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強 崔健



摘 要: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探索中的問題,其系統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需要。針對于此,介紹了煤炭企業轉型升級過程的主要內容,以及影響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結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使用文獻分析以及專家咨詢的方法,從經濟效益、企業技術進步與創新、企業管理能力與實踐、企業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社會滿意度五個方面確定具體的評價指標,為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的定量評價提供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轉型升級;文獻篩選;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020-04
一、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內容
不同的企業轉型升級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從整體來看,煤炭企業轉型包含著一些共同的內容[1]。
(一)產品改造
產品改造包括老產品改造和新產品開拓兩個方面[2]。傳統煤炭企業的主要產品是煤炭,煤炭企業通過延伸煤炭產業鏈,如煤化工、煤-電-鋁一體化提升煤炭產品的附加價值。除去發展煤炭產業,煤炭企業還通過發展配套的運輸、物流、機械制造業務,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創造更多的收益。通過技術的改進,開發綠色產品,使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3],滿足客戶不同的需要,也是產品改造的主要內容。
(二)技術工藝改造
煤炭企業通過技術改進和提升來改造工藝流程,是轉型升級的主要內容之一。技術的提升使得生產工藝更加先進、生產工序更符合科學原理,使得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對煤炭企業來說,其生產工藝水平的高低、生產工序的科學與否,都決定了企業在節能、降低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通過技術的進步,煤炭企業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三)生產環境改善
煤炭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提升員工的工作環境是企業不斷進步的表現。提高員工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待遇、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知識水平、為員工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等,都體現了企業“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現代企業中,人才是企業進步的第一保證,提升員工的工作環境也是企業擔負自己的社會責任的體現。
(四)節能降耗,防治污染
對煤炭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如何處理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煤炭開采過程中造成的土地塌方,是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企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督促著企業向較少污染、循環經濟的方向邁進。
二、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因素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部分構成[4]。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宏觀環境因素,此外,市場需求等行業因素也對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有影響。除去外部因素,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煤炭企業內部因素。這些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團隊的戰略眼光與能力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面臨著多變的市場環境、經濟環境。企業的管理團隊如何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的方向,這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是巨大的考驗。同時,面對企業內部的各種問題以及來自各方面的阻力,管理團隊是否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問題,關系著轉型升級效果的最終落實情況。
(二)企業人才儲備及其素質
專業的技術人才對于提高煤炭企業的生產效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科技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推動力,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是企業轉型的骨干力量[5]。而企業現有人才儲備以及人才的技術水平,幾乎關系到轉型升級的最終成敗。
(三)企業創新理念與創新文化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依靠創新作為保證。在煤炭企業內,形成良好的創新理念與創新文化,可以使得每一位員工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為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為轉型提供內在動力[6]。創新的成果可為企業帶來相應的提升和改進,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企業內部,設置良好的機制鼓勵創新,扶持轉型升級前進的路徑,是企業轉型成功的重要保證。
(四)現有技術創新基礎
對于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是重要保證。企業現有的技術創新基礎,比如企業的現有技術水平、科技研發實力以及對于科技創新的投入水平,都決定了未來煤炭企業的總體走向。
(五)經濟實力
轉型升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經濟水平,但有的企業的經濟實力也反過來作用于轉型升級的效果。對于煤炭企業而言,轉型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調整,有時還意味著巨大的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及資金投入。因此,對于整體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而言,可以為轉型升級提供較好的投入以及保障措施。
三、企業轉型升級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
要實現全面反映企業綜合績效情況,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就必須要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嚴格遵循指標體系構建的相關原則。
(一)有效性原則
本文所選擇的指標必須客觀、準確,各個指標相互之間不重復,也不存在矛盾,但又可以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反映煤炭企業的轉型效果。如若主觀偏好較強,則評價結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二)系統性原則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內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建立指標體系的時候,應該考慮各個因素的共同作用,考慮各個指標的相關性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關系。
(三)可比性原則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評價指標應當具有全面的可比性,應盡量選取在不同企業中普遍可獲得的指標,得出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適用于大多數的煤炭企業,以保證指標的可比性。
(四)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則相結合
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評價指標應該盡可能全面、系統、綜合地反映企業轉型升級效果,只有這樣,該體系才能對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做出綜合評價。煤炭企業一般規模較大、投入較多,涉及到生產、經營和銷售的指標也很多,而且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企業的整體價值。但若將這些因素都融入指標體系,將會使得評價過于冗長和復雜。因此,應本著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則相結合的原則,選取影響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評價的重要指標來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四、指標體系的選擇與設計
