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語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如果說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那么抓住了詞語教學,就抓住了語文教學中根本的根本。小學語文老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帶領學生走進詞語的世界,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的鮮活元素
【關鍵詞】朗讀;演示;感悟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如果說抓住了詞語,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抓住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句子,懂得課文內容的重要道路。教師在詞語教學當中,要充分施展學生的主體作用,增進學生在教師領導下自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小學語文老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帶領學生走進詞語的世界,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的鮮活元素。
一、朗讀文本,觸景悟詞
朗讀是學生獲取文本信息的基本途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有滋有味地讀,全神貫注地體驗,去感受其中絢爛的語言,讓閱讀觸動心靈,激發學生探究、感悟詞語的興趣,這種借助文本探究出來的詞語是充滿靈性、血肉豐滿的。如教學《火燒云》,教師先讓學生自由小聲讀,并圈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初步感知火燒云的顏色美;接著教師又讓學生放聲朗讀,并相機引導學生讀出火燒云絢麗多彩的美;最后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聽錄音朗讀,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什么。聽完錄音朗讀后,你能說出那些詞語呢?有的說五彩繽紛,有的說五顏六色……對詞語的理解就有感而發,沖口而出了。
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習詞語
字詞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接通,讓學生在聯想中調動起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相似記憶,用心領會,使一些字詞打上學生各自鮮明的個性烙印。
在教學《夏天的夜晚》一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感受“熱鬧”的:
師:大地這個舞臺上有哪些小演員?
生:青蛙、蛐蛐、螢火蟲。
師:它們怎樣表演的?
生:青蛙唱歌,蛐蛐彈琴,螢火蟲跳舞
師:青蛙怎么唱歌?蛐蛐怎么彈琴?螢火蟲會怎么跳舞?哪些同學愿意表演表演?(學生表演)
師:有了青蛙、蛐蛐、螢火蟲的表演,大地變得怎么樣?
當學生回答出“熱鬧”一詞時,我進一步引導:“生活中,你在哪兒感受到熱鬧?”當學生在交流中說出菜市場、節日的大街、運動會等場面熱鬧時,學生已經對“熱鬧”有了準確的把握和體會。
三、以演示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有人說:“看到的不易記。聽到的容易忘,動手做才學得會。體驗是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控制知識的過程。有些詞。雖然通俗、淺易,表面看起來很容易接受,但是學生對詞的領悟實際還存在必定差距,如果只簡略訓練,學生想真正控制和精確運用,就比較難,甚至會發生歧義。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當根據兒童認識規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讓學生親身演示詞語的涵義,使學生在親身的演示中感悟詞語所表達的意思。例如我教小學語文第四冊《小蝌蚪找媽媽》里的“迎上去”、“追上去”和“游上去”時、雖然”迎、追、游這幾個詞比較通俗、淺易,從表面看起來理解并不難,但是學生要精確區分,“迎、追、游”這幾個詞的不同用法,只有讓學生親身演示一下詞語的內容,使他們在親身的體驗中領悟到小蝌蚪所處的位置不同,用詞表現也不同的道理。這樣,他們才會明確詞所表達的意思。
四、多媒體,讓詞語教學直觀再現
使用現代化電教媒體,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觀地再現在學生眼前,可以起到變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形象,便于他們準確生動地理解。當我們理解“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時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教學這一詞語時時,可以適時出現“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美麗的菊花……”,孩子們驚喜的目光、張大的嘴巴、嘖嘖的贊嘆聲,不正告訴我們:他們已經知道“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了。這時,你只要叫他們認真想一想:這么美的景色,這么多的顏色,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哪個詞呢?在孩子們不約而同喊出的詞里一定會有“五彩繽紛”。
《鳥島》中有一個句子:“……一群一群的鳥兒就陸續從遠方飛來”。為了讓學生理解“陸續”一詞,在設計課件時,有意識的安排鳥兒飛來的場面:先是一兩只飛來,接著又飛來幾只,后來又飛來幾只……就這樣,鳥兒一批一批的飛來,有先有后,學生看到這個畫面,很自然就領會了“陸續”飛來的意思。
總之,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運用的詞語教學方式還有很多,如借助工具書理解詞義,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串字成詞,只要我們找準訓練點,形成詞語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課堂上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觀念,自己的心靈去閱讀文本,感悟、探究詞語,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才會由膚淺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這樣,既可激發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又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從多方面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2]韋柳英.淺談小學語文詞語教學.
[3]魯順容.淺談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
作者簡介:
江小林(1976.8~),性別:男,學歷:本科,籍貫:重慶市北碚區,民族:漢,職稱: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