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勁聲
【摘要】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理工科類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重要性體現在學好這門課程不僅是學好其專業課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思維素質的方式和進行更高層次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大力地加強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從而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
一、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的沿用,不利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現在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們仍然采用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簡單的利用課本資源作為課程教學的主要參考物,進行單純地教與學的一種互動過程,而不是多多地設立一些自由交流課、小組互助課,鼓勵學生進行親自參與、在交流過程中進行學習的做法,這種傳統的、落后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創造力的發揮,觀察和體驗的能力,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的講解,而忽略了知識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覺得高等數學課程枯燥乏味,從而導致逃課、上課玩手機、睡覺等現象頻頻出現,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學生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的時間相對較少,不利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由于高職院校注重的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發揮與某一方面的特長,為了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快速地適應,并且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側重專業課程的安排,而忽視基礎課程的建設,從而將高等數學這門基礎課程置于次要的地位,課程性質(必修或選修)隨意制定,課時安排隨意增減,甚至安排合班、大課室上課,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3.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不利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高等學校擴大招生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大眾教育階段,使得高校各專業入學人數在激增的同時,生源質量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同一個班的學生,有文理科,有3+證書的學生,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使得數學課程的教學難度增加,對數學的知識要求各不相同,不利于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
二、針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教學策略研究
1.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素質教育理念。高等數學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把學生的一切作為自己的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熱愛每一位學生,不能產生片面的思想,對于學習成績不好、對課程不感興趣的學生也要有耐心對待,對待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激發他們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高等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緊跟時代的腳步,還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面對各種突發情況都能夠處理得得心應手,而不放任自流。
2.重新確立高等數學的課程地位,適當增加學生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的時間,促進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由于高職院校注重的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發揮與某一方面的特長,為了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快速地適應,并且找到合適的工作。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側重專業課程的安排,而忽視基礎課程的建設,從而高等數學這門基礎課程置于次要的地位,課程性質(必修或選修)隨意制定,課時安排隨意增減,甚至安排合班上課,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3.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專業的不同高等數學知識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對數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以期促進其順利開展。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水平比較低,盡管也有一些學習好的學生,但是彼此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常常出現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的現象,使得數學課程的教學難度增加,因此,可建立分層教學的模式,根據學生的基礎層次進行分層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同時課程的教學應貫徹“理解概念,強化應用”的教學原則,在教學案例的設計中,盡量選擇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體現高等數學在其專業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積極地調動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老師細心地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然后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給予適當的指導,讓他們的學習進度逐步地跟上班級整體教學進度。以現實、生動的的例題引入基本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簡明的語言并盡量配合幾何圖形、數表等闡述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和求解問題的基本程序。
三、結束語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是教改的一項重要內容,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們理念的轉變,認識的統一,認清高等數學課程的意義,明確教學目的,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大膽探索,用于嘗試各項教學改革措施,根據學生差異因材施教,不斷優化教學效果,促進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李南峰;施復興;羅蕓紅;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問題探析[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17期;14——16
[2]茍建忠;談高職教育課程的多元整合[J];2006年12期;16
[3]殷堰工;試談信息化進程中的數學教師專業素養[J];江蘇教育;2005年09期;8——1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