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棋
摘 要:在現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合作依然是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為了是以時代、學校以及學生自身的需求,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比較大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不足。
關鍵詞:物理課堂;合作學習;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36-02
一、 合作學習介紹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合作來進行學習。它具體指學生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進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合作學習的概念是在多伊奇的目標結構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他認為目標分為三種類型,即:合作、競爭以及個體化。合作型目標是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結合,集中多人力量共同完成目標,當團隊目標實現時,個人目標也就實現了。競爭型目標則是指個人目標的實現會對他人目標的實現造成阻礙,雙方之間處于競爭關系。而個體化目標體現的是個體的獨立性,個體目標的實現與否不會對他人造成干擾。通過實驗,多伊奇發現合作型目標更有利于實現團體與個人的雙贏,使得個人的個性在團體中得到最大發揮。因此,物理課堂需要合作學習的加盟。
二、 合作學習對于物理課堂的重要性
1、 新課程改革要求
傳統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講課枯燥,只重視理論教學,卻忽視了有關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其次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極易犯困;最重要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的是競爭的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說,有助于在競爭中激發學習熱情。但對于大多數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競爭學習會使他們的自信息受挫,進而產生自卑感,從而不想學習,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因此,在新課改要求各地學校要積極開展合作學習。
2、 學生發展要求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數理在手,天下我有。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物理課程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物理課程比較難,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同時,物理講究的是理性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而如今的物理教育卻側重于理論的灌輸,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培養;并且,如今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學生的才能不能被充分的展現出來。因此,學生的全面化、個性化發展要求物理課堂進行合作學習。
三、 物理課堂合作學習讓人喜
在物理課堂采用科學的方法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中,便于打造高效課堂。同時,合作學習在物理課堂上的良性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良性影響主要表現為:
1、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
在合作學習中,提倡在課堂中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是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是課堂的主角。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之前,教師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把學生合理的分為幾個小組。在進行小組的人員分配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等多方因素,使小組成員能夠做到優勢互補。同時,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實力不能差別過大。在分配好小組后,必須為小組選擇一名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小組長,只有這樣,小組才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當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小組成員不能過多,一般情況下6個學生最好。與此同時,每個小組都應該確立自己小組的學習目標,明確每個成員的優勢,為以后的分工做準備。其次,在課上,教師作為引導者,應在內容基本講完之后,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可以就自己的理解進行交流,讓原本應由教師去做的事變為小組之間、學生之間去共同去做,這樣有助于“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的貫徹落實。同時,由于每個小組中僅有幾個人,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去交流,任何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來自同伴之間的尊重。而且,由于小組的人數較少,使得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拉近優生和差等生的距離,使得學生對于學習充滿信心,從心底產生強烈的學習沖動,進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2、 強化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應為每個小組布置相同的課堂展示作業,使每個小組都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完成任務。而不同的小組之間又處于競爭關系,這又使得每個小組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而更加努力。這能夠使學生走出自我,將個人的學習目標與小組的目標結合起來,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和小組是一個共同體,在小組學習中,相互幫助,共同激勵,這有助于集體意識的增強。同時,物理課堂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如:在講阿基米德定律時,學生們對于浮力的概念不清。如果按照課本直接進行實驗的話,會給學生的理解造成困難。所以,可以將把實驗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分組實驗探索,而不是教師演示。首先,讓小組討論猜測影響浮力大小的要素,然后讓他們動手驗證猜想,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梢宰寣W生運用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借助桌上已有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由于猜想浮力大小與6個因素有關(液體密度、排開液體體積、物體密度、物體的體積、物體沒入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形狀),要逐個進行研究需要很長時間,一節課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上述任務,此時就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有重點地落實上面提到其中的某兩項任務,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感知,再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概括,進行思維加工,最后由各小組歸納結論:沒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對完成好的小組進行獎勵,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熱情。
3、創造了利于學生探究事物的情境
合作學習重視學生參與,可以最大限度使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同時,對于學生的大膽猜想,教師能夠及時的給與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例如:在講摩擦力一節時,教師可以先拋出問題:當汽車關閉發動機后為什么還能前進?最后為什么又會停下來?讓后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信息去分析問題,引出摩擦現象。緊接著,教師繼續詢問學生關于滑動摩擦力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慢慢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的熱情。同時,教師應使用引出摩擦力的概念。隨后,教師進行摩擦力的實驗,可以先在水平光滑的木板上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在把木塊放在鋪有毛巾的水平木板上,在木塊的上面放上砝碼,再勻速拉動木塊測出摩擦力的大小,最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影響下摩擦力的大小的原因。這種使用生活中的現象來引出課程,能夠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
4、便于學生張揚個性
合作學習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由的、包容的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盡情地展現自我。物理問題通??梢詮牟煌慕嵌冗M行考慮解決,這就造成了在課堂討論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這就使得學生必須充分利用個人的思維魅力去說服他人。
四、 物理課堂合作學習讓人愁
1、 教師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導致流于形式
部分教師在物理課堂中引用合作學習,僅是為了跟隨潮流。他們在課堂上不論問題的難易程度,一律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導致合作學習只有形式,完全發揮不出真正的作用。如:一些問題太難,使得學習好的侃侃而談,學習差的只能做其他事;對于簡單問題,又完全沒有討論的必要,所以學生都在聊天等。
2、 教師引導不到位,致使學生效率不高
在物理課堂中,部分教師給各小組布置好任務之后,就成為了一個旁觀者,完全沒有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如: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沒有及時的對學生的討論主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導致討論的內容偏離任務;在學生進行課堂展示時,教師不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等學生都弄完后,就匆匆宣布下課,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完成的效果怎么樣等。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致。
五、 小結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物理課程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其不可忽視的優勢。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片面理解,導致合作學習反而成了制約學生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只有充分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科學運用該模式,才能打造物理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利群.把握時機,優選策略——談如何讓合作學習更有效[J]. 天津教育,2013(05).
[2]鄭仁軍.合作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J].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04).
[3]李瑞.學案導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4]陳莎莎,馮學金.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學習[J]. 廣西教育,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