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紅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總目標”中指出:“要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如果把這些閱讀目標分解到小學階段,那么,每一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45萬字,而且還要求小學階段背誦的優秀詩文總計160篇(段)。
從課程標準的這些數字要求中我們可以發現: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品質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這樣的背景要求,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于近年來開展了“讀書節”“評選‘閱讀之星”“評選‘書香班級”“編撰‘讀書成長手冊”等一系列旨在培養小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的活動,收到了良好的預期效果。
眾所周知,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和閱歷的限制,他們的讀書方法、讀書興趣尚處于漸長階段,有待教師或家長的傳授和激發。因此,閱讀興趣的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對于正在成長的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大家葉圣陶先生就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成閱讀的習慣”。
一、激發閱讀興趣,創造閱讀的內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學習之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有關興趣的至理名言,都在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興趣對于學習者來說,它是一種內在的自發力量,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學習條件。
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前提條件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小學生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可塑性強,調教空間巨大。閱讀興趣的培養,也是如此。因此,發揮教師和家長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教師可以在自己的班級內定期組織講故事比賽或者是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樹立班級的閱讀典型,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又如,家長每天可以陪孩子讀讀課外讀物,為孩子樹立熱愛讀書的榜樣,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濃郁的書香氛圍。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們自然就會體驗到讀書的樂趣,認識到讀書的價值意義,從而喜歡上閱讀。近年來,我們學校就是通過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一系列活動,涌現出一大批熱愛閱讀的班級集體和學生個體,整個學校逐漸形成了濃郁的閱讀氛圍,呈現了良好的人文景觀。學生一旦嘗到了讀書的甜頭,他們就有閱讀的內驅力,就會自覺主動地尋找書籍閱讀,漸漸地,他們就會養成手不釋卷的良好閱讀習慣。
二、做好閱讀方法指導,鋪墊“閱讀大廈”基石
前面已經提到,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他們的閱讀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讀物選擇和閱讀方法上往往會陷入盲從的狀態,閱讀效果肯定就會大受影響。
因此,教師或家長就非常有必要對他們的讀書方法予以指導和幫助。俗話說:“不成規矩,難成方圓。”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根據《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再聯系自身的閱讀經驗,適時、適量地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同時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比如如何在書中“圈”“點”“勾”“劃”,如何在書中做好旁注、寫些簡單的心得體會等等,引導他們如何讀寫并存、讀悟結合,從而養成讀書動筆、讀書思考的習慣,讓他們成為一個懂得如何讀書學習的人。徐特立前輩曾經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個寶貴的閱讀經驗必須讓每一個學生牢記在心,并且要時時貫徹在平時的課外閱讀行動中。因為只有勤動筆勤思考,抓住閱讀重點,深入理解;做好摘錄、記好筆記,寫下心得體會,才能真正將書讀懂讀透讀牢!從本質意義上講,閱讀的過程實際就是思維的過程。這樣以來,學生讀書積累就有目的,寫作實踐就會得到歷練,思維感悟就能得到提升。有了良好的閱讀方法,學生“閱讀大廈”的基石就會穩固可靠。
三、高舉激勵的旗幟,制造閱讀的“助推器”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用在激勵學生閱讀方面,這句話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乃至賞識。賞識教育是激勵性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閱讀行為多加關注,多加賞識和激勵,他們就會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像是沐浴在春風之中,感到無比歡欣和幸福,從而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有了追求上進的信念,閱讀欲望就會進一步加強。“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真摯的愛與熱情的期望,可以使一個人獲得新的生命和動力。教師對學生閱讀行為和閱讀成果的肯定和賞識,其實就包含了對學生的關愛與期望。他們在獲得贊許之后,讀書學習的欲望會更高,讀書習慣自然就會慢慢形成。學生一旦有了這個閱讀習慣,就類似在學生身上安裝了一臺閱讀“助推器”,形成源源不斷的閱讀動力。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也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賢人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深思。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必修課”,它將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