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玉
【摘要】在高中語文作文課程的教學中,注重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創新性非常重要。然而,無論是進行作文的創新教學還是實用教學,重要的前提都是讓學生能夠基本把握好文章的審題與立意,這是高中作文質量有所保障的基礎,這也是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強調的內容所在。
【關鍵詞】感悟生活 創新能力 閱讀習慣
高考是高中生面臨的最大挑戰,高考語文在高中生學習的科目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關系到學生的未來與發展。在語文考試中,語文作文又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性,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的時候,要注重課堂語文的教學質量和科學的教學方法,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要點的把握,使學生在不斷地經驗積累中,提高語文寫作的能力。
一、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個充分說明了如何來提高寫文章的水平。能夠做到“人情練達”,就能夠寫一手好文章。這并非空話,能夠很好的為人處世,一定具有很好的理解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反應寫文章好的人擁有豐富的思想和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息息相關。受到教育體制和家庭教育平均水平的限制,對于學生思想上的教育更多的是落在了學校教育上,尤其是語文學科教育上。因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感悟,啟迪學生進行思考,用鮮活的事例激發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們交流彼此的思想,甚至組織辯論,讓思想進行碰撞,撞出美麗的思維火花和濃濃的生活感悟。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作文教學的基礎部分,相當于建筑摩天大樓的鋼筋,有了思路也就有了作文的骨骼。有了閃亮的思想觀點,也需要豐富的材料對其進行論證和支撐。所以,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豐富某些方面的閱讀,擴大視野,讓學生們積累大量的材料。這樣在面對作文題話題的時候,既能夠有所言,還能夠言之有物。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是要培養想象力,教師要通過引導鼓勵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哪怕離奇了點也要給予肯定,只要不偏離主題就任由學生發揮,只有這樣才能創新。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開拓思維空間,并把課堂或課外所得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二是要激勵,激勵實際上是讓被激勵者提前領略到成功的快感。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局部的閃光點,也要多幾把尺子合理決定。教師要呈現多樣化的寫作個性,鼓勵學生尋找獨特的個體體驗和心靈體會,在作文中表真情,善于抓住習作中的優點,在批閱作文的過程中,在積極肯定優點的同時也要幫助他們改掉缺點,力求給他們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三是要創造自由開放的寫作時空,自由精神狀態是生產佳作的途徑,引導學生從內心體驗出發,深入調查社會,采訪人物,從而激發學生創作欲是最有意義的。個體實踐、積極的觀察可以啟迪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每個人在喜愛的不同活動中是最具有開放性的。教師提倡學生全方位“攝取”生活的原生態,且注意生活的“背陰面”,從而透視其深蘊的生活真諦和本質。
三、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平日作文訓練中,經常碰到這樣的狀況:學生看完寫作題目之后沒有想法、無法下手,或者有一些想法卻不會表述。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詞匯量匱乏,培育學生擁有良好閱讀習慣,積累詞匯,自然成為作文教育的首要任務。再則,高水平、有思想的作文并不是一天可以練就寫出來的,這是一個過程,只有持續不斷地積累和練習,才能有所突破。所以,高中語文老師要盡可能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要求學生看到好的詞匯、文章時記錄下來,好好體味作品的精妙之處,以提升自身領悟力。只有擁有足夠的見識和領悟能力,才能創作出令人感動的文章。
四、重點培育學生構思框架的能力
作文構思是一個框架,領悟、想法、思考、推敲、篩選、排布等多角度的要求都在語文作文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如何培養學生構思框架能力?要求老師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讓學生多多接觸不同生活場景和風俗風貌,多多積累寫作材料,為構思框架儲備足夠的資源;再則,要盡可能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通過各種辦法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素質,發揮不怕艱難、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最后,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擺脫刻板守舊的思維模式,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在作文構思框架完成后,注入自己的真實感情,如此才能創作出高品質感情真摯的作文。
五、采用多元評閱形式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通過有效的寫作評閱形式,使高中生對寫作內容的學習有更深的認識。當前的寫作評閱形式較為傳統單一,大多是由教師一人完成,學生無法在寫作評閱參與中學習新知識。教師應采用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在學生自評、互評中穿插進行總結點評的多種評價方式。例如學生自評,當學生寫作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寫作作品進行朗讀,并表達在寫作過程中的思路與感受,以及幫助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找出作文內容出現的不恰當詞句,在進行修改與補充的同時,引導學生記錄寫作自評后的心得,累積寫作經驗。互評可運用于學生交換寫作內容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可節選學生文章部分,通過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在評價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清楚認識自身寫作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并鼓勵學生相互取長補短,進而實現寫作思維的提升。評閱的最后,由教師進行系統客觀的總結,讓學生對寫作思維、寫作結構、寫作材料的選取有進一步的認識。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課堂多元的寫作評閱形式,注重的是學生在評閱過程中的參與性,使學生在評閱過程中獲得樂趣以及得到新的寫作啟發,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與教師寫作教學的效率。
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授給學生基本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還要注重教學上的實用性和創新性。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高中生的作文表達能力,讓學生的作文不但內容新穎,能夠真實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能夠抓住得分亮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翠玉.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教學建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2]劉正旭.淺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作文教學的整合[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1(02)
[3]鄭淑清.高中校園文學活動與作文教學的九點結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09)
[4]張學民.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小議[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8:65-66.
[5]姜有榮.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通病及解決策略分析[J].語文學刊,2015,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