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濤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代化進程在信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逐步加快,引入多媒體進行高中思想政治課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本文就思想政治課引入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著的教學課件使用不當、師生缺乏互動和多媒體使用過度等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思想政治課在運用多媒體時應遵循的原則,以此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多媒體 高中思想政治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45
Abstract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media f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has become a trend. On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multimedia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using existing courseware improper, and lack of interaction and use of multimedia over issues such as analysis, thus put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use of multimedia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y words multimedia;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課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將課程中的難點和抽象內容直觀易懂地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
1 思想政治課引入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現代化的要求
現代教育的教學過程不只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大要素構成,還增加了教育技術這個要素。而高中生普遍面臨著升學壓力,考試范圍又要求學生關注時事熱點,國家方針政策。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高中思想政治課有必要引入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1.1 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活力
思想政治課課堂上的活力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輕易地實現了信息的集約化,進一步把視聽結合在一起,圖文并茂的顯著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促使學生形成學習動機。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便于引導學生探索事物的本質和聯系,給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接受信息的條件,有利于學生的知識遷移。
“建構主義認為‘情境是學習環境中的要素之一。”情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習動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講《生活與哲學》中世界是永恒發展的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自然界的變遷、人類的進化、工具的改良等,這可以在上課的第一時間就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圖片的變化中感受到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人的認識是發展的,進而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發展具有普遍性”。
1.2 多媒體可以拓寬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資源
當下熱點問題往往作為教學的案例出現在思想政治的課堂上,但由于傳統的印刷教材方式很難做到快速更新教材,同時教師更多的是依托書本上的內容來進行講解,有些教材內容陳舊,更新慢。而多媒體教學是在一定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輕而易舉地把熱點事件圖文并茂地搬到課堂上來,及時更新和擴充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信息,精心設計課件,組織各種活動來啟發學生思考問題,使教學能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增強學生對熱點問題的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對熱點問題的判斷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生活與哲學》一書中,實現人生價值作為重要的一節課,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大量的先進人物事跡和個別危害社會的典型人物做對比,在學生的討論和教師的啟發中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價值觀,應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
1.3 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
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的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0%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知識點概念較多,課堂容易變成說教課,教學枯燥乏味。而多媒體教學既提供了畫面又提供了聲音,在這種感官刺激下所獲取的知識,比教師單一的講授更具吸引力。學習理論也表明,多媒體所呈現出的視覺性內容,使信息在進行深層次的處理后,可以較長時間的保留在大腦記憶中,這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記憶。
多媒體使教材不受環境的限制,從無聲到有聲,由靜態到動態。通過形象化的教學,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和諧發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 思想政治課引入多媒體教學應避免出現的問題
如今使用多媒體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似乎變成了優質課的必備條件。從課堂的導課開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隨處可見。而事實表明,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信息工具,同其他教學媒體一樣,存在著使用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等問題。
2.1 多媒體課件不夠完善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目的是幫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在現實境況中,課件的制作很多都是不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
第一,課件制作過于簡陋,完全是書本的再現,沒有做到足夠的知識面拓展,不能突出使用多媒體的作用,在有些課文中,多媒體的使用不僅沒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反而影響了教學的質量。第二,課件制作顯得“格外用心,”加入大量的視頻、動畫、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認知是存在認知速度和認知容量的,在一定時間里,超過人的認知速度和認知容量的將被視為“冗余信息”。這些信息不僅會被快速遺忘,而且還會影響正常信息的認知儲備。教學信息呈現的基本準則就是能被學生充分感知,好的課件應該是可以減輕學生的短時記憶負擔,而這樣的課件看似準備充分,實則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征。第三,課件制作內容與地區實際教學環境差異大,讓多媒體教學處于尷尬的狀態,不能實現預期教學目標。雖然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走進了偏遠地區,但偏遠地區教育改革的速度仍然明顯地落后于發達地區,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對新事物接觸不到。在這種環境下,思想政治課課件的制作顯然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例如在講《文化生活》走進文化生活一課時,有些活動對于當地的學生來說顯得比較陌生,所以教師需要依靠多媒體加入更多內容。
2.2 多媒體教學模式忽視師生間的互動
任何教學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作用。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仍需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始終不變。脫離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都是沒有意義的。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知識對流的主線,另一條是情感對流主線,好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而情感的來源更多是依托于教師所創設出的語意情境,這也充分證明了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指出:“教育學是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科學。”教學作為一個系統,教學的整體功能不是靠單一的多媒體就能發揮好的。課堂教學的優化和高效,必須依賴于整個系統的充分發揮,只有多媒體教學和教師的合理組合,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在教學中,網絡上下載的最新事件消息,只是作為教師在課堂上的舉例,而事件蘊含的哲理意義則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來共同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論升華,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老師把這部分師生間的互動直接寄于課件上。
2.3 多媒體使用過度
有的教師認為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總比不用好,甚至有的教師不去研究教材,對于那些傳統教學方式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其實事物是最生動、最直觀的,遠比課件中的例子更為恰當。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只看數量不看質量,一味地追求課件的多樣化,結果一堂課中,幾乎都是多媒體在主導教學環節,學生和教師的眼神交流變少,破壞了課堂的氣氛,學生被弄得眼花繚亂,教材本身意義變得不完整,教學效果不理想。
3 思想政治課多媒體教學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要想更好地提高多媒體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要遵循如下原則:
3.1 堅持直觀性原則
百聞不如一見,直觀性是多媒體最顯著的特點,所以課件要堅持直觀性原則。課件要做到內容密度安排合理,屏幕空白和圖片要適當,不能讓圖片的吸引力模糊了知識重點,用字要淺顯簡潔,避免冗長的描述。高中思想政治課需要及時聯系熱點事件,在播放視頻時要注意不能出現不適合學生觀看的內容。
3.2 堅持適度應用原則
是否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取決于它是否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認知上的障礙,先進的技術不等于先進的教學,多媒體的應用要根據每堂課的需要來安排,而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化的先進課堂。在當學生需要接觸到新的事物或事件,同時這些又無法從生活經驗或是書上所了解獲得到的,這時就需要多媒體為學生來提供方便了。但由于課件播放速度相對于一些同學來說過快,所以多媒體的應用應當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教學手段,要堅持適度應用。
3.3 堅持藝術性原則
課件的藝術性是指在不違背科學性和教育性的前提下,教師運用較全面的科學知識,一定的藝術修養對信息進行處理。藝術性的課件能使學生在藝術和諧的情境中激發起情感,感染學生的心靈,教學過程可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其藝術修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在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多媒體教學的優點還是缺點出發,多媒體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都值得我們探究,在這個探究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注重角色變化,將新的教學手段應用到思想政治課中,不斷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為思想政治課增添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緒常,龔明斌.多媒體設計與運用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2.
[2]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3] 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9.
[4] 陳緒常,龔明斌.多媒體設計與運用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86.
[5] 傅德榮.多媒體技術及其教育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