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
【摘要】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是把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分開來看的結果,不論是發展學生的思維還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兩者都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把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這兩方面結合起來發展,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強,思維發展更快,同時,對數學學習的得心應手會使他們對數學這門學科更感興趣.
【關鍵詞】 小學數學;思維;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真正做到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 而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和催化劑. 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應也就最清晰了. 思維是根本,興趣是思維的源泉,思維的培養是以興趣為基礎的. 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一、激發數學興趣,調動數學思維.
數學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有著必然的聯系. 一方面數學興趣有利于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數學興趣的產生又依賴于數學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實踐證明,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心理活動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使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專心致志,主動持久的觀察、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主動思考,敢想、敢說,是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前提,如果學生不愿思考問題,不敢發表意見,則數學思維訓練難以進行.
二、學會數學思維方法,感悟數學興趣
觀察與實驗、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類比與猜想等是數學思維過程中運用的基本方法.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強調了學生主動從事觀察、實驗、類比、歸納、猜測等探索、發現性的思維活動.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常見的數學思想有:數學化、模型化、化歸、單位、函數、整體、運動變化等. 教學時,有效地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在對特殊實例的觀察、試驗、分析、歸納、抽象,概括成探索推理的過程中,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看到知識背后負載的方法,蘊含的思想,并結合具體環節點化學生領悟這些思想和方法,那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才是生動的、鮮活的、可遷移的,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質的飛躍.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中,引導學生運用類比與猜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發學生反思、感悟出數學的化歸思想和猜想驗證思想. 首先,要求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通過把平行四邊形進行切拼轉化的方法,這是用化歸的思想,把新的圖形轉化成已知公式的圖形. 這為學習圓的面積提供了內在的類比邏輯,在推導圓面積公式時,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空間直接猜想,再組織學生進行歸納活動. 由此得出圓面積計算公式. 通過這樣的先設想,再組織實驗驗證,使學生經歷一個由大膽猜想到小心求證,由直覺思維發現到邏輯思維求證的科學工作過程. 在教學中要注意興趣的保持,運用良好的導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結合知識的生長點、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設計參與教學過程的活動,逐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發展到“我會學”,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在推導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形面積公式時,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推導,不僅在參與公式的推導中理解了公式,同時也有機地把圖形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掌握了量與量之間、形與形之間、量與形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體會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保持學習的興趣.
三、利用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模式”
一題多解是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也是培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們就來舉一個一題多解的例子. 比如,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世博會知識宣傳,宣傳小組共有學生60人,其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求宣傳小組女生有多少人?解法一:看成分數應用題. 把宣傳小組人數看成單位“1”,女生人數就是全組人數的,可以列式為60 × = 24(人). 解法二:看成和倍應用題. 把女生人數看成一倍量,男生人數就是女生人數的倍,可以列式為60÷(1 + ) = 24(人). 解法三:看成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宣傳小組的總人數是60人,女生人數看成2份,男生看成3份,那么一份數就是60 ÷ (2 + 3) = 12(人),女生占了2份,就是12 × 2 = 24(人). 這便是一種創新的解法. 從以上所談的這些看來,二者有一個共同點.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伴隨著興趣的產生的,而濃厚的興趣是靠著反應敏捷的思維作鋪墊的. 兩者之間一種無意識的連接關系,是一同成長的. 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激發興趣,也不能只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應該著眼于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興趣是思維發展的平臺,思維是興趣的基礎,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維潛意識中某些問題的探索而產生的結果.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目中的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 這樣,就可以發現新方法,制訂新策略,長期堅持這樣的方法訓練,學生一定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 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樂學、好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