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榮
【關鍵詞】教學技術 學生 教師 課堂效率
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使得現代教學環境已經不再僅僅依靠“一塊黑板、幾支粉筆”來開展教學活動。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一書、一本、一筆、一黑板”的教學模式不再符合、也不適用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現代教學技術應運而生,它以迷人的風采走入了校門,進入了課堂。現代教學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環境,而且對以課堂語言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現代教學技術在課堂中的廣泛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一、現代教學技術的意義
現代教學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是一項充滿生機和富有發展前景的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實踐活動。而現代教學技術的真正含義并非是指單純的物質技術,它更重要的是指設計和運用教學技術的現代教育思想觀念和方法。
教學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以及質量效益都和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教學技術的引入,為傳統教學注入了一種活性催化劑,促進了教學技術體系的整體協調發展。
教學技術與教學活動是相輔相成的,教學技術能把教學活動的內容直觀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觀察、理解、記憶;而教學活動是教學技術的“指揮者”,只有在設計好教學內容之后,給教學技術一個輪廓,教學技術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因此,二者不可分割,沒有教學技術,教學活動不會開展的豐富多彩;沒有教學活動,教學技術應用就會受到限制。
二、現代教學技術運用的重要作用
現代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的根本區別就是把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現代教學技術在教學活動中應用范圍較廣,作用也比較明顯。
(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她才會主動地參與其中。傳統的“我講你聽”的教學,形式單一、內容單板,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現代教學技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很容易就能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學生產生了學習的欲望,就會主動地參與其中。如把自學問題直接出示給學生,學生自己讀懂之后,就會按照內容自主學習。
(二)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有利于揭示教學內容的實質。
在教育教學中,最難的莫過于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實質。教師用口述要講幾遍,反復講學生可能還記不住,這時,多媒體教學就充分地顯示出其優勢,它可以把教學內容的重點突出顯示,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如:在學習《年月日》時,學生對時間的概念不是很明確,要分清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這對學生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現代教學技術就很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把一年十二個月全部出示,并把大小月用不同的方式顯示,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進而得出結論,分清大小月。這樣的學習要比教師反復地告訴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效果好得多。
(三)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能拓寬學生視野,增長知識見聞,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學習。
《新課標》提出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學生通過互聯網學到的、看到的知識、視野要比傳統教育開闊得多。在學習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幫助他及其他學生增長知識,自己也會在其他同學身上學到自己不懂的,通過交流,學生之間互相彌補,共同進步。
(四)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有利于學生思維和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技術可以把抽象的內容直接地呈獻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如在學習認識物體時,在生活用品中找到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體,把生活用品呈現出來,讓后讓學生觀察,看一看接近什么物體,然后再用生活用品與物體重合,這樣可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這些東西像活了一樣,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記憶力。
(五)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省時省力,減輕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壓力。
現代教學技術融合了文字、視頻、音頻、動畫等多種教學手段,它把數學抽象的內容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講解起來容易,學生學習起來也輕松,減輕了“教”與“學”的壓力。
三、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可以把課本中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不用教師反復強調、講解,不但節約了時間,還讓教師、學生都很省力,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給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知識。
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應該怎樣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
首先,備課是基礎。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認真備課,設計好教學過程,針對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及重、難點,怎么引入新課、要提什么問題、要在什么時候自學、什么地方是重點、講解分析的內容都編定好,做成多媒體課件。
其次,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巧妙設計引入、教授新課。教師雖然面對的都是學生,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不同,心理特點也不一樣,低年級的學生會比較喜歡模仿老師、喜歡鮮艷、有趣的東西,對新鮮事物會感到新奇,有強烈的好奇心;高年級學生思想成熟,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因此在運用教學技術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做能引起他們學習興趣的多媒體課件,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如在學習《除法的認識》的時候,理解平均分是重點。在新課伊始,我用講故事(猴王分餅,)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把問題藏在其中,“猴王拿出了一塊餅,要分給猴爸爸、猴媽媽和兩個猴寶寶,分完之后,大家都不滿意,你想知道是為什么嗎?”邊說邊演示,猴王不平均分餅,學生有的說,他們分到的餅不一樣大,這就為接下來學習平均分打下了基礎。接下來,我讓學生當猴王去給這一家分餅,學生拿著餅,平均分成了四份,小猴一家樂了。這節課的學習利用教學技術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自主探究出平均分的意義。
總之,有了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活動,可以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課程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我們應該正確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上應符合一定的教學原則,確定好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點難點,詳略安排得當,使現代教學技術真正的應用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