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代高校使用網絡平臺實現思政教育的發展現狀,從項目資金的投入、管理模式的創新、網頁管理的規范化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使得網絡平臺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網絡;高校;思政教育
一、引言
近年來,網絡已經進入現實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高校的大學生運用網絡進行信息獲取的機會不斷增多。網絡上有著很多有用的、正面的、積極的信息,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十分顯著,然而也存在大量的一些負面的的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大學生獲取,加之現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形成,他們判別是非的能力和水平還不是很高。高校的思政教育就是不斷樹立學生正面人生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傳統的思政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模式沒有新意,學生接受程度不是很高,網絡是思政教育宣傳的創新手段,也是順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借助網絡平臺開始相關的思政教育宣傳工作。
二、高校思政教育借助網絡平臺宣傳的發展情況分析
1.高校思政教育網絡化建設基本形成。目前,高校管理層十分重視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不斷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的重點工作來抓。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國家相關項目資金的支持,絕大多數的高校都開設了相關的網站,同時也進一步補充了相關的思政教育的板塊。換句話說,現在的思政教育的網絡化平臺基本建立起來。
2.高校思政網絡宣傳定位不準。一些高校利用網絡開展思政教育的定位還存在一定問題。很多高校認為,這種思政教育需要突出正面引導的作用,一般都是一些核心價值觀的解讀等,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文章不多,另外還有一些思政教育網頁成學生管理工作的平臺,將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混在一起進行宣傳,思政教育的突出地位不顯著,更多的教學意義不是很高,更多的學生管理的行政通知成為這些網站點擊率提升的拉動因素。
3.高校思政網頁點擊率不高。目前,由于一些高校的思政網頁更新速度不是很快,對于一些實時發生的社會熱點關注度不高,一味的強調黨的最新創新理論的正面宣傳,對社會負面問題的理解和解讀沒有更加深入開展,學生對其關注程度不是很高,因此一些高校思政網頁的點擊率不是很高,某些高校的思政網頁甚至只是一種擺設,設置的一些互動平臺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回復不及時,久而久之,新的帖子越來越少,這種互動平臺就被學生所遺忘。
1.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引起高校領導層的重視,不斷突出思政網絡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拓展網絡宣傳思政教育的平臺,不僅需要有專門的網頁,還需要有進一步拓展移動網絡空間,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可以更加直接的接受到相關的思政教育信息,這些網絡空間的拓展等都是需要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的投入力度,需要有每年的專項資金進行公眾號的維護,人員開支,設備維護等,因此需要不斷實現高校對網絡宣教思政思想的重視程度,加強對這一塊資金的支持力度。
2.創新思政網絡宣傳模式。現在思政教育的網絡宣傳模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點擊興趣。網頁關注度不是很高,主要還是需要進行相關的模式創新。首先,在內容上實現社會熱點問題的有效融入。上傳一些社會熱點的正面引導觀點,因為學生對這些社會熱點問題的興趣比較高,需要不斷拓展他們對思政網頁的興趣度。其次,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要求思政教學的教師定期到網站上解答學生的疑問,而不是學生之間的一種沒有正面引導的相互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對一些社會問題的認識將進一步清晰。最后,網頁頁面設計融入現代化的元素。
3.優化思政網絡管理的規范性。網絡平臺是現在及今后一段時期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需要進一步優化高校相關網頁管理的規范性,這樣才能實現網站建設的良性發展,不斷實現更加全面、系統的思政教育功能。具體來說,需要加強專業人士對思政網頁進行定期維護、對上傳的信息需要履行有效審核程序,過濾掉那些存在負面意義的文章和觀點。提倡大學生文明上網,在論壇上不發表一些不合時宜的言論和話語,一旦出現這種言論需要對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進一步進化思政網絡平臺。
四、結語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手機和電腦在高校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已經實現了網絡手段的介入,但是其使用網絡手段的水平不是很高,需要不斷突出項目資金的投入、管理模式的創新、網頁管理的規范化,優化網絡平臺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何東,李士保,等.網絡化背景下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新工具的一點思考——以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新媒體條件下推進思政工作發展為例[A].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德育委員會第九屆學術年會,2014,10:152-153.
[2]趙金蕾.利用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構想[A].2015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ICEA 2015),2015,11:128-129.
[3]黃秀江,張立祥,等.新時期如何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教育管理[A].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3),2013,01:114-115.
作者簡介:李凌(1984—),女,昆明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