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恒
【關鍵詞】 語文教學;教學氛圍;營造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49—01
課堂氛圍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氛圍呢?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首要條件
制約課堂氣氛的因素很多,有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教師。因為只有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才有可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筆者認為,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把握最佳的教學心態。教師的教學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要保持最佳的教學心態,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課前準備充分了,教師才能自信地展開教學活動。其次,進行教學時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心無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此外,還要善于發揮教學機智,妥善處理課堂中的偶發事件。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的教學心態。
2.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因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那么,如何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首先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往的最好方式,微笑能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使課堂氣氛輕松。如果教師板著臉,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學生就會感到壓抑,產生緊張感,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次善于給學生鼓勵。教師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表揚,以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最后要多和學生交流、溝通,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關鍵
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1. 讓學生保持最佳學習狀態。任何學習過程都存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學生學習的表現與效果截然不同。當學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時,學習情緒高漲,專心致志,課堂氣氛熱烈而愉悅。為了讓學生保持最佳學習心態,筆者認為,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微笑帶進課堂。微笑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可以征服學生。當學生思想走神、思緒不在課堂上時,充滿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學生“迷途知返”;當學生答問受挫時,滿懷鼓勵和信賴的微笑,能使學生心安智生,信心大增,激發起更強烈的求知欲。(2)把成功帶給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 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新課標提出,探究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究所學知識。那么,如何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呢?筆者認為,教師可采用以下手段:(1)展示知識魅力,激發探究興趣。數學知識本身蘊藏著一些有趣的規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師創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內在魅力,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探究欲望。(2)點燃需要的火花。教師不僅要在教學伊始創設情境,揭示矛盾,引發學生迫不及待的探究興趣,而且還應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跳一跳,就可以摘得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常地處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狀態之中,不斷從內心迸發出需要的火花,進而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
總之,良好的課常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