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戰強
摘 要: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有重大的作用。在西方國家的企業中,管理層對預算非常重視,財務總監的重要工作就是審核預算,預算實行動態管理,一切工作的開展以預算為指導。但在國內,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還不夠重視,預算管理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從國內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全面預算;存在的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119-02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的一種重要的控制方法。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進行預測,使企業的工作更有計劃性和前瞻性。同時,通過過程監控和考核,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在發達國家非常成熟,應用非常普遍,效果也比較顯著。國內企業也基本上都在應用這個管理工具,但是目前國內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在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一、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不強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利用得好,效果會很顯著。但是通過觀察,發現較多的企業預算編制是被動的,為了編制預算而編制預算,或是在總部或上級的要求下才編制。被動編制,編制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就會不高,后期的監控也就無法發揮作用。管理層也沒有高度重視,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預算編制的方法比較粗放
大部分企業預算的編制特別是費用預算的編制方法比較原始,基本上就是簡單參考上年的實際發生數來確定本年的預算指標,導致預算不夠精細,不能很好指導生產經營和發展。
(三)預算的嚴肅性不夠
每年預算編制下達后,在執行的過程中, 業務部門對預算重視不夠,不能嚴格按照預算指標來指導工作的開展,充分挖掘潛力,從而確保在預算指標的限定內完成工作任務;而是工作和預算兩張皮,工作缺乏計劃,若預算指標不夠,就提出申請調整預算指標,指標申請和調整的隨意性比較大,預算指標的自律性弱。
(四)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對預算指標的編制不斷進行博弈
為了更好地促進本部門業務的開展,業務部門思想意識上對待預算基本上是著眼于局部,不能顧全大局,不管企業費用緊張與否,不管企業當前重要任務和目標是什么,總之,對本部門來說要的預算越多越好。
(五)預算缺乏強有力的監督考核
財務部門作為全面預算管理的主管單位,預算編制下達后,疏于預算的嚴格監控,考核容易走過場,容易扮演老好人角色,導致預算的約束性不高。
二、強化全面預算管理的舉措
(一)提高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
通過加強宣傳教育,企業從上到下,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要學習全面預算管理,特別是管理層,要真正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作用,形成全面預算管理的濃厚氛圍。
(二)強化全面預算的組織管理
要成立以企業主要領導掛職的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包括主要的業務部門,并且委員會要制定配套的運作章程和制度。管理辦公室要根據制度要求,定期組織會議,定期進行檢查、考核、通報。
(三)要做好預算的編制
企業要培養一批預算編制和管理專家,定期進行培訓和研討,提高預算編制和管理的水平。
預算的編制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結合企業長、中、短期目標,充分考慮企業發展階段、重大事項、競爭對手以及經濟運行周期等綜合情況,設置好全面預算的層次和結構,選取合適的預測方法和預算編制方法進行預算編制。預算編制人員要掌握預算編制中需要的預測技術,包括回歸分析法、指數平滑法、期望值分析等等,熟練掌握每種預算方法適用的具體情況,選取合適預測技術進行預測。預算編制人員要熟練掌握預算編制方法,如動預算法、零基預算發、性預算法等等,每種預算法都有自身優缺點和適用條件。預算編制人員要根據公司管理要求及每項業務特點選取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從而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
(四)加大預算復審力度
預算編制下達后,要求預算執行單位做好預算指標的二次細化分解,預算執行部門在現有預算指標的限度內細化到每個事項;預算委員會選取部分預算指標進行實地復審,現場對每個項目進行問詢,了解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安排和意圖,從而對預算指標做出調整的決定。通過預算復審,傳遞壓力,減少爭議和博弈。
(五)強化預算的監督和考核
預算一旦下達,就必須嚴格執行。如果實際情況有變,則必須嚴格按照預算申請程序申請增加預算指標,但是必須予以嚴格考核兌現。要做好預算控制,改進預算分析的方法,完善預算評價指標體系,明確預算完成情況好壞的最終評價標準是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不是從某個角度來看的指標改善。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和激勵制度,減少預算編制部門和執行部門的不斷博弈和討價還價。
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一種很好的管理工具,實質上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良好的預算管理可以促進管理層認真規劃企業的未來,找準企業的發展方向,保證企業的發展質量。因此,各企業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的一件大事抓好、抓實。