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軍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在不斷發展,這要求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育、能力培養。因此,提升數學教學效率,保證課堂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筆者結合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以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作用為切入點,具體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希望能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效率;素質;能力
前言:
當前小學數學教育已經發展為全面數學能力的啟蒙和培養,結合新課標中的要求,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分析意識,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任務之一。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高效的教學方式來帶動學生的思維頻率,形成客觀的大腦數學思考反射,最大化的利用課堂時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效率的現狀分析
1.1 課堂教學內容較淺
根據新課標以及教科書的要求,當前小學階段的是數學教學內容在難度上已經有所降低,而且關于需要運用理解思維能力的數學內容,也逐漸降低了教學要求。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減少教師的教學難度的同時,也降低了課堂時間的利用。不少教師僅僅是對小學數學課本的內容和例題進行講解,缺少深度的挖掘。導致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浮躁心理”,也產生了“我都學會了,但是練習題還是不會做”的情況。
1.2 學生缺少難度等級的劃分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率”是普遍的,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僅僅講授基礎的教學內容即可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群體中缺少難度等級的劃分,掩蓋了學生中思維開發程度的差異,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們開發數學學習的潛力。
1.3 課堂教學時間分布不科學
根據筆者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了解,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有效教學實踐是15分鐘左右,按照全國平均每節課45分鐘計算,有接近30分鐘的時間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在這部分時間內,學生的思維既沒有跟隨教師進行課堂聽講,也沒有被用來開發和拓展數學思維意識,而是讓學生在各種“走神、說話、找東西、看熱鬧”等無關緊要的事情所消耗。
1.4 課堂教學質量較低
當前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的下降,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的質量有所降低。這導致學生們在等級考試或者擇校考試中獲取不了理想的成績,但是課堂上教師所講的教學都感覺“會了”,所以不得不采用大量課外補習的方式來彌補課堂教學的缺失,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意義
2.1 提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提升小學數學的新教學效率,不僅是對學生數學學習的促進,更重要是通過教學效率的提升來帶動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眾所周知,教師在課堂中對知識和教學方式的掌控程度,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高效率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加快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記憶和吸收,還能鍛煉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增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能力,逐漸帶動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
2.2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效的教數學教學,還能實現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大量動腦思考的課程,因此也是小學階段最能提升學生分析事物和拓展思維的課程。提升教學效率,可以幫助學生縮短完成同量工作的最短用腦時間,減少思考中的各種因素的干擾,提升自身的動腦分析能力,建立立體的事物分析思維能力。這同樣有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3 降低學生的課外負擔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小學數學的教學一般可以用基礎教學,課程訓練和思維的拔高來概括。當前大部分教師的小學數學教學在課堂上能完成基礎教學的目標,少部分教師可以用一定時間來進行課堂的訓練。鮮有教師能用課堂時間來進行思維的拔高訓練。因此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實現對教學內容的高效組合,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對難題的分析能力,增強解決困難的信心,掌握解決方法。在課堂上實現對高難度數學題目的分析可以減少學生課外投入的時間,從而真正實現對小學生的“減負”。
三、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3.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數學的教學效率,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能力。而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對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是預習的習慣,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預習是學生對未知課程的自主探索,也是小學階段保證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適當的預習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也會增強教學過程的順暢程度。第二是傾聽的習慣,讓學生明白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傾聽教師,還要傾聽同學的發言,將思路調整到與教師和同學相同的頻率。第三是解題的習慣,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結果,最終還是要反映到考試中,因此,養成正確的解題習慣是提高學生結題正確率的有效方式。對此教師可以在每次解題示范中,強制讓學生養成“審題、標注、解題和檢驗”的標準流程,減少因“粗心、馬虎”等情況的丟分。通過學習習慣的培養了可以讓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嚴謹而堅實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可靠保證。
3.2 深入研究教學方法
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還需要教師在課余時間著重研究數學的教學方法。當前小學生在智力水平、信息攝入量、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上,已經于當前教師成長的環境有了較大的變化。學生們的學習渠道也不斷增加。對此,教師應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結合傳統記憶教學方式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新思路、新題型的講解方法,擴展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以課件的方式,將難以理解的圖形、方程以動畫視覺進行呈現,提高學生對數學方程式構建方法的理解。另外,對于新概念,要給學生流出充足的理解和分析時間,適當根據教學進程來安排教學進度。
3.3 引入思維拓展教學理念
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需要不斷引入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包括數學思維的教學,邏輯思維的訓練等。數學思維簡單來講包括聯想、類比、逆向和發散思維。這幾種思維方式都有著不同的應用方向,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效果較好。充分引入這種思維教學理念,可以讓學生在傾聽教師對高難度練習題講解的時候,加快大腦的運算速度,迅速跟進教師的教學頻率,縮短理解的時間,而不是讓教師在課堂上反復講解,過多的占用課堂時間。通過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可以提高教師課堂講課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心去感受學生的想法,尤其是對于接受能力較差,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具有不厭其煩的教學耐心,適當照顧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立足班級,掌控課堂,培優補差,鞏固教學成果,提高班級內學生的整體水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在當前提倡素質教育,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環境下,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才能加快學習速度,提升教學質量,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鄒貴德.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2):66-66.
[2]張艷,張玲云,范素花.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8):151-152.
[3]仇小偉.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7):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