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俊
【關鍵詞】 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精神需求;培訓
交流;工作業績;制度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2—0022—01
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息息相關,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這是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的外在要求,也是實現中等職業教育提高質量這一發展重點的關鍵。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出發,就要以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為核心,構建成長平臺,幫助教師發展,成就教師職業幸福夢想。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關注教師精神需求,構建教師幸福成長的環境平臺
1. 要堅持民主管理,突顯教師主人翁角色。通過校務公開、教代會制度等相關制度的落實,充分保障教師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使教師享受尊重與信任的快樂,自覺地把個人成長與學校發展融為一體,鑄就共同發展的價值追求。
2. 要給教師展示的舞臺,強化教師自我成就感。通過開展教學競賽、評優樹模、組建名師工作室、加強優秀教師宣傳力度等方式,使每一個教師的每一點進步都有展現的舞臺,每一點成就都有出彩的機會,讓教師享受成功的喜悅,逐步把追求職業理想內化為自我發展的動力。
3. 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彰顯管理人性化。在教師間培養團結互助的風氣;在辦公室營造合作共贏、愉快高效的氛圍;在管理中追求制度科學化、過程人性化的理念;在工作中注重給教師減壓;在生活中關注教師身心健康和家庭困難,使教師能夠舒心快樂地工作,享受到人性的溫暖和工作的幸福。
二、強化培訓交流,構建教師學習提高的平臺
1. 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德國賽德爾基金會培訓、省內外中職院校培訓。重點是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促進教師與省內外其他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
2. 積極開展教師入企培訓。 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來校參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計劃修訂等工作,認識企業對人才的崗位素質要求,提升專業教師實踐操作技能,獲取企業工作經驗,促進校企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3. 大力開展校本培訓,促進校內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學校每年制訂教師校本培訓提高方案,通過教師自學、舉辦講座、教科研論壇、專題研討等形式,全面提高教師對職業教育基本政策、基本理念、基本方法的認識水平和教學基本功。
4. 推進國際化培訓交流。選派教師赴國外培訓,邀請國外職教專家來校講學,學習國外職業教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三、抓好崗位練兵,構建教師實踐鍛煉的平臺
1. 以創建高效課堂為目標,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抓住課前說課、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評課等關鍵環節,定期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大家上”、“課堂實錄回頭看”、“優質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會”等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并結合工作實踐,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2. 以提高實訓效益為目標,積極探索“理實一體化”實訓教學模式改革。即按照“教室車間合一,教師師傅合一,學生學徒合一,實訓生產合一,作品產品合一”的要求,把實訓和生產服務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場地、師資、設備等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加工服務,通過全真實訓,師生實訓作品展銷,促進專業教師實訓指導能力和學生技能水平提高,逐步實現實訓教學由“消耗型”向“效益型”轉變。
3. 以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為目標,推行專業教師輪崗工作制度。專業課教師以三年為一個周期進行專業理論教學崗位與專業實訓教學崗位輪崗工作,提升專業教師理論與實踐操作水平。
四、科學評價教師工作業績,構建教師平等競爭的平臺
1. 把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與家長企業評價相結合,科學制訂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確保評價科學嚴肅。
2. 加強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指導,把督查結果作為教師目標責任書考核的主要依據,確保考核評價公正公開。
3. 推行教考分離制度,分專業、分學科確定考試考核評價的方式、內容和方法,強化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 在校內外教育教學競賽、選派教師培訓學習等工作中,給每一位教師平等參與的機會;在評優樹模、職稱晉升等工作中,給每一位教師平等競爭的機會,通過這些方式,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五、完善制度,構建教師發展的保障平臺
一是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和專業建設要求,科學制訂教師隊伍建設規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目標相統一。二是健全和完善教師培訓考核管理制度、教師目標責任書考核評價辦法、教職工評優樹模管理辦法、教師職稱晉升積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考核制度,保證教師隊伍建設管理有章可循。三是建立教師培訓、進修、教科研、獎勵等專項經費,鼓勵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