情況因老師“一對多”固有教學模式的特點,會對構建整個班級濃厚學習氛圍和興趣帶來不良影響.
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由于現在家庭的環境大大改善,父母工作較忙無暇顧及孩子,而且學生的業余生活多彩多姿,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校外選擇去發展其他文體藝術類的特長和才藝,因此學生學習課本知識對課堂教學的依賴日益明顯.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拙見.
(一)抓住學生注意力,把課堂變為學習的樂園
既然學生課余生活被占用的較多,課堂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就變得更加珍貴. 雖然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且不穩定,老師就要用一切辦法,讓所有同學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的交集. 老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圖形的拼組”這一課中,課本知識僅僅是由簡單的三角形、梯形、圓形和長方形的拼接,組合出來的效果也只是更大的多邊形,內容相對較簡單、乏味,小學生剛開始可能很期待,隨著興趣的下降,走神的同學就開始增多. 老師應該從課本中叫學生用正方形做風車中得到啟發,想到既然圖形隨處可見,不如化為學生手中的另一種“玩具”,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老師可以教給學生裁剪出基本圖形,然后讓他們自己去發揮,任憑他們的想象力去創造,當可愛的小熊貓,小兔子,小房子被學生用圖形拼組出來,我想,不僅是身為教師的我們深感欣慰,學生的內心也會是非常愉悅的,這也是寓教于樂的精神所在.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提高針對性
每名學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就像小女孩鐘愛粉色,小男孩喜歡小汽車玩具一樣,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表現得很好,沒有任何差錯. 個體差異一直存在,但是發展的方向和學校的教育目標一直沒變. 老師不能像有些家長一樣,被虛榮心蒙蔽雙眼,不顧學生內心的感受和身體上的勞累. 老師要關注每一名學生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 學習一直很努力、有上進心的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比較高,當面對考試失利等情況時,反而更難以接受,作為老師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幫助他們體會到人無完人,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而相對學習較吃力的同學,老師就需特別注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醒他們就算是改正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也是一種進步,“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只要他們有信心,堅持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分階段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當積累的知識達到了一定的量,帶來質的飛躍時,這部分學生學習的信念也一定會更加堅定. 不同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對待,就像種植一棵棵樹苗一樣,在辛勤灌溉和施肥的同時,注意修剪掉歪斜的枝條,才能保證他們順利地長成參天大樹.
(三)提高教師素質,完善自我
老師就像一塊蓄電池,不及時充電,電量就在一天天耗盡,教學相長是對每一個老師的高水平要求,體現在每一個知識的講解中. 想要教出什么樣的學生,自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風,這就需要老師要不斷地豐富自我,從知識儲備,教學方法和個人道德品德等多方面、深層次地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未來指明方向,成為受人尊敬、桃李滿園的老師.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教學雖然面對的問題多而復雜,但是我們相信“事在人為”,所有問題都會在我們的努力面前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張桂芳,宋乃慶.數學課程中的算法知識“集中顯性教學”與“分散隱性滲透”相結合[J]. 數學教育學報,2013(02).
[2]蘇興震,陸鈞.例談多解問題的教學誤區[J]. 江蘇教育研究,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