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霞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工業的現代化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發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工業的發展讓處于生產第一線的焊接技術成為人們關注的要點,而焊接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又有賴于我國各職業院校對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與傳送。該文主要從職業院校的焊接技術教學改革入手,介紹了我國焊接教學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并針對其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分別從理論、實踐以及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個方面對我國焊接專業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具體意見。
關鍵詞:焊接技術 焊接專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00-02
隨著市場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影響到了對焊接人員綜合技術能力的要求。目前,市場多焊接技術人員的需求,更加趨向于具有綜合性技能核和多元化素養的技術能手。那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且具有豐富的焊接理論知識、專業焊接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受到市場的大力追捧。因此,職業院校開設的焊接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水平,對我國焊接業未來發展,具有巨大影響力。
1 高職院校焊接專業發展要確定正確的發展思路
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要適應發展的需要。焊接專業根據社會和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轉變,對教育結構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高職院校的焊接專業要確立正確的辦學理念,并以此為指導思想,并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制定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型的焊接人才。具體的實施方案要落實到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多方面的改革。高職院校培養綜合性、專業性高素質焊接人才的教育工作,要有針對性和實踐性,所培養的人才在實踐生產中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根據焊接教學專業的自身特點,為了保障畢業生群體的就業需求,必須制定一套能夠促進焊接專業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
2 高職院校針對焊接專業實施的教育改革
2.1 理論教學革新
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該專業所授教學內容的差異,實施4種教學方法:第一,整合現有的各種專業教育資源,在實踐中進行理論學習,采取優勢互補的方法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用;第二,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手段,制作優質的視頻課件,多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第三,教師在理論教學課堂中進行實踐操作,把焊接設備等工具帶入課堂中,邊演示邊授課;第四,教師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到焊接車間和工地去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對焊接工作有直接的實踐感受。
2.2 焊接技術實訓教學改革
(1)及時調整焊接專業的課程體系,制定新的課程標準。
高職焊接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可以分為3項,包括理論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養。高職教師要從以上3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培養。這些目標成為高職教師工作的導向,由此來對課程結構進行構建,確定課程的基本內容?!肮W交替”是焊接專業比較合理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可以積累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涯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2)制定適合學生崗位發展的指導書。
高職院校使用的教科書往往偏重工藝技能,并且缺乏任務指導和實踐設備。因此,在實踐中根據實訓要求,制定合適的實訓課題非常重要。實訓課題要在內容上突出課程的職業導向作用,圍繞職業技能這個核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要知道學生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及時解決實訓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3)高職院校要和企業達成合作關系,擴大課堂教學外延范圍。
高校培養一名優秀的焊接專業人才,必須付出大量的經濟成本。為了控制成本消耗,可以和用人單位達成合作關系,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到企業中進行崗位實踐。在企業中學生會得到更多鍛煉機會,并能從老師傅那里學到更多的實踐技能。教師對在企業中實習的學生進行跟蹤指導,及時解決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4)發揮仿真技術的優勢,解決實訓難題。
培養焊機專業人才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實現設備和實訓室,但是傳統實訓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較高的培養成本阻礙了焊接教育專業的發展。仿真技術的出現,解決了焊接實訓遇到的難題。仿真技術可以讓初學者了解各種焊接方法,使他們從中積累到許多焊接經驗。仿真技術的優勢在于可以降低傳統實訓成本的30%,有利于焊接教育的持續發展。
2.3 職業院校焊接技術教學的改革
2.3.1 教學模式的轉變
(1)傳統職業教育模式分為課堂教學和實驗室教學,兩種教學形式在空間上是分開進行的,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很多教師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理論和實踐操作分離的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F場教學與實踐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其優勢在于學生能夠從教師的現場教學中,不僅接受理論知識,而且可以現場進行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以致用,可以更好消化和理解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調動了學生學好焊接技能的主觀意愿。
(2)充分利用情景化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情景教學在當今教育界非常流行,職業教育同樣可以采用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高職院校可以和合作企業進行協商,利用企業的焊接生產車間作為課堂,使學生身臨其境,在觀看和實踐中提高職業技能。
2.3.2 改革陳舊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在培養焊接人才時,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分為4個方面來實施。
(1)焊接設備的維修與養護以及焊接方法相結合。
高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時,要讓學生詳細了解焊接設備的組成部件,訓練學生獨立安裝和調試,能夠解決焊接設備的常見故障,最終達到焊接設備要求達到的質量標準。
(2)根據焊接材料應用適合的焊接技能。
高職學生在學習焊接專業過程中,要不斷積累不同材料在焊接過程中的不同表現,熟悉它們的性能,針對某一種材料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藝。最后還要對焊接質量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把所學到的有關焊接理論知識,和在實訓中的操作技能融合在一起。
(3)焊接質量的檢測與提升。
高職焊機專業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對自己的焊接技能要做到心中有數。檢測焊接質量是評判技能高低的標準,所采用的檢測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金相分析法,也可以用超聲波進行探傷檢測,還可以用磁粉滲透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種檢測方法,都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焊接質量報告。學生可以從報告中得出影響焊接質量的因素,由此決定采用哪種方法和工藝解決存在的問題。
(4)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要參與焊接結構的生產。
高職學生在進入工廠企業實習過程中,除了掌握焊接構件的安裝、焊接生產及質檢等工作,同時還要用心感受企業生產車間的生產氛圍,并積極參與各類產品的焊接生產中去。另外,學生通過參與生產,可以切身體會生產一線的緊密合作,細致的分工,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追求高效高質量的企業經營理念,為今后從事焊接生產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3 結語
該文從3個方面探討了高職高專焊接技術的教學改革,即焊接技術理論教學改革、焊接技術實訓教學改革、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結合起來。高職院校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積累培養焊接專業人才的經驗,在相關主管部門和合作企業通力協作下,提高高職焊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保證焊接專業教育健康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具有精湛焊接技術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岳麗杰.焊接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24):25.
[2] 閆焉服,劉建萍,馮麗芳,等.焊接專業教學改革思考[J].科技資訊,2008(7).
[3] 陳鳴,杜富榮,劉向陽.論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J].高教探索,2003(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