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開強 胡中麗
摘 要 學生能正確理解詞語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基礎,理解詞語的常用方法有: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字典(詞典)、連字意成詞意。
關鍵詞 聯系 理解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47-01
詞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通過死記硬背,在脫離語文環境的情況下學習、理解生字詞語。特別對一些較為抽象的詞語,缺少直觀性的認識,以致理解起來難度很大。因此,對詞語的理解,《新課標》在不同學段提出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且不斷變化、提升的要求,并形成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系統。如:第一學段對詞語理解方面的要求是“綜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二學段對詞語的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第三學段的要求是“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中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下面我以第二學段為例,談一談在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我是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
一、聯系上下文
我們語文老師經常強調理解課文的一個方法: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其實,這里就告訴我們理解詞語的一個方法,那就是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如何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需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形成能力,更需要在精讀文章時,教師適時點撥。比如:西師版四年級下冊課文《飛檐走壁的虎將》中有這樣一個詞語:丟卒保帥,這個詞語怎么理解呢?可讓學生讀一讀六自然段,學生就會發現這些話有助于理解這個詞:“它劇烈地擺動尾部,將尾巴很快丟掉,離體的尾巴會跳來跳去,以吸引敵人的眼光,而它自己就趁機逃之夭夭。”“丟卒保帥”在文中的意思就是指丟下尾巴,保住自己的性命。
二、聯系生活實際
在生活中學生能學會很多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生對一個詞語的理解才會更加透徹。因此,聯系生活實際,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比如:西師版三年級上冊課文《樂山大佛》中有這樣的句子:樂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它身高71米……71米到底有多高呢?我們學校的綜合大樓是學生熟悉的事物,有30米高,兩棟綜合大樓的高度加起來都沒有樂山大佛高。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用熟悉的事物來和樂山大佛的高度進行比較,就把“71米”這個數字所體現出來的高度更加具體化。學生們紛紛感嘆:“樂山大佛真是太高了!”
三、查字典(詞典)
勤查字典、詞典來幫助閱讀理解,是一個人一輩子受益的事情。而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語文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中的重要一項。比如以四年級上冊《夾竹桃》一文中的一個詞語“微風乍起”為例:“乍”是一個生字,也是理解“微風乍起”這一詞語的一個關鍵。乍在字典里有這幾種解釋:1.忽然;2.剛剛;3.張開。我們把所選的義項放入原句中理解,就知道該選第一項。同時也理解了“微風乍起”的意思:微風突然吹起。
四、連字意成詞意
連字意成詞意,就要先對詞里面每個字進行注解,然后綜合起來確定整個詞的意思。適合這樣理解的詞語有很多。如:《人類的老師》(西施版三下)中的“機毀人亡”——飛機墜毀,人員死亡。《空中霸王的克星》(西施版三下)中的“侵襲”——侵入襲擊。《金子》(蘇教版三上)中的“若有所悟”——好像有點明白。《我不是最弱小的》(蘇教版四下)“纖弱——纖細柔弱。
五、通過想象理解詞語
引導學生用想象的方法理解詞語,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朗讀這個詞語時,我提醒學生,當你讀到這個詞語時,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展開想象的翅膀,生動地描述了由這些詞語所聯想到的情景。如理解《搭石》“協調有序”這個詞,學生由“協調有序”聯想到“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的景象。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課文,從而使學生在理解課文中自主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學生學會了理解詞語的一些常用方法后,教師要引導孩子自覺地使用這些方法來理解詞語。也只有當孩子們在閱讀時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逐漸形成了理解詞語的能力,學生才能與文本進行正確對話,實現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