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林
【摘 要】老年教育工作是學習型社會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大學要加強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從老年人的實際出發,開設實用性課程,迎合學員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需求,將教育與活動融于一體,寓教于樂,做到學用結合,以用促學,豐富老年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培養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與生活質量,扎實開展老年教育。
【關鍵詞】老年;教育;活動
老年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終身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老年大學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載體,鄉鎮成校要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適時成立老年大學,促進老年教育工作穩步發展。老年大學要結合老同志的興趣愛好,以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讓老年人通過學習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結識朋友、獲得快樂。
一、加強宣傳,擴大社會影響
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宣傳老年教育工作的意義,普及終身教育思想,提倡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觀念。要宣傳典型事跡,發動老學員以自己的切身體會現身說法,以此影響和帶動其他老年人參加學習,使老年教育隊伍不斷壯大,增強老年大學的活力。
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舉辦廣場舞培訓班、開展“舞林匯”和健身操舞比賽、舉辦戲曲票友聯誼會、參加戲迷比賽、送文藝節目下鄉、舉辦學員風采展示和書畫攝影作品展等活動,努力營造重視和關心老年教育事業的濃厚氛圍,從而贏得領導重視、社會關注、輿論支持,擴大社會影響。
二、精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是吸引學員興趣的關鍵,課程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學員的求學積極性和在校生鞏固率,直接關系到辦學規模。因此,老年大學要注重服務于老年人的生活,“因需施教,因求設課”。開設“適應老年人志趣,順應時代發展,富有知識性、休閑娛樂性、注重實用性”的課程,滿足老年群體學習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精神的需求,注重培養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與生活質量,增強自我服務能力,引領老年人適應社會新潮流。
三、因需而教,做到寓教于樂
老年大學要把校門向全社會老年人敞開,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老年人的求學愿望。把教學和社會活動相結合,積極開展多樣的活動,給學員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滿足學員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需要,使老年人在樂中求學、在學中找樂,學樂相得益彰,豐富老年學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1.迎合求知需求,圍繞“學用結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實用性
在教學中,結合老年人的生活實際和需要,開設老年養生保健、種植養殖、家電保養使用、電腦基本操作、智能手機使用、烹飪、老年人社會問題和政策、識別假幣與假冒偽劣產品、老年人購物消費指南、戶外安全教育、兒童教育、文化教育、消防教育、突發疾病應急知識等內容,注重講授與示范、課本與現實、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學用結合,以用促學,真正使學員增長知識,學有所得,增強自我服務能力,培養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
2.迎合求健需求,圍繞“學健結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實效性
老年人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如何保持身體健康。老年大學要組建太極拳隊、健身隊、秧歌舞隊、交誼舞隊等各種興趣團隊,并指導開展經常性、持續性的社團活動,使老年人身體獲得鍛煉的同時,學會技能,結交朋友,豐富生活,愉悅身心。
3.迎合求樂需求,圍繞“學樂結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娛樂性
為適應學員求樂的需要,圍繞“寓教于樂”做文章,努力為老同志改善和優化學習軟環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老年朋友通過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了解世界,融入社會,就會忘記自己的年齡,從而保持樂觀的情趣和美好的心情。
4.迎合求為需求,圍繞“學為結合”,突出老年教育的服務性
“老有所為,服務社會”這既是老年人自身的追求,也是是老年大學越辦越火、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學以致用,以學促為”已成為廣大老年人參加學習的追求目標。這些“銀發人才”在老年大學里得到了“充電”,以“老牛踏著夕陽去,不用揚鞭自奮蹄”的飽滿精神狀態走向社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務社會,發揮余熱。老年大學組織藝術團、民樂團、合唱團、舞蹈隊等團隊,到社區進行慰問演出,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文藝匯演,組織書畫班學員到農村、社區寫春聯、送書畫,組織學員骨干到學校、社區指導居民排練廣場舞、練太極拳。
老年大學要貼近老年人生活,以人為本,摸準老年人的脈搏,積極探索老年教育的有效載體和活動形式,開設適合老年人需求的新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和健身活動,將教育與活動融于一體,寓教于樂,做到學用結合,以用促學,不斷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把老年大學建成“老有所學的課堂,老有所樂的舞臺,老有所為的陣地。”
參考文獻:
[1]張俊喬.社區老年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新農村》,2013年07期.
[2]魏尤華.社區老年教育的探索.《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12年12期.
[3]張寶林,徐安慶.辦好老年大學 服務老年教育.《金陵瞭望》,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