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華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96-02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事物和盼求知識的心理傾向,如果對某一件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就會喚發出無窮的激情、力量和智慧。興趣更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直接影響著他能否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因此,這就要求老師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從而改變學生消極被動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
一、巧引巧導,點燃學生興趣之火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為一上課你就必須有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用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其身心都在課堂之內,這可是一堂課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老師在備課時就必須于課題導入上進行精雕細啄,做到巧引巧導。
例如在“慣性”一節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已經學習了“慣性”,下面老師列出一個題(邊寫邊念題目):燒鍋爐時用鏟子送煤,鏟子往往不進入灶內,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順著鏟子的運動方向進入了灶內,這是為什么呢?
生:(幾乎是全班同時齊聲回答)因為煤有慣性。
師:那你有沒有慣性呢?
生:有慣性。
師:那你為什么不進入灶內?(全班同學都被逗笑了,但很快安靜了下來,進入了認真的思考境界之中)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而有些經驗又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若能恰當運用則會激發起探索的興趣。如利用從井中打水,水桶離開水面時會突然感覺的下沉來引入“浮力”這一節的教學,學生會茅塞頓開:原來“浮力”問題他們早就親身經歷過,有些學生還會聯系想到水中漂浮的物體、游泳等。
這樣我就利用精心策劃的導入使學生輕松而又成功地觸入到我的教學活動之中。
二、精心設計教案,讓更多的生活實例充實教學過程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實踐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可以這么說,我們周圍在無時不刻地發生著或這或那的各種物理現象。老師要讓生活走入課堂,也應該讓課堂走進生活。在教學中,巧妙地引入這些實例不僅可以使課堂變得精彩,而且還能成功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在講到共振一節時,我通過講這么一個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美國的一個農場里有一對夫婦,平時丈夫去果園里勞作,而妻子則在家里做飯,到吃飯時間時,妻子就用牛角做的角笛呼喚丈夫回家吃飯。有一天,妻子照常呼喚丈夫時,發現門前果樹上的蟲子紛紛墜地而死,丈夫回家后她把發生的事情和他一說,丈夫就拿上角笛到自家的果園里去吹,把果樹上的蟲子全部“吹”了下來!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靜靜地聽到這兒,同學們開始議論開來,我想他們已經很想知道原因了,這時我就對同學們說:“其實我們身邊的好多現象都能夠用我們學到的物理知識解釋的,剛剛這個故事里的現象其實就涉及到本節課我們要學到的知識“共振”。
三、借助多媒體資源創設物理情境 ,讓物理課更生動有趣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開展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教學現代化和教學改革的一種重要體現。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勢在必行。順應時代要求、代表先進教學手段的多媒體就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它以新穎的形式、強大的功能,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相對于古老的黑板、粉筆對學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運用多媒體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將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物理學是一門深奧抽象而又充滿邏輯推理的自然科學,因此不少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尤其是喜歡形象思維的女同學,對物理課常常是望而生畏。經驗表明,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難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規律(公式)不熟,而是無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從而無法準確地弄清物理過程。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技術于一體,能夠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物理畫面,降低了物理知識的認知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在進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學中,課本上只是用一個平面圖表示出來,不夠形象,我用Flash軟件把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按天體中的坐標放好,使三者按實際情況運轉起來,這樣在什么地方怎樣形成什么樣的現象就很明顯直觀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
四、實驗操作,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提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他們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的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能夠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
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始終倡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一理念,在教學中不能只是老師一個人在自我表演,而應該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再說物理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動”起來。課間可以抽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老師進行鼓勵和評價。課后可以出幾個課題讓學生自行進行設計(其間可以借助網絡,也可以向老師咨詢相關知識),再找個適當的機會進行評比,這樣學生就有了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完成后還有種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
五、建立民主師生關系,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好的土壤,更適合生長出好的苗子。師生情感就是教學活動得以健康發展的土壤。任何成功的教育都離不開一個“情”字,否則就成了無“情”的教育,就成了赤裸裸的知識傳授,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彼此關系觸洽就容易創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這種民主的教學環境,對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老師既是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合作師生關系。這種關系需要我們長期地用對學生的點滴愛心去積累。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賞識。老師的情感,對學生的內心體驗、情感的誘發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它可以激發和促成學生學習的欲望。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老師應該讓學生建立起堅強的自信心。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盡量做到溫和一點、親切一點,輕松一點、形象一點,幽默一點。通過語言、姿態、動作、表情等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從而引發學生對物理老師的興趣,最終激發起其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