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琳琳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在我國高等教育專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原有經驗、成果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49-01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進過3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不能否認,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以及社會成員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問題變得愈發突出,致使其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因此,對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提高教學管理,顯得尤為必要。
一、整合教學內容
(一)實現新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變。認真向兄弟院校“取經”,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和集體研討活動,這樣做既能避免課程間觀點不一致、內容重復,也能更好地梳理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二)妥善處理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性與教育性關系。傳統的思政理論課教學過分重視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的完整性,因而忽視了其教育性。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一方面在傳授知識時要“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在教學作用上要側重“有效果”,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解決影響其身心發展的問題。
(三)注重前瞻性知識與現有科研成果的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點。因此我們要結合學科發展的實際與時俱進,通過學術研究,協調教學內容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做到及時把科研成果與該學科最新發展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
1、及時排查出已經過時或者不適用于當前社會發展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實際的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梳理,或刪減或調整,賦予這些內容以新的解讀,以輔助教師教學。
2、針對大學生熱切關注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及社會熱點問題,以創新的視角從中選題,選題要注意貼近學生,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
3、注重教師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習,在明確所擔任課程的性質和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思路,完善培養內容和措施。
二、創新教學方法
(一)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講授教學內容
1、主題辯論教學法。上課之前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對自身感興趣的相關教材的內容設置一個主題,之后進行辯論,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
2、報告教學法。邀請中學優秀一線教師給學生們講課或做專題報告,用自身的案例現身說法來教育學生,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案例教學法。通過生動形象的具體案例使抽象的理論變為易為學生接受的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現代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手機、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傳媒的優勢,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
1、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模式,案例教學法有效地調動了課堂教學氣氛,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于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2、引進微博形式。當前,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點,通過這種形式能把所有師生及教職工人員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3、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品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例如,“班級之星”、“精彩亮相三分鐘”等活動已經成為某些院校思政專業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品牌活動。
三、完善教學管理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的理念即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自覺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豐富考評方式。權衡平時成績和期末試卷考試的方式,更加注重前者。還要重視學生利用所學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在采取多種評價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考評方式隨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這比單一的考評方式更為全面。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作為一名思政理論課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堅定的政治立場,同時,在本專業已有的知識體系之外還應進行大量的積累相關學科的知識,從而使思政理論課的課堂更加充實和豐富。
(四)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改革教學工作。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校、師、生發展的重要路徑。教研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了全體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使每位教師都發揮了各自的特點,挖掘潛力,進行探索,使之由“經驗型”向“研究型”過渡,從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1、設立課程小組。課程小組在課程教學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能,因此要在立足學校實際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機制,建立各課程小組。
2、狠抓思政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助教隊伍。注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安排青年教師參加學術會議和各種培訓。
3、做好人性化的督導活動。組建一支高水平、業務強的督導教師隊伍,既能為師生更好地表達自身訴求擴充渠道,也為高校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璐.論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文教資料,2010(8).
[2]鄒子坤.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加強思想政治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1(1).
[3]范俊敏.淺析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J]科技風,2012(15).
[4]劉建軍,王華彪.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