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英
摘 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尋找生活中的各種可利用的素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活動,在“玩”、“樂”中初步感知“依次”與“重復”現象;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學會整合,學會取舍,在應用中拓展規律,引發學生的質疑,并在質疑中主動探索,增長智慧,從中感悟和認識“重復”的奧妙。
關鍵詞 探索規律 感悟 認識 重復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59-02
2014人教版教材一下數學廣角中的《找規律》屬于“綜合與實踐”方面的內容。作為“探索規律”的起始課,怎樣以主題情景為載體,放手讓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按照一定的視角找規律,邊找邊表達規律?如何選擇更有效的素材,對音樂美術等課程的整合,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動手操作,培養創新意識?我就以“找規律”一課的教學為例進行了一些探索與思考,以期同行指教!
一、在“玩”“樂”中初步感知“依次”與“重復”現象
陶行知先生曾說:“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而“探索規律”的過程就是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洞察生活的過程,也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創造性學習的過程。
【片斷1】設計整個組直接開小火車,如:你好!你好!你好……
師:像這樣的情景,我們就說“你好”在重復。
【反思】分析該怎樣開好“小火車”?在課堂中,老師從第一位、第二位……一位一位的接下去開小火車里就傳遞著這樣一種需要被挖掘的訊號——“依次”。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依次在從前往后地重復“你好”,這里的“依次”就是按順序在重復。在整個開火車的游戲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樂”中初步感知“重復”現象。
二、學會整合,學會取舍,在應用中拓展規律
用合適的、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數學模型刻畫現實世界的客觀規律,是認知上的一種升華。陳老師鞏固練習的題目設計都比較有新意,但重復練習較多,需要學會適當的整合與取舍,使鞏固練習題的設計既能體現有效性,又能展現創新性。《找規律》一課中把“重復”這個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動作、聲音、圖形符號等,這些規律都很好的刻畫了“重復”的特質,搭建了規律的模型構架,這種模型意識的建立與發展,要源于生活又要用于生活。
【片斷2】課程整合,探尋規律
師:陳老師都忍不住想拍手鼓勵一下大家。從拍手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了?
生:我發現陳老師的拍子有規律。
師:原來老師拍的節奏中也有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規律的聲音可多了。
【片斷3】關注細節,設計規律
師:陳老師這里還有一樣很漂亮的東西。陳老師有什么規律?請把你的皇冠先放在桌子上,會發現的小朋友才是最棒的。
生:我發現這個皇冠上貼的小圖形是有規律的。
師:陳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個皇冠和一個信封,信封上有一些小圖形,待會兒請你在皇冠上設計出有規律的花紋,把它貼上去。(生獨立設計作品)
師:來,抬頭,看看這位小朋友的規律漂亮嗎?什么規律?
……
【反思】
第一,學會適當的課程整合,把音樂課里的節奏整合到了數學課堂中,舍得把課堂中那些評估的、同等的內容讓孩子們一層層地進入課堂、融入課堂。在探尋拍手中的節奏規律時,讓孩子們先學會靜靜地聽節奏。如:簡單的節奏出示(x xx | x xx | x xx | )緊接著再讓孩子拍2個小節相同節奏,之后老師也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讓孩子自己創造節奏。此時,老師可以把孩子創造的節奏及時的記錄下來,讓孩子們相互拍給同伴聽。因為有了節奏,我們不僅可以用來拍一拍,我們還可以用來跳一跳。首先,老師示范動作,再讓孩子們在模仿的支架上創造出簡單的舞蹈動作,如:在x xx |x x | 這個節奏上,先選幾個孩子連續的做一下這個節奏的動作,再分小組去有節奏、有規律的去跳3-4個小節,這就是一個課堂的動態生成,從而會顯得課堂更有新意與吸引力。
第二,“探索規律”的教學主張讓學生運用初步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或簡單的設計。深知一年級孩子“愛玩愛創造”,陳老師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創造規律的環節——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創造家。這個環節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也是孩子們最激動的時刻。建議老師操作之前,必須要注意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不是拿起材料就做,而是要讓孩子們先學會仔細觀察這些準備好的素材,想好我要創造的是怎么樣的規律后再操作。如:2個獎狀,1個五角星和1個笑臉。只有先想后動手,這樣孩子的規律才會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他們的腦海中,想好后——動手操作、相互欣賞、相互完整地表述出不同的規律(以什么什么為一組這樣的形式來表述)。在課的尾聲,老師并不需要總結,只需選擇幾頂皇冠帽,讓孩子們圍著老師一個一個點著規律高高興興地戴著皇冠帽走出課堂即可。
三、再反思
數學是門科學,教學是門藝術。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促進學生間的對話與交流,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使其在不斷的思辨、說理中引發思考,發現數學的本質,促使他們在有序觀察、充分交流和深刻感悟和認識中,對重復現象從感性的認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凸顯了“探索規律”的數學價值。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磨課過程中需一個一個的進行突破,適當地注入一些課程的整合關注其中的一些細節,爭取在每一次磨課、整課中不斷挖掘自己、提升自己,堅持“做”中悟經驗,“議”中得經驗,“思”中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