(一)指標的初步篩選
指標的篩選主要依據查找相關的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研究的文獻,共計13篇,對其具體的指標進行頻度篩選,構建出一般的指標體系。13篇文獻提到的指標共計156個,由于指標的名稱各不相同,很難得出一致的評價名稱。所以,對文中出現的評價指標進行歸類處理,比如,瓦斯綜合利用歸為煤層氣利用率,煤化工產值比率歸為非煤產值比率。對156個指標中的114個指標進行了歸類,如表1所示。
另外42個指標,如水電耗用資源增長率、城市維護建設費增長率等只出現一次,不再納入指標范圍,如表2所示。
依據文獻出現的頻度構建的指標體系,綜合了轉型升級效果評價研究的主要指標,本文以此文獻篩選的結果為指導,構建了本文的指標體系。
(二)指標層次的設計
篩選出指標之后,就要對指標進行分類。在指標初選結果中,有凈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等經濟指標,有企業戰略識別能力、企業體系建設能力等管理指標,還有環境投資比率等環境指標。關于如何調理清晰地分清指標之間的關系以及所屬的領域,本文以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內容以及影響因素為指導,經咨詢有關專家,將篩選出的指標按照經濟效益、生產技術進步與創新、管理能力與實施、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社會滿意度五個角度劃分,分為以上7個子系統。經濟效益子系統的目標是用于評價煤炭轉型升級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生產技術與創新力子系統的目標是用于評價企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設備裝備能力;管理能力與實施目標是評價企業對轉型升級的支持力、服務力度和決策的能力;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用于評價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循環經濟的發展水平以及對環境的控制;社會責任力子系統的目標是用于評價企業的轉型升級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下面分別介紹每個子系統的指標選擇及指標含義。
1.經濟效益子系統指標體系
經濟效益子系統指標主要包括凈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資本積累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將每個指標具體劃分如下:
(1)盈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體現了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取決于銷售收入、投資收益以及股利在未來的增長,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結構狀況和經營績效,是企業利益相關各方關注的焦點。可以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指標來衡量企業盈利能力。
(2)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指標從企業資本結構角度反映了企業的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投資風險,是國際上公認的衡量企業負債償還能力和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流動比率能夠反映企業資本的變現能力。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這兩個指標構成了企業的償債能力。
(3)營運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指標能夠反映企業利用其資產的效率,是企業財務績效的關鍵成功因素。流動資產指標可以表示流動資產的營運和盤活能力。但流動資產過大就代表企業占用的現金過多,無法進一步實現投資發展??傎Y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這兩個指標共同構成企業營運能力維度的評價指標。
(4)經濟潛力。資本積累率指標體現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潛力。資本積累率指的是企業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同年初所有者權益的比率,體現了企業通過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擴大積累而形成的發展潛能。
2.生產技術進步與創新子系統指標體系
煤炭深加工率、非煤產值比重這兩個指標代表了企業技術進步的水平,用采掘機械化程度這個指標來衡量企業裝備技術的高低,采掘機械化程度是指煤炭企業具有先進適用的裝備和生產技術,能夠實現技術成果向生產的及時轉移。把技術變成生產力,需要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和裝備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最終提高生產效率。隨著技術裝備的轉移,煤炭企業實現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煤炭深加工率、非煤產值比重、采掘機械化程度這個3個指標共同構成了技術進步維度。而科研人員比例、科技研發投入比例、轉型升級培訓比例共同構建了企業創新水平的維度。
3.企業管理能力與實踐子系統指標體系
企業管理能力與實踐子系統主要包括4個指標:企業戰略識別能力、企業體系建設能力、組織領導能力、責任落實負責比例。這4個指標分別劃分為以下兩個維度:
(1)管理能力。企業戰略識別能力和企業體系建設能力構成了管理能力維度。
(2)管理實踐。組織領導能力和責任落實負責比例指標構成了管理實踐評價維度。
4.企業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子系統指標體系
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子系統下有10個指標,將萬元產值廢水排放量指標、萬元產值廢氣排放量指標、萬元產值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指標3個指標合并成企業環境污染率指標。這樣,指標會更加簡練且具有代表性。環境污染率、環保投資比例、環境治理能力、礦井水循環利用率、物料循環利用率、煤矸石綜合利用率、塌陷土地復墾率、煤層氣綜合利用率共同構成了這個子系統。指標的具體分類如下:
(1)環境保護。環保投資比例、環境污染率、環境治理能力三個指標構成了本維度的評價指標。
(2)循環經濟。礦井水循環利用率、物料循環利用率、煤矸石綜合利用率、塌陷土地復墾率、煤層氣綜合利用率這五個指標公共構建了企業循環經濟評價維度。
5.社會滿意度系統指標體系
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這兩個指標劃分為社會適應維度,指的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社會上的反響,評價企業產品是否能夠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工資支出、社會保險支出以及納稅金額這三個指標相加,合并成企業的社會貢獻率指標;企業社會貢獻率指標和大專以上人員比例、職工收入增長率指標共同構成企業的社會進步維度。因為這幾個指標都體現了企業對于員工、對于社會的付出,從長遠上考慮,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
綜合以上指標子系統的分析,得出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評價的總體指標體系,如表3所示。
五、結論
通過對我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內容和影響因素研究,通過文獻分析篩選出合適的指標,制定出適合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效果評級體系。煤炭企業轉型升級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包含了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技術進步與創新、管理能力與實踐、環境友好與循環經濟及社會滿意度五個方面,能夠較全面地考量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效果,也有針對性地結合了煤炭行業的特點。當然,該指標體系還應該從實證的方面進一步探討,從而得出較合理的證明。
參考文獻:
[1] Kaplinsky R,Morris M.11 How do South African firms respond to trade policy reform [J].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olicy in Africa:Issues of De-industrialis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2000:193.
[2] 李奎,祝偉,彭堅,孫曉彤,劉戈.神府地區蘭炭企業現狀與改進建議[J].中外能源,2016,(3):21-30.
[3] 賈鹍宇.煤炭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6):197.
[4] 吳鵬躍.小微企業上規及轉型升級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5,(3):2-5.
[5] 劉珂,張蓉.新時期下煤炭企業戰略轉型升級研究[J].山西煤炭,2014,(3):78-80.
[6] 毛雅軍.淺談國有大型煤炭企業轉型的路徑[J].煤炭經濟研究,2008,(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