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要】:機構編制統計工作在機構編制管理和機構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既是機構編制審批的前提,也是對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成效的信息反饋,更是督促檢查機構編制執行重要手段。如何提高統計分析質量,敏銳分析判斷其呈現的特點和趨勢,以體現分析的預見性和前瞻性,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是本文對創新機構編制統計工作探索的目的。
【關鍵詞】:機構編制統計;特點;思考;創新
一、引言
機構編制統計是指截至某一時間點,一般為年末,對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各類黨政群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在職人數以及其他相關情況的數字統計。通過各項統計數據,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反映行政區域內各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員、領導職數等信息,發揮機構編制統計在內部管理和領導決策中的作用,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奠定基礎。做為統計人員,應把機構編制統計做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不斷采取措施加強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確保機構編制統計工作的實用性、準確性和規范性,全面提升機構編制統計水平。
二、對機構編制統計重要作用的思考
機構編制統計是機構編制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機構編制統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1、機構編制統計是通過填報數據指標體系探索機構、編制及其規律的具體表現,是積累機構編制資料的重要途徑,匯總整理歷年機構編制統計資料,對于研究機構編制改革情況、經濟發展情況,實現機構編制科學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機構編制統計工作是事業單位對人員管理的重要保障,優化人員結構,精簡人員數量都需要用編制統計來作為重要參照,實施科學、合理、嚴格的人員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機構編制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地方政府可以在控制總量的情況下,盤活編制資源,如果缺少統計,總量控制難以做到,資源盤活也無從下手。
3、機構編制統計是監督機構編制執行情況的重要手段。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通過編制統計對各級各部門機構編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分析統計數據,發現機構編制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及時研究并改進機構編制工管理工作。
4、做好機構編制統計工作,為組織、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加強人事預算管理提供決策約束。機構編制是黨委、政府重要的執政資源。機構編制管理在行政管理中處于源頭和基礎地位,只有做好機構編制統計工作,機構編制管理才能對人社、財政等部門人事預算管理提供相互制衡綜合約束,把管編制、管人員、管經費有機結合起來。
5、機構編制統計是控制機構編制管理總量的有效措施。通過機構編制統計,對機構、編制、人員總量有了概括性的數據資料,對機構編制管理中是否按照“增一減一、先撤后增、內部調劑”原則設置機構、核定編制、調劑人員,都能做到點面長期比較。
三、提升機構編制統計工作的創新策略
1、明確工作責任,規范工作程序
要想做好編制統計工作,必需要進一步明確統計工作責任、規范工作程序,強化工作措施,不斷提高統計質量和統計水平。一是要注重日常數據積累。日常工作中,要認真及時地做好各單位增員落編、減員銷編、機構信息變更的登記,并根據組織和人事部門的人事調整文件,及時更新調整實名制庫,為下一個環節做好準備;二是嚴格比對程序。為了保證錄入數據的準確,在錄入數據前要通過實名制數據庫內各單位的機構及人員編制情況與《年度編制統計報表》上的數據對比,數據一致的予以錄入,不一致的報相關科室審核,落實相關內容,保證錄入數據的正確性;三是客觀分析統計數據。根據系統統計數據,結合本地實際,按照規定的格式認真梳理機構編制動態,客觀分析機構編制運行狀況,準確反映機構編制管理形態,從而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相應的數據參考。
2、統計工作的精、準、清、全、深、透
一是要精、準。高度重視,認真學習,嚴格按照市編辦關于統計年報、月報工作的要求,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各種報表的填報范圍、填報內容、填報規則、指標解釋,確保機構編制報表與機構編制實名制系統相一致,做到規范、精確,及時上報。二是要清、全。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定統計工作方案,全面完善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更新、完善數據庫系統中機構、編制、人員等各類信息,確保不缺項、不漏項,以紙質臺帳為依據,做到系統內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確保報表數據的完整性。三是要深、透。核實數據,嚴格把關,把握運用好機構編制統計工作有關政策要求,深入細致分析各項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透徹把握運用數據指導實際工作,進而推動機構編制工作健康發展。
3、創新數據報送方式,構建新的工作模式
在機構統制統計工作中開啟“基礎數據加實名制數據”的報送新方式,使用實名制數據報送統計年報,這樣指標將會更細致更全面,數據準確性更高。同時,建立“基本統計加專項調查”的工作新模式,將現有符合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統計指標作為基本統計填報匯總,將地方其它情況作為專項調查一并填報。嚴把統計工作質量,落實工作要求,嚴把數據變動關口,確保信息系統中每項指標都能實時反映單位真實情況。
4、建立完善機構編制統計檔案
統計人員應做好建檔分析,做到原始記錄、統計報表、統計資料相一致,做好機構編制年報資料的編印工作。機構編制統計成果與設置機構、核定編制等日常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相結合,為領導決策服務。加強機構編制統計數據分析工作,根據統計資料認真對本地區機構編制的變化情況、變動原因、管理成效、存在問題以及特點、趨勢等進行簡要分析、對比分析、專題分析和綜合分析,加強統計數據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統計的信息咨詢服務作用。
5、提高統計人員業務能力
機構編制統計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業務能力要求高,這就要求選配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出眾的編制統計隊伍來負責機構編制統計工作,這支隊伍不僅要熟悉機構編制業務,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學知識,更要保持一定時間內的陣容穩定。另外,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統計知識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統計人員政治素質及運用機構編制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使統計分析更具時效性、科學性和預見性,確保統計人員能及時根據統計數據,積極提出體制、職能、機構、編制等方面的改革和調整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小結:
總之,統計工作的主要特點是統計數據的全面性、準確性和時效性,做好機構編制統計工作的基礎要求是統計內容要全面,信息要準確真實,統計數據要及時,具有時效性。因此,我們在統計工作中,要不斷完善機構編制統計方法和手段,注重溝通協調、動態分析和長效管理,使統計工作在促進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永剛.做好統計年報夯實管理基礎——機構編制統計年報工作的一點體會[J].渭南政報,2014(2).
[2]蔣如礦.我看機制編制統計工作[J].機構與行政,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