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
【摘要】 數學不僅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而且也是小學教育階段中一門基礎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掌握思想方法、開拓發展途徑,具體論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現實性;發展途徑
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他學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中,通過調查顯示,全國有25%的小學生認為數學知識只是用于考試過程中,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太多的用處. 這一觀點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這不但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激情,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下面,就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實化的途徑進行具體論述: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
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都是以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 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但會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創新教學觀念,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的知識點時,老師便可以將所有學生合理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交流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圖形,而老師只是扮演指導者的身份,觀察學生如何進行討論的. 其中,在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乏出現對鈍角和銳角認識錯誤的現象,這便需要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區別銳角和鈍角,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銳角和鈍角的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相互協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創設良好的情境導入方式
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認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功能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喜歡學習,并具備獨立探究、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緊密聯系實際生活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將實際生活經驗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明白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意義.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便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 如:一位李大媽去交水電費后獲得一張發票,上面寫著電260度,水25噸,每噸1.7元,李大媽總共交了水電費250.5元. 但是,由于李大媽的疏忽,將發票撕掉了一部分,李大媽不知道每一度電的價格. 讓學生根據發票上顯示的內容幫助李大媽計算出每度電的價格. 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快速找到了等量關系式:總費用 = 水費 + 電費,數學算式:(250.5 - 1.7 × 25) ÷ 260 = 0.8元. 由于該案例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便有利于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以及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
三、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誘發學生思考的重要方法就是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其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和生理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其內心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以及希望在學習中被老師肯定. 因此,針對這種現象,便需要老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合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 但是,老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幫助學生點燃思維的火花,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同時,老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數學知識內容.
四、結合現實情況進行教學評價,注重評價的科學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全面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老師通過對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 同時,通過評價還能夠幫助老師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教學活動中的問題.
例如:在李老師所教的班級的一次期中考試中,全班52名學生,而成績優異的只有3名,及格的25名. 李老師沒有氣餒,而是對考試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自己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使用方言教學,從而導致學生難以聽懂自己所講的數學知識. 從此之后,李老師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在課堂教學中便開始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大部分學生在下一次的考試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成績優異的學生有20名,及格人數48名. 李老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綜合評價,了解了自己授課中存在的不足點,通過改正有效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
結 論
總而言之,數學不僅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而且也是小學教育階段中一門基礎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小學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處理實際生活問題和邏輯分析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袁曉莉.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1(7):51-52.
[2]鐘國良. 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考和實踐[J]. 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 201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