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峰
摘要:大型體育賽事是體育競技的最高表現形式,是綜合性的社會文化活動,也是城市發展中的大型事件。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具有健全身心發展、提高競技效益、促進城市軟硬環境的提升等多重功能。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專家訪談法分析了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培養的意義、內容和方法,并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為解決我國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匱乏的問題提供理論支撐,旨在進一步完善我國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服務體系,推動我國大型體育賽事的順利開展與良好運作。
關鍵詞: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匱乏;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G812.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a)-0000-00
引言
長沙作為湖南省的省會、文化中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民健身的深入貫徹執行,人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情操陶冶,對運動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社會層面,大型體育賽事不僅可以推動城市發展、提高城市品牌,更是被賦予象征城市形象的社會功能;個人層面,大型體育賽事的開展不僅可以緩解民眾生活壓力、振奮人心、喚起人們心底對運動的渴望,還能提高民眾生活質量、豐富民眾生活。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動其運動氛圍的發展,更能借此帶動旅游業和經濟的發展。但一個大型體育賽事的順利開展需要各方面的資源配備,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力資源的配備。志愿者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的血液組織,完善解決其在大型賽事中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為競技體育在順利開展的關鍵一環。
1當前長沙市運動氛圍與大型體育賽事舉辦
大型體育賽事是體育競技的最高表現形式,是綜合性的社會文化活動,也是城市發展中的大型事件。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具有健全身心發展、提高競技效益、促進城市軟硬環境的提升等多重功能。長沙作為湖南省省會,無論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還是經濟發展和群眾體育基礎都具備了開展大型體育賽事的能力。作為湖南經濟中心的長沙對于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權無疑越加渴望。于是對于2015年在長沙舉辦的第十三屆全國青少年舞蹈錦標賽暨中華國際體育舞蹈公開賽、男子籃球亞洲錦標賽、第一屆長沙國際馬拉松賽、“華人杯”羽毛球賽和其他重大體育賽事便不足為奇。鑒于這座城市的山水環境、經濟潛力和運動氛圍,之后一定會有更多的大型體育賽事相繼舉辦。
2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匱乏現狀分析
志愿者已成為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人力資源之一,志愿者活動的開展逐漸成為籌辦大型體育賽事的一個慣例,大型體育賽事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社會風尚的標志和影響賽事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環節。雖然大學生在志愿服務中有很多種其他民眾不具備的優勢,但是由于沒有專門的體育賽事志愿者培養組織,這些志愿工作者大多屬于臨時組成,于是在這些賽事中他們所表現出的集體合作意識淡薄、服務態度懶散、相關賽事知識不足、還是不能令舉辦方、承辦單位或者其他大眾和賽事參與者感到滿意。因而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缺乏并非單純的表現在人力資源的缺乏,而是通過對參加志愿服務工作的同志在大型體育賽事中的表現以及綜合評價考查后,認為他們對于志愿工作的操作水平、以及表現出的道德修養和服務質量還不能滿足目前各種大型體育賽事開展以及今后的發展需求。
3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的能力要求分析
隨著大型體育賽事日益國際化、社會化、專業化、規范化,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廣,對志愿者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大型體育賽事是志愿者充分展現自己的舞臺,為保證賽事的順利開展和閉幕,志愿者不僅要籌備組織和賽事相關的賽前賽后工作,期間還要為大眾和運動員解決賽事相關問題。這就要求志愿工作者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素養: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除此之外,志愿者既是個體道德的涵養者和承擔者,又是社會公德的踐履者和建設者,而大型體育賽事中貫徹的理念或實行的措施對大眾有較強的遷移性和示范性,全體志愿工作者的道德涵養則是這個賽事綜合文明的集中體現,熱愛體育事業是前提,還應該熱情慷慨、善于交際、樂于助人、合群合作,這些都將有力促進公民德育發展,推進社會文明。
4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匱乏的應對策略與建議
(1) 普及體育知識和培養專業技能
一個體育賽事的志愿者,觀眾的引導者,賽事順利進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必須了解當前項目的基本特征和所屬類型。他們的興趣源泉或者志愿動力并不一定要全部來自服務本身,那種志愿動力來自于他們對當前體育運動的熱愛也未嘗不可,只有自己真正的熱愛,才能向觀眾提供出優質的服務。這種積極的工作推動力來源于他們的興趣本身,如此看來,培養他們的體育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這種體育知識的普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要從基層抓起,中國人口雖然基數很大,但是在這樣龐大基數上投入的精英培養并不多,從這方面看,我國的體育賽事志愿者培養乃至于其他的人才培養方面都有很大的借鑒之處。
(2) 完善志愿者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是為了實現組織的培養目標而使各培養部分設置的一系列培養內容和方案組合成的整體。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培養競爭力、把握機遇、規避風險實現培養目標。國內大型體育賽事逐漸興起,但目前并沒有完整的志愿者培養體系,這種情況下,合群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鑒于高校志愿者資源充足,其中體育系或者普通專業體育課對于大學生體育文化熏陶和各項體育賽事開展事宜的有相當的普及工作,而且對于大學生集中學習組織方便,如果政府能夠積極倡導支持,或出臺相關政策決策,高校積極組織開展志愿者培訓,那么形成政府與高校合作的志愿者培養體系必將一掃之前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匱乏的零亂狀況,為大型體育賽事輸送高素質志愿者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3)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認識人,認識不同人的優缺點,根據其自身特點瞄準其崗位。其次是要發展人,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長處、盡力去彌補不足。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類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志愿者中的大多數是為了實現社會需求或者自我實現需求才去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因此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自身能動性,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崗位,有著對性的去教育培訓,使他們有機會可以在賽事中去充分展示自己,最終達到賽事圓滿舉辦志愿者快樂充實的雙贏狀態。
(4) 進行有效的人才激發和開發
激勵主要包括保障性的激勵、成長性的激勵、認可性的激勵三個方面。[5]對于在賽事中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可以加以適當的物質獎勵,但是獎勵額度不宜太大,以免引起他們在服務工作中的功利性而影響賽事開展和志愿者的發展。此外,還可以采用精神激勵,如給予表現突出者適當的榮譽獎勵或者點頭、微笑、致以肯定的目光等,以此來鼓勵引導他們更好的投入工作。然而無論是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都應該避免濫用,以免造成激勵作用減低。除了運用適當的刺激來激發他們的潛力和積極性外,注重人才開發和補充更是必不可少,時刻培養新人為志愿者候補必將為志愿者活動融入新的生機。
6結語
目前中國志愿者服務體系發展相對滯后于大型體育賽事的發展,而明確大型體育賽事的服務需求和志愿者服務的實際意義對于中國競技體育發展和體育文化傳播有著舉重輕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培養體系,發展一個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進行有效的人才激發和培養,使他們能夠在服務比賽、展現自我的同時提升自己、達到自我實現,讓他們在個體價值體現的同時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智慧.大型體育賽事舉辦后對承辦地區居民幸福指數影響的實證研究[J].體育科學,2012,03:28-38.
[2]李小蘭.現代大型體育賽事的內涵特征與社會功能[J].體育文化導刊,2010,04: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