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 宋佳璇
摘要: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可以抒發人們的內心情感,演繹人們各種情緒變化,人們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的情緒都可以利用舞蹈藝術手段表達出來。本文闡述了舞蹈與情感的關系,并且對于情感感悟對于舞蹈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通過文章論述讓讀者對舞蹈藝術情感有更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舞蹈 ?藝術 ?感悟 ?情感
舞蹈是在人們的生產實踐中產生的,并且升華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選擇舞蹈作為抒發內心喜怒哀樂的手段,利用舞蹈的內在情感特殊的藝術感染力來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觀眾在舞臺下觀看舞臺優美的舞蹈藝術表演時,會感受到表演者釋放出來的各種精神,婉轉細膩、熱情奔放、堅韌不拔,無不是在舞蹈的肢體和表演中體現。舞蹈藝術是以情來感人,以情帶舞,無法想象缺乏情感的舞蹈是什么樣子的。只有通過對舞蹈情感的深刻認識,才能讓我們感受到舞蹈藝術的深奧和美好。在舞蹈作品中,能夠闡明很多寬大和單純的情感故事。
一、舞蹈的情感內涵
其實對于舞蹈藝術來說,傳遞情感、表達思想、啟示心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都知道,藝術往往是抒情的,舞蹈藝術在藝術的范疇內稱得上情感最豐富的一種。通過舞蹈藝術表演,達到表達生活中的情感,反映現實生活情境。即便是在舞蹈表現大自然時候,也需要人們通過內在的情感來感受來自自然的情境。當然這需要有舞蹈想象加入在內,才能順利地達到表達情感的作用。舞蹈情感也在舞蹈藝術表演過程中,通過敘事情節創造出一定的氛圍,也是為了抒情而創造出一定的時空,給人物抒發情感的空間。舞蹈創作者是因為能夠感受現實生活強烈情感,才能激發創作靈感,把自己要表現的人物和事件因為自己的動情而融合在作品中,才能打動觀眾。所以舞蹈創作者首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也只有這樣,在舞蹈表演過程中,才會隨著主觀情感跌宕起伏,淋漓盡致的展現舞臺藝術。
人類不同于其他動物是因為人類具有情感,能夠表達情感,情感是人類特有的,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的產物,具有一定社會歷史性。舞蹈藝術是舞蹈與情感的完整結合。舞蹈情感使舞蹈變的豐富多彩,讓舞蹈藝術內涵充裕。情感是舞蹈的主要基調,是展現舞蹈藝術美的基礎,只有情感才能讓美麗表現更加充分,讓舞蹈表演更具欣賞性從而打動人心。
二、舞蹈與情感的關系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于舞蹈的追求越來越多,對于舞蹈藝術所表現的美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舞蹈肩負著引導人們審美情趣的責任,向人們傳達審美理念。語言在出現之前,人們是依靠舞蹈來表達意愿,進行交流的,舞蹈和情感關系十分密切,情感是舞蹈的核心力量。
(一)舞蹈是情感的形體體現
人們都說:“舞蹈是以形體說話的藝術”,舞蹈藝術外在表現形式就是一種人體形體技能,這種藝術形體是經過提煉組織與藝術雕琢的,用以表達人們的感情思想,反映社會生活,它以節奏和表情作為基本要素。眾所周知,音樂藝術是依靠聲音來塑造的藝術形象,表達著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藝術的基本表現手段是旋律、和聲和節奏。舞蹈是音樂外觀形態表現,是從形體上表達感情生活,在藝術門類中舞蹈和音樂與情感的關系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音樂是舞蹈內容,當舞蹈配置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情感表達更加真切和淋漓盡致。舞蹈藝術特點重視形式美的規律,了解和掌握形式最終還是為了更有力地表現內容,突出實質,使內容和形式更完美地結合起來。在形式上,舞蹈發揮技能,把情感細膩的融合在舞蹈技藝中,讓技藝更精湛。
(二)情感是舞蹈的靈魂
