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65-01
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首先要使學生對綠色化學思想、綠色化學資源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有清醒的認識。利用化學學科優勢,教師可以以恰當利用化學鄉土環境資源,介紹環境污染及其危害,逐步樹立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利用好教材與地方資源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思想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培養學生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利用化學鄉土環境資源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首先要使學生對環境保護尤其是地方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有清醒的認識,了解地方環境資源現狀,關注身邊發生的的環境惡性事件,從內心深處產生環境危機意識,樹立用科學的方法,學科優勢,通過學習去傳播凈化、美化、綠化環境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化學鄉土資源,介紹地方環境污染及其危害,逐步樹立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及可持續發展戰略。 例如:在講空氣污染與防治一節時,向學生展示學校附近水泥廠排放廢氣、汽車尾氣以及建筑裝修產生的噪聲污染等相關資料和圖片,并組織學生相互討論工業強縣帶來的大生產和家用汽車數量的增多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的嚴重性,應該采取的對策和學生對環境管理部門的建議。教師進而有的放矢地講述了世界環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二、培養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思想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友好化學、環境無害化學、清潔化學,是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的生產和使用,并通過化學的方法合成對環境無害或友好的物質。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同時顯現了人的能動性。 綠色化學的核心是: 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環境知識內容并結合鄉土化學資源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的點撥。例如:在講“化學與環境”一節時,采用分組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提出3個探究問題:
1.通過網絡查找資料或走訪環保部門專家,了解綠色化學的含義并體會綠色化學對地方人文環境的改善和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從學校所建化學鄉土教學資源庫中下載有關污水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垃圾任意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等問題,談談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并探討應采取的措施。
3.調查你身邊使用塑料快餐盒、方便袋的情況、并思考塑料快餐盒、方便袋的便宜性和低成本與環境污染的矛盾?
每小組根據自己調查、了解的情況和交流討論形成的意見,寫出一篇小論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鼓勵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讓學生明確化學資 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明確發展經濟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提倡綠色化學,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從而樹立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
三、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知識
化學不僅在資源開發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同樣大有用武之地。現行的初中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教學中要時時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滲透綠色化學育。例如:在講“化學與能源”時向學生說明不可再生能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講“水的凈化”時,講講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利弊、并要求學生上網查資料查找具有綠色環保價值的化學物質替代氯氣作消毒劑;在講“石灰石的利用”中,說說傳統建筑材料、裝飾材料的危害及為何提倡使用綠色建筑材料等;在講“化學肥料”時,說說水中氮、磷過多造成水華現象和赤潮現象等的危害;在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從化學鄉土資源庫中下載本縣鋁土礦、硫鐵礦開發的相關資料,并向學生介紹鋁對人體的危害與應用,樹立合理開發利用金屬礦物的思想;在講“有機物”中,講講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保護、室內裝修產生的化學物質(如甲醛、苯等)的污染與健康等知識。使學生意識到應如何合理應用化學,用綠色化學觀點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為人類能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綠色化學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貫徹新課標精神,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綠色化學不能取代系統教學,但必須融合其中,使綠色化學思想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使學生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樹立用綠色化學的觀點認識環境、改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