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美育,亦稱審美教育,是審美和教育相結合的產(chǎn)物,具體指的是按照美的標準培養(yǎng)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一、角落課程與審美教育
要想理順角落課程與審美教育的關系,首先要了解我校創(chuàng)設角落課程的出發(fā)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歡的角落,而喜歡的角落里最容易誕生孩子的故事。對孩子來說,角落就是他的世界,而且在自己的角落里,他可以創(chuàng)造最美的世界,創(chuàng)造最美的生活。角落里隱藏著課程的意義和兒童文化的密碼。”所以,有角落才會有真正的兒童;有角落才會有屬于兒童自己真正的美的創(chuàng)造。因此,角落課程理應成為審美教育的實施主陣地,有必要很好地利用起來,開發(fā)起來。
二、角落課程的主要類型
在過去或當下,總能看到不少的學校在布置校園文化或?qū)π@的角角落落進行裝飾時,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成人視角進行審美,然后選擇一些成人們認為美的工業(yè)化成品進行裝飾、點綴。比如上墻的文明標語,千校一面,不少學校使用的都是同一個公司制作出來的一成不變的成品,有心者尚且只是在落款處注明是“某某學校宣”;走廊的板報,往往都是班主任們接到學校任務,噴繪速成;圍墻美化,也常常是張貼不少采購來的工業(yè)裝飾品等等。試問,我們有多少角落文化或者校園文化,是在布置的過程中征求過孩子們的意見呢?如果沒有,那校園的使用主體,到底絕大部分是老師?還是學生?民順小學,嘗試著把角落還給孩子,并已經(jīng)付諸于行動,在一年半的建校時間里,陸續(xù)引導孩子們開發(fā)出了如下具有美育功能的角落課程:“課間一曲”、“文明標語”、“走廊展板”、“圍墻畫卷”等。
三、 角落課程的美育功能
1. 課間一曲
民順小學建校之初,設備設施極其簡陋。值錢的東西恐怕就是全校上下唯一的一臺鋼琴。但是校長卻毫不猶豫地在學校教學樓的三樓開辟出一個角落,擺上這一臺唯一的鋼琴。這一門“角落課程”的名字就叫“課間一曲”。該課程不設高門檻,對全校所有喜歡鋼琴彈奏的孩子敞開。于是,每日課間,校園里總是美美地沉浸在從這個角落中傳處悠揚的琴聲當中,美化了我們的課間文化,也陶冶了孩子感知美的性情,更是給演奏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造美的舞臺和機會。有甚者,課間總能見到不少孩子圍觀于鋼琴及其演奏者,更有孩子因為欣賞到如此美妙的琴聲,而自發(fā)地也走上了學習鋼琴演奏的道路,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2. 文明標語
新校創(chuàng)建,篳路藍縷。一切都需從頭開始,這其中就包括文明標語的上墻工作。到底是該按照傳統(tǒng)思路出牌,采購一批文明標語上墻?還是另辟蹊徑?
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發(fā)起了一場文明標語創(chuàng)作大賽,出乎意料地收到了非常多的作品。這些作品或在造型上別出心裁,或在立意上匠心獨具,或在構圖上獨具一格……嚴格地說,這些作品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幅幅的文明標語,更是一幅幅的美術作品,文圖兼美。通過美術老師的專業(yè)評判,并結合各班代表的大眾評選,最后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均一一地張貼在了相應的墻面。這些墻面,看是角落,毫不起眼,但是卻成為了孩子們創(chuàng)作美、展現(xiàn)美的天地。所以,當您踏入民順小學校門,就能看到學生自創(chuàng)的“靜”標語;當您使用民順小學的廁所水龍頭時,總能看到學生自創(chuàng)的“節(jié)水”標語;當您走在校園的樓梯上時,還會看到學生自創(chuàng)的“輕聲慢步”標語……孩子們用自己的童心、童眼、童趣手繪的這一條條與眾不同的標語,這是一個個文明世界,更是一個個美育世界。全校孩子在欣賞這些角落文明標語的同時,更是在這些角落處感知美圖、閱讀美文、孕育美行。
3. 走廊展板
走廊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角落。而民順的班主任們卻各施法寶,讓孩子們或用環(huán)保素材制作手工作品、或制作精美讀書海報……,這些成果都被展示到各班的走廊展板中。這樣的走廊展板,一個班緊挨著另一個班,放眼望去,連成一片,讓原本普普通通的走廊儼然已經(jīng)構成了各班學生一展風采、蔚為壯觀的“風情長廊”。或課間,或放學,孩子們總能在走過走廊時,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間感受到美、欣賞到美。此外,美術老師的課堂教學,也跳出了固有的課本素材,以“生活即課堂”的大課堂觀,因地制宜地就地取材,利用這些走廊展板的內(nèi)容作為教學素材,信手拈來地或給學生講解展板作品中的構圖原理;或給學生講解展板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原理……,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審美能力。當然,這些走廊展板所構建出的這一門“角落課程”,還有著更多的美育功能等著我們?nèi)ラ_發(fā)和利用呢。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