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亮 王開賢
由于受到老師的批評而選擇跳樓、由于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自殘、由于同學之間的瑣事而殺人……為什么社會發展到今天,此類校園悲劇卻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
因此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有的放矢,發現問題。
經過長期觀察,筆者認為當前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一方面,學生整天處于一種超負荷的高度緊張之中,致使學生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另一方面,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抑。同時,家長過度的期望,善意的埋怨和打罵,都會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于是厭學出現了,焦慮產生了。
2.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困擾學生的嚴重心理問題之一,小學生相對差一些,中學生就比較嚴重了,主要包括與老師、父母、同學之間的關系。往往因為處理不好而影響心理健康。
3.青春期問題
對于中學生來說,青春期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我們國家對于這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回避這一問題,越是這樣,孩子的好奇心越強,對于孩子的一些青春期問題不能及時正確的引導,從而使孩子產生了青春期心理障礙。
4、挫折適應問題
現在的孩子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的,家長都拿著當寶貝,對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而活呢,卻是一點也不舍得讓孩子去做,許多學生自己從來連襪子都沒有洗過,在家從來沒掃過地……正因如此,導致了孩子遇事不知所措,承受挫折的能力極差 。
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1.優化育人環境
環境是一個多維的主體的時空網絡和氛圍,環境是人的心理素質達到優化的基本條件,是潛在的課程,具有陶冶、滲透、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良好的環境可使人的心理功能處于積極向上的“做功”態勢,并使人能進一步開發自身的心理潛能,從而促進人的健康發展。
班主任要抓好班級的環境布置。教學過程不僅是智能培育過程,也是健康的個性培育和發展的過程。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適應是與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度密切聯系的。
班主任要注意安排好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即課外、校外活動是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知、情、意、行、能和諧協調的過程,它對開闊學生的知識和思想背景,提高文化素養,擴大社交范圍和心理容量,以及發展個性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也只有通過校內外實踐活動才能進一步發現和發掘自己的潛力。
學校的管理環境、班級環境、家庭環境以及自然社會與文化環境也都是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心理品質必要的因素,應從總體上考慮,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2.做好心理輔導
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點使得其情緒行為具有明顯的不穩定特點,所以在學生初步熟悉校園環境后,學習及情緒行為就應成為心理輔導的主要內容。
首先,班主任可通過心理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和發展狀況,組織開設心理科學知識講座,了解心理健康、心理異常以及心理保健的一些知識,激發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完善的欲望。
其次,班主任可教給學生一些調節自我心理的方法。①環境調節法:創造或尋找安謐、寧靜的環境。②語言調節法: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至理名言激勵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爭,或用無聲的語言自我提醒,自我暗示。③注意轉移法: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轉移到積極有意義的方面去,盡力去做一些可轉移注意力的事情。④能量發泄法:不良的情緒可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使氣惱的心情平靜下來,使聚積的怒氣消失大半。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解除他們的心理困惑,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自信指個體對自己的一切,包括身體、能力、性格等各個方面,都能確認其正面價值,而且欣然接受自己現實的樣子。不因自身優點而驕傲,不因某種缺點而自卑。自信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自信力是每個人發揮內在潛能實現做人價值的內在動力機制。在生活中有了信心,有了理想和目標,才能使人一步步進入較高的發展階段,才能獲得學習、事業和生活的成功。
3.做好心理保健
做好學生的心理保健也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學生正處于身心成熟階段,圍繞高中階段青春期特點,將性生理、性心理與性人格教育密切結合,通過優化環境,樹立良好班風,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等手段,提高學生性心理意識的境界,促進學生自我身心發育的優化。
對這一階段的學生使之能夠做到:①良好地調適自己的心情,理智地(自覺地)緩解生理發展前傾與社會成熟后移之間,性成熟與人格不完善,性道德觀念不明確之間的矛盾,在較高的思想境界支配下,確保青春美好,促進精神健康。②接受文明社會所公認的性行為準則和性愛倫理常識,尊重異性,理智地容納自己愛慕異性的情感,有較融洽的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關系。③對大眾文化傳播有清醒的判斷,能區分淫穢和純潔、低級與崇高、謬誤與真理,有較高的鑒賞水平。
總的來說,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實際組織者和指導者,擔負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任務,同時要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采用切實可行的舉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讓我們多付出一份愛,讓我們多獻出一片情,讓我們用愛去喚醒孩子,用情去感動學生,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