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軒 沈欽紅
摘 要:伴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綠色建筑理念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與此同時,相關理論體系的完善和配套技術的進步,也為綠色建筑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條件。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依據;設計原則
社會經濟日新月異地發展,提高了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使得能源和生態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實現低耗節能、降低環境污染,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建設生態化社會,滿足人們高質量居住環境條件需求,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時代背景下,綠色建筑的出現可謂應運而生,其應用推廣可以有效緩解能源危機、降低環境污染,成為生態化社會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綠色建筑相關內涵
所謂綠色建筑,并非指綠色的建筑,也不能片面理解為傳統意義上的建筑區域綠化。它是以人文建筑與自然環境條件和諧相融為目標,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節約、最大程度上減小對自然生態結構的破壞、降低污染、保護環境,為人們創造生態化生活環境條件,營造健康宜居工作生活空間。它提倡對自然環境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資源利用動態平衡,實現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又可以將之稱為生態建筑或是可持續發展建筑。
2 綠色建筑設計依據
2.1 人們對綠色生態環境的需求,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依據之一
社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綠色建筑設計的依據之一就是人性化設計,滿足人對環境、空間等資源的需求。它首先要保證使用者居住舒適度,在此基礎上實現對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環境保護。人是綠色建筑的主體,其建設不僅僅是考慮自然和建筑本身,最重要的是滿足人體和人體活動的全部需求。
2.2 實現建筑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融,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依據
在滿足人的物質文化需求條件下,綠色建筑設計目標之一是實現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融,采取有效手段節約和充分利用資源、降低污染、保護環境。綠色建筑設計之前,對相關區域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進行充分調查和分析,提供自然環境方面的設計依據。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對自然氣候條件的調查。二是對地理地質條件的調查。三是考慮建筑區域人文特征和文化背景,為建筑風格設計提供依據。
2.3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綠色建筑設計提供技術支撐
綠色建筑設計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通過綠色建筑相關配套技術系統的應用,才能真正發揮出綠色建筑的功能性,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各類節能系統和節能設備的開發應用,為綠色建筑低耗節能提供應用平臺;雨水收集系統通過對自然降水的利用,實現對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沼氣池等對部分生活垃圾充分利用,進行沼氣發電,一舉多得;綠色新能源如光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可以有效緩解化石能源危機??茖W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為綠色建筑設計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多元化資源,可以有效支撐綠色建筑發展。
2.4 智能系統開發利用,使綠色建筑設計可行性提升
現代化智能系統的發展,使綠色建筑設計變為可能。綠色建筑作為一項受眾多因素影響的綜合性工程,其對智能化系統的要求很高。圍繞建筑本身,綠色建筑系統具備相關各項系統、設備、通訊網絡等各類基礎設施,對其進行綜合管理,是綠色建筑必須具備的功能。通過綠色建筑智能管理系統,才能有效完成對能源控制系統、水電保障系統等相關配套設施的管理,起到節約資源,保障綠色建筑運營效果。
3 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3.1 因地制宜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其實用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綠色建筑系統開發。依據我國現有國情,合理選用綠色建筑技術、相關材料和應用產品,考慮其成本和經濟效益。不同地域環境條件下,經濟發展水平有著較大的差異,對于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也應當有所選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本地條件和相關限制因素,使綠色建筑設計和城市發展協調進行。具體到綠色建筑設計項目,也應當充分考慮對原有自然資源和地理地質條件的充分利用。如景觀植物考慮到運輸條件和存活率,選用本地特色植物,以達到景觀效果和經濟效益最佳平衡。
3.2 可持續發展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初衷之一就是實現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對不可再生能源的節約,以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設計中應當秉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提升資源利用率,節約能源,降低對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損耗,減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降低污染以及減小垃圾生成量,避免或者最大程度上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3.3 生態效益原則
生態效益的保障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綠色建筑設計,最大程度上降低社會發展和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保護自然環境,生態效益原則是綠色建筑設計不可或缺的原則。
3.4 科技創新原則
科技創新可以為綠色建筑設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通過科技創新可以降低建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并有效提升建筑的資源利用率、節約能源,降低成本。
4 結束語
綠色建筑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必然需求;綠色建筑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新;綠色建筑的應用,要充分考慮其實用性,依托于本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擇。根據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因地制宜完成綠色建筑系統設計,才能充分發揮出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牟永春.淺析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與目標[J].門窗,2015,(3):37-38.
[2]姜長征,周慶華.在現實條件下如何體現綠色建筑設計原則[J].安徽建筑,2002,(1):13-14.
(作者單位:1.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河南省城鄉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