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任遠
摘 要:在我國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活動,在教師教與學的行為之中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縣級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教學問題,本文以某縣級高中學校為探究對象,以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為探究主旨,對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活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對策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實施對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活動帶來了較大影響,對教學水平較差的縣級高中而言,新課程的落實與實施影響著我國農村教學和社會發展,高中歷史課程作為高中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對我國優秀新生力量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一、課堂教學的相關概念和理論
課堂教學作為我國現階段主要開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探究以前,筆者先對其中相關的關鍵概念進行簡要闡述,課堂主要是指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學是指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活動的一種行為過程;課堂教學就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這種場所中進行教與學的行為過程,其中教師與學生活動開展實施的主體,課堂教學是一種主體間不斷互動交流的行為內容。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以課堂教學活動為主要形式進行開展的,在我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指導課堂教學活動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是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具有自主性、研究性和探索性,只有通過教育才能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其次是歐美國家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學習者作為學習主體能夠通過其他幫助獲得一定的知識內容;最后是人本主義的學習觀念,這一理念依舊將學習者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更加注重學習者的想法、意念,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通過自己需求進行知識內容學習,最終實現自己的潛能。除這三種教學理論以外還有多元職能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等。
二、對縣級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的調查結果和分析
在進行縣級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問題探究中,筆者以某縣區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學校為探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課堂觀察法以及行動研究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具體探析,經過這四種方式的探究,發現縣級高中在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呈現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社會態度影響了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社會各階層對成績及升學率的過分關注阻礙了新課程理念下歷史教學活動的進行,無論教師、學校、家長都將學生成績看做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因素;其次,在縣級高中學校內,一般高中學校較少,在高中學校內進行著大班式的教學活動,班級內學生較多的現象及學生層次不齊的教學水平都對高中新課程歷史課堂的發展起到影響作用;最后,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縣級高中師資力量的匱乏及教師教學觀念的保守陳舊也影響了新課程歷史活動的發展,多數教師沒有自我素質提升與學習的意識,他們的教學觀念依舊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活動中也缺乏組織能力,使教學活力得不到發揮;除此之外,教師運用教學資源的能力、先進教學設備的缺乏、初高中學習中銜接度的缺乏等因素都影響了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推進。
三、推動縣級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政府加強對課程改革的支持
針對縣級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政府首先要在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政策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地區高中學校的支持力度,市級政府要通過教育資源的整合進行統籌安排,重點關注較落后高中學習的資源配置,加大教育資源設施投入;縣級政府要在優化縣內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切實將政策落實到位,在承擔責任的基礎上改善辦學條件、保證教師權利;縣級政府在加強教育管理投入的過程中要根據縣城實際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
2.有計劃進行分層教學
針對縣級高中學校大班額、分層明顯的現象,在政府的支持下學校要進行有規劃的分層教學,通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分層教學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關注學生人格的基礎上關注不同學生個體間的學校差異,將不同學生的不同潛力激發出來。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通過不同的班級分配、資源分配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層教學。
3.加強歷史教師素養培養
歷史教師作為歷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的教學素養、教學方式都直接影響著學生歷史學生水平的高低,因此要不斷加強提升縣級高中歷史教師的素養培養,這種培養方式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由學校、政府通過培養活動的開展對教師進行素質培養。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轉變自身觀念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提升教學素養,從縣級高中歷史教師實際情況出發通過教師素養提升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4.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與人才培養、教育的過程,高中歷史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培養也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奠定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歷史知識與現實知識的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愛國情節以及良好的民族精神,以不同的方式展現讓學生在感受歷史的過程中獲取歷史知識。
四、結語
通過本文上述研究分析,我們能夠發現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只有在政府進行課程改革支持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的進行分層教學,在關注教師教學素養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推進縣級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麗.縣級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張慶生.高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7).
[3]王僅.新課程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淺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4).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