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洪宇
摘要: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的重要實踐環節,如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問題。作者根據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體驗,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力;培養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不僅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認識物理規律的重要途徑,而且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因此,作為物理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的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各種能力,筆者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
到目前為止,雖然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有部分學校物理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他們只片面追求考試成績,認為實驗可有可無,甚至部分物理教師認為沒有實驗更好,做實驗浪費時間,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教學觀念有關。要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轉變觀念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不能把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單純的歸咎于物理教師,其實不少教師深知物理實驗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經設想或嘗試采用較好的教學方法,但迫于各方面壓力,教學最后不得不放棄。因此,重視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就是很重要的問題。要轉變教育觀念首先要轉變整個社會觀念,要讓學校和教師,特別是社會上的人們認識到教育不能追求暫時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著眼于未來,特別要著眼于學生在未來社會的作用與價值。因此,只有樹立了適合教學的教育新觀念,才能保證滿足經費投入、師資調配與其他方面的實際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驗教學的改革。同時給學生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并對物理實驗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并在實驗過程中反復訓練,到了一定程度就形成了穩定的心理特征,即形成能力。
二、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對生活有意義的知識和問題,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在觀察這些物理現象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整個現象發生的過程、產生條件和特征等。如在觀察“摩擦起電”現象時,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過的塑料膜對碎紙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什么現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靠近些,它們之間會產生什么現象?通過觀察,學生自己得出了“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爭取做好學生的實驗組織者,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我們應針對學生而言的“實踐能力”著重強調學生的實驗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正是培養學生總體素質的首要目標之一。首先,實驗教學中,我們應采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探究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此,教師可以進行演示實驗讓師生共同探究,比如,實驗課上,碘的升華和凝華,可以采取對學生分組來完成探究。其次,應不斷加強學生的實踐探究活動。且還要不斷利用身邊的物品開發、設計出各種物理實驗,以更豐富課內和課外的探究活動。
四、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
物理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演示時要操作規范,程序有條理,現象明顯,有足夠的可見度,力求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學習“簡單的磁現象”時,演示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的實驗,提出問題:為什么當它靜止時,總是指向南北方向?從而引起學生一窺究竟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演于實驗要以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為重點目標。演示實驗要告訴學生所演示的現象是什么,啟發學生思考,從中得出結論。因此,在演示實驗中,要展現條理清晰的物理圖景,使之有利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推進思維活動的深入發展。例如,在引入大氣壓強這一概念時,先演示“紙片托水”的實驗,再提出問題:是什么把紙片上面的水托住的呢?引導學生得出“是大氣壓的作用”的結論,由此引入大氣壓強的概念。至此,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五、重視學生課外實驗活動,拓展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還必須注意將課內實驗與課外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課外實驗是學生獨立自主的實踐活動,在選題、取材、時間、空間上都比課內實驗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課外實驗中,通過物理小實驗、小制作,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例如學過凸透鏡、凹透鏡的光學性質后,組織學生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學過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受外力成正比后,讓學生自制測力器。對每一次課外實驗,教師對每次可適當給予指導和合理引導,提出建議,使得學生能夠獨立操作、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實踐證明,雖然課外實驗活動在許多方面略顯粗糙或不規范,但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高,尤其在設計和準備過程中那種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及操作過程,是在其他途徑中無法體會到的。因而凡在課外愛好做實驗的學生,多數具有思維廣、領會快、愛動手、愛鉆研和獨立學習能力強的特點。由此可見,開展課外實驗活動是增強學生實驗能力,培養其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
總之,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重要過程。物理教師要認真組織好物理實驗,實驗教學中要切實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參考文獻
[1] 查保媛.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注重學生能力培養[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
[2] 丁鳴.改革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