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晨欣
【摘要】 數學試卷講評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有效的試卷講評課能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學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構建記憶網絡,讓學生輕松學好數學. 本文從試卷講評存在的問題入手,著重分析了試卷講評課的特點以及試卷講評課所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 數學教學;試卷講評;問題;特點;原則
一、試卷講評存在的問題
(一)改完試卷就等于背好課
經常有老師說:試卷改完了,就只等著上課了. 言下之意,大概了解了學生的錯誤,可以把試卷的正確答案講解出來,這堂課就完成了. 這完全疏忽了試卷講評課是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總結經驗,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老師以講評試卷為載體的一種特殊的復習課,如此粗略的備課能有效果嗎?
(二)就題講題,平鋪直敘
許多老師講解時不分析考察的知識點及各題難易程度,沒有對知識總結歸納,類比拓展,沒有充分體現師與生的思維過程. 學生把講評課當成糾正錯題,老師也覺得自己在唱“獨角戲”, 這樣的課堂能有效嗎?
(三)不知取舍,面面俱到
一張試卷二十多道題目,有些老師每題都講平均用力,很多題目學生已做過多遍,再聽就感到厭煩,可是老師總是不放心,花大量的時間在講解,這樣重復的無效的勞動,學生能有興趣嗎?
(四)老師焦慮焦躁,不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
考試成績出來后,有些班級的學生成績不理想,有些同學對糾正過多次的題目,仍然出錯,老師心中頓生怨氣,一上課就大發雷霆,忘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沒有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給予學生支持和幫助,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 長此以往,這個班的成績會有轉變嗎?
二、試卷講評課的特點
(一)時間緊,容量大
一套試卷的知識容量大,所涉及一個單元、一個章節、一個學科一段時間的全部數學知識. 既要包括教學目標中規定的所有內容,又要體現各知識點應達到的水平要求;既要考察對知識技能的記憶、再現、模仿,也要考察對知識、方法產生發展過程的探究與理解. 努力體現新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三維目標要求. 而講評課在短時間內,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原因,知識、技能的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等要講解透徹,其信息容量較其他課型來說都是最大的.
(二)評價性
評價是在測驗的基礎上做出的價值判斷,講評課中的評價是通過試卷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的分析,數據的處理. 用其信息來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也是教師考察教學目標實現的程度,還是教師適時的調整、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三)補救性
評講課中,要對學生反映出來的薄弱環節,典型錯誤進行及時的矯正與補救,使之達到澄清認識,鞏固強化,完善數學認知結構的目的.
(四)綜合性
一般的數學測試題,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考察數學思想方法靈活應用程度;既有基本題又有中檔題和難題;涉及知識面廣,綜合程度高. 因此決定了試卷講評課無論是在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上,還是在數學能力上,都具有較高的綜合性.
三、試卷講評課的原則
(一)突出針對性與層次性
試卷講評一般不側重于知識的系統性,而是強調其針對性,即教師針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理解偏差或思維謬誤等,要準確分析學生在知識和思維方面的薄弱環節,找出試卷中出現的具有共性的典型問題,針對導致錯誤的根本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講評,幫助學生找出導致這些錯誤的根本原因,指明解題的正確思路、方法和規律,切忌就錯論錯. 只有幫助學生真正搞清楚出錯的原因,并指出解此類題目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對試題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并做到藥到病除.
(二)注意創新與變化
試卷講評課涉及的內容都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但講評內容決不應是原有形式的簡單重復,必須有所變化和創新. 講評卷時要注意變換講評的方式,講評時可以講解知識點、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等;也可以講評學生考試時的臨場心理和臨場發揮等.
(三)重視激勵與肯定
學生具有好勝性和榮耀性等心理傾向. 數學講評課要保持和強化這些心理動機. 因此,表揚激勵應貫穿于整個講評始終. 考試以后,學生的情緒,經常會出現不穩定的一面. 在試卷講評時,不可忽視各類學生的心理狀態,表揚要因人而異,讓受表揚者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善意批評的同時,更應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學生都能面對現實,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振作精神,通過講評,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等積極因素,激發勤奮好學的愿望,以期在下一階段有新的突破,積極地投入下一階段的復習中去.
(四)試卷講評要及時
數學考試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強,思維最活躍的數學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許多解題思路和方法,即使是試卷上做錯了甚至沒有做的題目,學生也會留下思維的痕跡. 因此,考完試卷后,教師應及時、盡快地批閱試卷,“趁熱打鐵”,進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講評、反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時間可放在下一課時. 如果學生把試卷內容都快忘記的時候再評,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也會扼殺學生尋求正確答案及原因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對錯誤的糾正及知識的強化,也不利于學生知識系統的完善和應用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