舞蹈要表達舞蹈內容,但是情感才是舞蹈藝術的靈魂,在舞蹈表演中,情感隨著抒發和宣泄。我們都知道,如果舞蹈動作沒有情感的支撐,只能是簡單的句子,沒有深刻的思想內容,是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舞蹈以情感為主線,把所有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而感情在其中起到的就是橋梁和扭帶的作用,是舞蹈的靈魂所在。當然舞蹈要發揮最好的一面,是需要表演者的表情配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舞蹈表情,在表演時,舞蹈者把舞蹈感情通過表情表演給觀眾,觀眾通過這種外在表情,加之想象力,就能完美地詮釋舞者要展示的舞蹈內容和情感。
(三)情感增強舞蹈的感染力,支撐舞蹈藝術美
作為一種交流手段,舞蹈利用動作展示了外在形式,而舞蹈的生命力在于體現內在情感,肢體動作之所以優美,是因為源于對舞蹈情感的深刻體會,而這種體會來源于對生活的體驗,對情景的感悟。舞蹈的動作最終是為了表達情感,如芭蕾舞“天鵝之死”,天鵝是美麗的,它借助高雅、純潔的天鵝在臨死的一瞬間,表現人們對生命的渴求和希望,對生活的眷戀,所以舞蹈者著重抒發這種渴求和眷戀的情感。舞蹈者在舞臺上盡情表達內心激情,把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物的深情重新演繹過來。舞蹈以熱烈的情懷表達一種情感,例如:《紅綢舞》是以慶祝中國的偉大勝利這種思想意念為基調。當舞蹈的情感真實、豐富,思想深刻、正確,那么舞蹈的教育性和感染力就會更強烈。
三、情感對舞蹈的重要作用
情感是舞蹈的靈魂,是生命力。可見情感在舞蹈表演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
(一)情感是觀眾感受舞蹈美的基礎。舞蹈有著豐富的情感形象,作為教育手段,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教育。舞蹈相比別的教育手段代替抽象、枯燥的理論,讓學者能夠愉快地接受,激發其的理解力,喚起其的感知共鳴,感受其情感觀看和學習舞蹈,體會舞蹈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潛移默化中能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讓情感升華,培養塑造完美的人格。在藝術鑒賞中,情感體現在審美心理上,是心理催發了情感,體驗藝術美,要更深刻理解情感內涵。
(二)舞蹈是社會生活的情感表現
舞蹈藝術來源于生活實踐,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對情感的感悟,利用肢體來表達出來。所以針對舞蹈來說情感表現意義非凡,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肢體形式,內在卻是情感的轉化,是情感的表現,舞蹈具有抒情性,而這種情感是在生活中積累,是對社會生活,對自然界,對人物的情感,把人們美好的愿望利用舞蹈的形式宣泄出來,只有對生活這種情感理解到位了,才能讓舞蹈表演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
(三)情感是舞蹈表演的一種心理活動
舞蹈藝術的內容在于“表現什么”,舞蹈的動作是“怎么表現”。表現什么是舞蹈內在的,怎么表現是外在的。舞蹈表演就是心理的活動,最初的舞蹈學習者首先在接受情感的訓練,觀看作品,感受作品的深刻情感,是心理學習過程。只有深刻理解舞蹈的情感,才能在動作上展現出來。同時,舞蹈表現的情感是一種審美情感,不是完全的現實情感,是內在意識加工后的表現,是經過規范系統訓練才能掌握的舞蹈肢體符號。舞蹈在于刻畫人物心理,抒發情感。
總之,舞蹈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是釋放一種藝術情感,是經過加工的審美情感,舞蹈與情感關系密切。可以說情為舞之魂,舞由情生,舞蹈和情感形成舞情一體,實現“神形俱似”的藝術。
參考文獻:
[1][俄]托爾斯泰.藝術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法]薩特.想象心理學[M].褚朔維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3]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4]平心.論舞蹈與移情[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04).
[5]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