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碧霞

摘 要: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合格的高級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人才動力。當前,社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工廠的一線崗位都要求高職院校畢業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環境耐受力。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有田徑課程,在學生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的當下,高職院校的田徑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畢業之后將不能夠很好的勝任工廠提供的工作,所以高職院校應當緊緊抓住一切能夠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機會,開展好田徑教學活動,為大學生們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田徑教學;身體素質
一、前言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高級技能型人才,學生首先需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符合工廠的崗位要求。田徑課是其它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高職院校開展田徑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身體素質。文章采用實驗法對重慶某高職院校的新生進行調查。針對實驗過程中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了促進高職院校體育田徑教學持續發展的策略。
二、國內對學生體質現狀的研究
從1975年五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體委公布了《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要求在學校廣泛實施,此后,在1982年,1990年又進行了修改,一直沿用至今。1995年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規定:學校必須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對學生在校期間每天用于體育活動的時間給予了保證。從1985年開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科學技術部等五部委(局)共同組織展開了全國性的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到2005年已經進行了五次,以全面了解我國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從近十年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結果來看,當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正在明顯的下降,這種下降趨勢應當引起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的高度重視。
三、實驗設計
(一)實驗對象及方法。筆者對重慶某職業技術學院的新生進行教學分組實驗,在實驗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量化測試,待實驗結束之后再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量化測試。本次實驗的對象是:教務處隨機抽取的8個教學班,共有480名學生,男生有246名,女生有234名。出于實驗的需要,筆者隨機抽取4個班級作為實驗組,其它4個班級則作為對照組。
(二)實驗內容制定。實驗時間為2015年3月2日到7月3日,為期約120天。對480名學生,一共30個學時的體育教學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實驗內容控制。田徑教學實驗由同一名老師負責,這樣能夠確保實驗不會因為教師教學方法的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實驗組男生124名,女生118名,對照組男生122名,女生116名。實驗組和對照組男生、女生人數大致相同。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授課場地相同,每周上的體育課數目相同,如果遇到陰雨天等不可抗拒因素導致體育課不能照常進行的情況,教師會安排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補課。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真實有效且具有可比性,體育教師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確保無人遲到和早退。在實驗開始前,體育教師對全體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了測試,在120天實驗后再次對這些學生測試。
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田徑項目中的走、跑、跳、投四種基本活動形式,包括:短跑項目、中長跑、跳躍技術、投擲技巧等。每一節體育課都嚴格的按照體育課課程標準執行。
對照組教學內容:對照組教學內容主要涉及籃球運動中的腳步移動、熟悉球性、運球、傳接球、投籃、持球突破等基礎知識。同實驗組一樣,對照組每一節體育課也都嚴格的按照體育課課程標準執行。
實驗測試內容和方法
1.全速50米奔跑,在體育場量取50米直線跑道,采用站立式起跑的方法5人一組,聽信號槍發令起跑,體育教師計時,全速跑向終點。
2.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合理分組,讓班委站在彎道處,防止學生抄近路導致成績不實,發令槍發令時開始計時。
3.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測試。
4.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測試。
(三)實驗結果分析
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看出,50米跑,實驗組男生和女生在實驗后比實驗前成績有顯著的提升,立定跳遠,男生女生在實驗后的成績均比實驗前好。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績也有顯著提高,坐位體前屈成績亦然。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經過120天籃球實驗課程的訓練對照組男生5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比實驗前有顯著性提高,1000米跑沒有顯著性提高。對照組女生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測試成績具有顯著性提高。5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800米跑跟實驗前相比差異性不顯著。
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田徑運動對男生女生的奔跑爆發力有顯著的提升,通過田徑體育項目訓練,學生的速度和爆發力提升幅度較大,有助于縮短學生的反映時間。
四、促進高職院校體育田徑教學持續發展的策略
(一)調整教學計劃。筆者對重慶37所高職院校的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了田徑課程,但是由于學生的課時有限,導致田徑教學內容不能很好的完成。高職院校學生參加田徑運動的時間過短,造成田徑運動訓練效果大打折扣。為了發揮田徑運動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中的巨大作用,高職院校應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學生參加田徑運動的時間,以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由于高職院校大一學生空閑時間比較多,大二學生的專業課課程較多,大三學生忙于頂崗實習和找工作,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根據學生空閑時間合理的安排田徑體育課程。
(二)開辟新教學模式。田徑運動本身就具有健身和競技的雙重功效,由于高職院校開設田徑運動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體質,所以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當對田徑運動教材有所取舍,弱化田徑的競技性,保留其健身性。教師在選擇田徑教學內容的時候應當著重選擇趣味性高、簡單、容易讓學生掌握的內容。結合其它體育運動項目的經驗將田徑項目中的跑、跳、投等動作整合到有趣游戲中來。讓學生改變對田徑運動固有的枯燥、乏味的印象。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高職院校現有的硬件設施和體育運動資源對田徑項目做一些適當的改動,在保留田徑項目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降低田徑運動的難度,開發出富有時代感、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田徑運動項目。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高職院校應當積極的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并將學到的體育運動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來。體育教師也要時時反省自己,檢查體育教學工作中有哪些工作做得不到位。是否有改進的空間等等。高職院校還應當定期的組織體育教師坐在一起召開體育教學經驗交流大會,為體育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場所。此外,由于體育教師多在室外教學,環境條件不好,工作強度比較大,所以高職院校領導應適當的在薪資福利方面對體育教師有所傾斜。鼓勵體育教師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五、總結
鑒于田徑運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高職院校應對田徑課程有所傾斜,增加學生田徑運動時間,改進田徑運動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從事田徑運動。此外,學生在進行田徑運動之前應該做一些專門的熱身動作,避免學生在運動中受傷。
參考文獻:
[1]杜翊.陜西省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及體育教學改進措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0):50-52.
[2]余江大.少年兒童田徑訓練中速度訓練的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08):62.
[3]張鳳蘭、張偉東、黃愛武.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的調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07(4):130-132.
[4]岳書蕊.新時期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理論及實踐探析[J].成人教育,2010(11):71-72.
[5]尹林.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評價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3):173-175.
[6]程真真,夏露.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對少兒體質的影響[J].青少年體育,2012(01):110-112.
(作者單位: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