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建剛
【關鍵詞】 教育公平;興趣;心理需求; 評價;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 G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7—0035—01
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使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第一,要有歡樂、幸福及對世界的樂觀感受。教育學方面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權享受歡樂和幸福?!苯逃且环N是為未來培養人的活動,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受教育者健康成長,為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如何幫助學生形成和提升幸福感,塑造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一、教育公平是底線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關系著絕大部分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著國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關系著人心向背?!巴谒{天下,共同成長進步”,是全國億萬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讓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讓每一名學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使人充分發展;二是要保證所有的人都受到最低標準的教育。當下,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著力追求教育公平的中國,這種“教育公平”意識與氣魄,值得肯定。
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基礎
幸福教育激勵學生個體確立人格尊嚴,更加強調學生個性發展。羅素曾經說過:“需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對學生個性的忽視和泯滅不但會窒息學生的創造性,而且更會阻斷學生幸福之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充滿幸福感的重要的因素。和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首先要尊重學生人格尊嚴,不漠視、壓制、打擊、嘲諷和貶抑學生。在學生碰到困難時老師能以朋友身份真誠幫助;遇到迷惑、煩惱時,能誠懇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實踐證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化解一切問題的基礎。
三、培養興趣愛好是途徑
適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之余,得到身心的休息,學習與生活中產生的負面情緒自然而然隨著愉悅的活動而得以消除。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并充滿著幸福感。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學生體育興趣不高,活動量不足依然是亟需正視的教育問題。體育是學生的個體行為,應當是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是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全員運動的濃厚氛圍,需要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與興趣。
四、注重心理需求是助力
教育要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教育應當是幸福而完整的,學校應當為學生架設一座連接社會的橋梁。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當適應現實社會,完備的知識教育不應是教育的全部,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應當是教育者必須給予學生的。研究國內外教育,不難發現,美國高中的畢業舞會,很值得中國的學校認真剖析和學習。我國每年高考結束,高中學生集體撕書事件屢見不鮮,這說明,學生們需要一個發泄情感的平臺,如果我們的學校也能夠在高考前后,為學生設計和組織諸如畢業舞會這樣的活動,讓學生釋放緊張的學習壓力,盡情地與高中教育說再見,將高中的學習生活畫上美麗而圓滿的句號,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五、合理評價是關鍵
各個孩子的潛能和天賦存在著巨大差異,每個人都是寶藏?!彼刭|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這并不等同于“統一規格”和“平均發展”。長期以來,為了應試,老師們拼命地填,學生們玩命地咽。學生所體驗到的是枯燥、疲憊和高度的挫敗感,不是積極、愉快地在求知過程中發現新知的巨大幸福感。統一掩蓋了個性,束縛了學生的靈性、悟性。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只應關注知識技能方面的指標,還應考慮情感態度和評價過程、方法的有效性。對學生評價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關注學生點滴的進步,給予循序漸進的鼓勵,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成長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幸福。教師要充分領會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理解實施評價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評價以讓學生在成功中提升學習幸福感為主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六、培養綜合能力是目的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性格較自私、孤僻,所以要堅持鼓勵和支持學生與其他同學多進行交往活動。在學生的所有情商素質中,和人相處的能力與未來人生的成功關系極為密切。要想在未來社會中做到得心應手,適應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需要,學生必須學會了解熟悉社會,學生必須懂得如何與他人打交道。教育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合作就要具有很好的交際能力。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