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艷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要在小學就開始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教授閱讀課時,盡量聯系課本,制定閱讀政策,并改進閱讀教學的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把學生作為閱讀主體。本文就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做簡要探討,希望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和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它能夠提高學生文字分析能力、審美水平、文本感知能力等,也是新課改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明確要求的教學目標。小學階段就應該將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興趣的激發作為語文教學重點,在長期堅持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擴充知識。但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制定教學計劃,為后期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但是在目前的調查中發現,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制定目標,即便有的學校個別教師對教學目標做了簡單的規劃,但其遵循的原則也很單一,教學目標也沒能夠達到期望效果。此外,面對小學生這樣的特殊群體,在教學中設定目標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教師制定閱讀目標的方式方法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
2、應試教育模式不適應閱讀教學。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但是我國的教育模式和人才選拔方式還是采用傳統的考試政策,在應試教育中主要是將提高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作為教學和考察目的,但是閱讀更多的是為了感受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學生自身素質,兩者之間存在矛盾。此外,為了考核需要而開設的課程比較繁雜,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科目復雜多樣,難以長期保證學生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創新教學的精神也沒能體現出來。
3、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偏差。一般教學中,教師都是采取講課、提問等方法進行教學,這是每一門課堂上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學生的閱讀教學,更需要在提問過程中加以引導,將他們帶入特定情境中認真思考,這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怎樣設計問題相當關鍵,對學生興趣愛好、思維習慣的養成產生影響。但是,大部分教師沒有對問題設置格外關注,僅僅是停留在基礎階段,學生們只需要回答簡單的是或者否,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的興趣。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受限,思考空間沒有被打開,長期這樣就養成不愛動腦的習慣,進而對閱讀不感興趣。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1、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為了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能夠實現,讓教學方法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要將小學生自身特點擺在首要位置,將此作為重要依據制定具體、合適的閱讀目標,并在教學中認真貫徹。具體的目標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可檢測性、可操作性,并要求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教學時間、學生狀況制定,要難度適中,讓學生有提升空間。在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小學生要占到主導地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采用正確方式閱讀,堅持閱讀,充分體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統一性和規范性,最終使得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另外,學生自主閱讀文章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他們進行延伸閱讀,在教學目標范圍內提高對知識掌握和文章閱讀的興趣。
2、改革閱讀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對語文閱讀教學相當關鍵,應試教育是一種最不可取的方式,尤其是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其中學習到的僅僅是應試套路,閱讀的根本目標很難達到,因此,改革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意愿因材施教,讓課堂上的每個學生都受到關注,讓他們自己主導課堂。教師要改變傳統模式中的主體地位,成為小學生探討、合作的引導者,輔助他們進行閱讀學習,努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最大化。另外,預習是課堂學習的前提,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課下提前布置好下節課的預習內容,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分組展示預習情況,然后由老師指導、歸正。教師的鼓勵也是非常重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信的參與進來。總之,只有每個教師大膽的放開手給學生自由,學生才能在閱讀中發現、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最終實現閱讀能力的根本性提升
3、改變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興趣。落后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只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養成閱讀習慣,因此,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因為小學生年齡還是比較小,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在講解、提問的過程中,設置的問題不應太難,否則會挫傷到學生們積極性,對閱讀產生反感。閱讀教學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要循序漸進,一定不能太過急躁,應在一步步的引導中讓學生們逐漸獲得提升[3]。例如,剛開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或是跟讀,每讀完一段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解釋,然后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加以鼓勵和進行評價。經過一段時間后,可以讓學生試著查準不認識的字詞通讀文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斷句,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作者思想感情和創作意圖。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對學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因此,教師的鼓勵和評價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他們閱讀興趣的積極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要本著聯系實際、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進行閱讀教學,注重加強教師引導和培養興趣,尤其是要關注每個學生的閱讀需求、心理需求,以此來制定閱讀計劃和相應的教學方式。輕松的環境才是閱讀的正確氛圍,教師應引導學生用體驗和欣賞的心態加強對閱讀經驗和語言素材的積累,才能將閱讀變為一種享受,興趣也就不自覺的養成了。另外,對知識獲得、自身修養和素質的養成來說,閱讀都是最好的途徑和方式,加強閱讀教學,可以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3,03:204.
[2] 謝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