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堅
摘 要: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在高校管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數量的增加以及各大高校的招生計劃改變,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各大高校同時面臨著管理上的壓力。本文通過分析高校現狀,與之前的高校狀況進行對比,對其新的方向和發展模式提出建議,提出更加貼合當代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促進各大高校的穩步發展做好前期指示工作。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方向;發展模式
高等學校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大學、專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統稱,簡稱高校。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經過高中的磨練之后,大部分人選擇進入高校繼續深造,各大高校也紛紛增加了招生人數,當下大學生數量可謂是“遍地開花”,一改多年前“一枝獨秀”境地。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教學管理工作已經向先進水平發展學習,比之初始階段有了質量上的突破,但是面對教育教學資源相對緊張等狀況,我們需要對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做出探討與決定。
一、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招生數量的不斷增加,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管理人員的缺乏等都是當下各大高校共同面臨的問題。
1.教學管理理念的落后。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受教育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特權,而是越來越普及的一項公民權利。無論對于人民、社會還是國家,接受教育都是一件有利無弊的好事,但是招生數量的增加和生源結構問題給當下的高校管理工作帶來了一波沖擊。當下高校的教學管理理念上仍然沿用著之前的傳統精英式教學模式與行政管理方式,但是在新事物快速興起的二十一世紀,創新和“以人為本”也應成為各大高校所努力發展的方向,教學管理人員在此方面還有所欠缺,也就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的效果。
2.教學管理模式的落后。舉例說明,教學評估是一種學校管理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接收到的同學們對老師、對學校的意見與建議的有效途徑與方法,應該是高校中一項定時進行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檢查前臨時補交相關資料。目前這樣的狀況,導致很多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熱情與積極性,缺少與同學們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也無法通過學生反饋的狀況進行彌補與提高。
3.考核方式單一。當下高校學生的考核形式沿用從小學到高中的單一考試制度,只體現了同學們在筆試上的能力,缺乏對其社交、創新以及各種志愿服務等能力的考查,使大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仍停留在書面上,缺乏實踐考查,導致很多大學生都采取臨考突擊的方式,與設定的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背道而馳,也無法達到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標準水平。
二、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新方向和發展方向的建議
1.革新管理理念,加強溝通反饋。“思想決定高度”,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要想跟上時代的潮流,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做到與時俱進。首先,教學管理人員應具有專業的教育知識,并且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結合當下社會的人才需求開展管理工作,而不是千篇一律,墨守成規。
除此之外,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一線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建立溝通反饋系統,加強師生之間,師師之間,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師之間、行政人員與決策人員之間的溝通,將出現的問題和需求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早發現早解決,不僅達到了高效管理的目的,也促進了各級之間的溝通了解,有利于達到集思廣益,用更加合適的方法解決教學管理問題的目的。
2、實現管理人員專業化,提高管理民主化。高校管理人員應由專業人員擔任并對其專業素質進行嚴格考核,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知識是上崗的前提,以保證高校管理工作可以向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新手上任難免有失誤,除在實踐中增長見識經驗之外,還應該采取上崗培訓、外出學習等方式幫助其完善管理方面的知識,提高其管理能力。而民主化的實現,應借助于領導層的敢于放手,拿大放小,在可行范圍內,鼓勵教學管理人員等各級人員之間互相溝通學習,開展各樣教研工作,為高效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議,并注意引進人才,為管理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3.加強實踐創新,培養社會人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為提高高校教學管理的水平,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當下的高校教學中,一直是理論大于實踐,固守多于創新,這兩者便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應強調實踐與創新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開展相關課程,通過其加強對教學目標的認識理解,加強學生的課外技能訓練,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實干型人才。
4.教學資源緊缺,招聘兼職教師。面對當下學生人數大增,教學資源緊張的形勢,招聘有經驗的兼職教師是解決問題的合理方式。在高校教學管理中,使教學質量最優化是其終極目標,而符合標準的教師資源又不夠充足,因此,各大高校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當然,應該注意兼職教師與在職教師的比例,而且兼職教師一定要經驗豐富,在課程安排上能夠滿足教學目標。
5.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反饋。第一,教學評估平常化,幫助教師了解教學狀況,及時調整授課計劃;第二,設立獎懲制度,將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的利益與其工作效果掛鉤,借此起到督促作用;第三,管理人員在各專業選出有經驗的教師不定期抽查聽課,結合學生反饋對各教師的授課質量進行評估建檔;第四,將實踐與書本結合,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五,信息化教學管理應貫穿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并且在網站開放評論功能,各學院的版塊也應有各自特色,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
綜上所述,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在高校發展中占據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教學管理工作的進步與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社會人才,從各方面提高學校水平。因此,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應當結合時代特征做出及時進步與調整。
參考文獻:
[1]李倩.探究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J].改革與開放,2011(6).
[2]王志鳳.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4(4).
[3]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10).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